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2012-08-15王雷霞
王雷霞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王雷霞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推进高校收费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经济压力、社会压力、就业压力等一系列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些贫困大学生便产生了诸多心理矛盾与心理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文章从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现象分析入手,以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实践经验研究总结出出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的相关策略.
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应对策略
1 高校贫困生现状
“贫困生”是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据统计,一般高校中,贫困生占学生总人数的30%-40%,家庭特别困难的占10%-15%.这些贫困生大多出身于落后地区、农村或城市的失业下岗职工家庭,举步维艰的生活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与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现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奖学金资助力度、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力争探索建立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却忽视了他们心理问题的存在.作为特殊群体的他们,需要经济救援,但同时也需要心理帮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人真正的健康,不光是身体上的健康,而是要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是对健康的传统生物模式的摒弃,同时也说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 高校贫困生的心路解析
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目前高校贫困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具体如下:
2.1 自卑
自卑是高校贫困生最为突出又普遍的心理问题.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城市贫困家庭,他们经常为缴不起学费犯愁,甚至有的学生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从而承受较普通学生更为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大学校园里、社会上也确实有一些人对贫困生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偏见,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自卑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缺乏斗志、生活散漫,没有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人生态度消极,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由于自卑,缺乏对贫困的正确认识,他们不愿向周围人倾诉自己的困难和内心真实的想法,甚至在经济资助面前他们也不愿意伸出求助之手,习惯了自我默默忍受,消极地应对一切;还是因为自卑,他们不愿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活动,丧失了应有的自强和为自己解决经济问题的机会,进而造成恶性循环,经济越是困难,这一特征就越发的突出.
2.2 敏感
通过与贫困生的各种座谈与调查,笔者发现:有的贫困生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老师学生之间的一个小小玩笑,他们都很可能会认为是大家在背后议论自己.他们容易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现象加以误解,或者把一些小误会放大.有的贫困生因害怕同学的藐视或同情,不愿谈及他们经济上的窘迫.通过笔者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对于社会、学校和他人的经济救助,20%的贫困生表示自己不愿意接受.他们很容易感到自己不被他人接纳,因而封闭自己,独来独往,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主动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也不参加同学们的聚会活动,结果日益孤独.他们经常给人以难以接近、冷漠的感觉,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人际交往、性格孤僻等心理问题.
2.3 幸福感低
幸福感主要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以及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自身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是在评价自己的存在时,自己对已有的生活状态所持的一种肯定态度.而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的人群承受着相对贫困的压力,生活的贫困让他们在与人交往的群居生活中体验不到应有的乐趣与幸福.他们经常为学费、日常开销等基本生活问题操心.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生活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广大贫困生在幸福感这一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2.4 乐观情绪少
乐观情绪是自己对外界所产生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由于贫困生在经济问题上的困扰会让他们在情绪、信心、传统观念、目标理想等方面同样存在欠缺,若是表现在行为上就显得拘谨畏缩,没有勇气,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常常会令他们苦恼不堪.他们表面上好像安然无恙,能够顺其自然,而过分的压抑则会恰恰积聚了随时爆发的能量,如果遇到生活中始料未及的,不能得偿所愿的事情如失恋、考试、就业等,而他们对这一压力又无所释放,不能应付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悲观的生活态度,甚至造成极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之中,在笔者所作的调查中发现,在问到“如果能改变自己,你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有43%的贫困学生回答的是性格,他们其实能够认识到在自己的性格中所缺乏的元素,但是却凭借自己的力量很难改变.所以帮助贫困学生使其如何拥有积极利观的态度,也是笔者研究的重点.
2.5 社交能力弱
人际交往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大学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化的基本条件.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增进交流、完善个性.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普遍特点是:人际交往动机缺失,人际交往的敏感性与其他学生相比差异显著.约占45%的贫困生认为入学以后感到最有压力的就是人家交往,常常以独来独往的方式软禁自卫.另外,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物质性等不良现象使不少贫困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的动机上发生错位.贫困大学生都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都知道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但事实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又在有意无意的压抑着自己的人际交往.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自己“没钱”的困窘和周围其他同学“有钱”的对比,是他们有意压抑自己人际交往需要的主要原因.有的贫困大学生心理不能平衡,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一直排斥,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极个别的学生还有轻生的念头.由于人际关系问题给贫困大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是不言而喻的.
3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应对策略
3.1 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认为:“当代心理学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Kennon 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理解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即便是心理问题也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进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以及优秀品质,利用积极力量来帮助、普通人、具有一定天赋的人、甚至有问题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得到高质量的生活.
3.2 增加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所提到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幸福地回忆过去、从容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的情绪包括高兴、满足、自豪、快乐、幸福等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消除诸如焦虑、抑郁、悲伤、伤感等消极的情绪,并且可以使个体处于一种乐观、美满的状态,使人格达到一种积极、健康的境界.但是在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的人群之中,他们所能够感受到的积极体验较正常学生会少很多,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积极生活事件和积极人际关系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增加其积极体验,形成积极情绪为切入点,培养其积极力量.
3.3 塑造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人格特质包括乐观、爱、交往技巧、宽容、毅力、防御机制、关注未来、自决等,主要是通过发掘与发挥个体的各种能力,通过让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来形成.如果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达到这一点,让他们拥有积极品质,不仅可以缓解其痛苦,提高主观幸福感,更可以让其成为一个真正可以战胜困难、把握幸福的人.积极人格塑造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核心所在,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潜在的价值.
如何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积极贫困压力认知,如何对贫困压力作出积极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这是大学生应对经济贫困的基本策略.积极的认知评估策略是贫困压力应对策略中常用的改变认知的方法.现实中一些对经济贫困压力应对不良的学生习惯于运用消极的认知习惯和自我暗示,例如我无能为力、我不行、这事情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改变不了现实生活等,这些消极的认知习惯,是阻碍大学生积极有效应对经济贫困的心理原因,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因此,教育和训练贫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极地认识和评价贫困,及其作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认知压力和应对压力,有助于个体产生积极的体验和积极的反应,也可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3.4 实施积极心理干预策略.
在积极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心理咨询老师关注贫困生的积极品质,不仅可以促进来访者与老师之间的充分信赖,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而且可以给来访者树立起信心,调动起其潜能,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积极品质来达到心理健康问题的修复,使自身能力不断得以提升.还可以多渠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包括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性格教育、人际交往关系指导、挫折教育、爱情教育、创新教育、就业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课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娱乐、主题活动等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训练,特别要注重快乐、宽容、大方、幸福、和谐等情感的培养,使贫困学生在参与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科学心理方法,在自身修养以及心理学技能的指导下使自身潜能得到开发,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能够承担各种风险、压力和挑战,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5 营造贫困生自立自强的群体支持氛围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建设主要指的是班级、宿舍、教室环境等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碎而得不到注意,但实际上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贫困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帮助.高校应该重视班级和寝室对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在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和谐人际环境,例如,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文娱活动,使学生在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的同时,增进与贫困大学生的交流,最主要是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化解孤独、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
〔1〕任俊.积极心理学——心理学新进展丛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林莉.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初探[J].研究实践,2009(1).
〔3〕朱红.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09(2).
〔4〕王承清.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2008(2).
〔5〕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
G448
A
1673-260X(2012)02-0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