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问题探究
2012-08-15王慧军
王慧军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问题探究
王慧军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高校作为社会经济建设中人才培养的基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试通过高校健全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政府加强必要的保障和监管四方面论述提高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高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从而为今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教学观念;实践能力;实践意识;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在全面扩招的形势下,高校大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理论功底不够系统,实践能力不强,尤其是缺乏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上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及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而相对于大学生高成本的教育投入,期望值过高,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就业难、社会适应能力差已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尽管我们不能把日趋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完全归结为大学生实践能力低下,但是不可否认大学生实践能力状况的确令人担忧,同时实践能力是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从“专业”人才向“全面发展”的人才转变,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培养目标.
影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式多方面的:传统的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条件的限制,课下业余时间的利用度,学生参与和重视度不够等等,基于种种现状与原因,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 学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1 优化教师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师的修养和能力、工程师的基础和素质、技工的经验和技能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是教师与工程师或技师在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有机融合.基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教师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教师必须将理论、生产、管理、服务等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的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要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和经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2 拓宽校内外实训基地,探索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结合之路
实训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盲目实习中的缺陷,而且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对管理学科及其相关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深入理解并切实实践某些管理理论、方法,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培养分析、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形成集体(团队)力量;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将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规模和效益突出的企业对学生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将有就业意向的学生选派到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实习质量.
1.3 改革考评方法,注重过程性实践考核
在强调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应突出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尤以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一卷定成绩的方法,使考核和考试真正成为评判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
2 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2.1 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长期以来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旧的传统教学方式,忽视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可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及暗示教学法等方法,以相关主题为引导,引导学生自学.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结合专业特点,采取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贴近实际,接触社会等多种方式,提高感性认识,增强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领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2 建立导师负责的实验室工作室制,加强社会与市场的联系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首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积极主动为大学生实践全面指导和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联系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生产、设计部门单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协助教师科研,组成各种类型的师生科研课题小组.学生参加教师科研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协助教师完成科研课题的过程中,直接介入科学研究实际问题,可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达到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为毕业后参加工作积累经验,为自主创业作必要前期准备工作.
2.3 组织报告会、讨论会给学生以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
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综合性主题,让学生以实践小组为单位,结合已学的知识自己去思考、判断和分析.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具体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解决问题,最后通过组织报告会、讨论会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发言,阐述主题性作业完成情况,最后讨论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增强实践意识,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3.1 认真对待课堂实践,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
大学生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提高对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在课堂实践中尤其是专业实践中,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参与,动手实践,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多向指导老师请教专业技能及技巧,并提高熟练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3.2 主动参与校内社团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开展,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社团活动是大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扩大交际圈,锻炼各种能力,促进学生成长速度.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正确定位,积极参加符合自身特点的社团,在组织实施社团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各种锻炼机会,提高自己的独立策划、集体协作、管理域协调,动手和交际等多方面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完善自我,增强综合能力.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娱乐与学术并重.
3.3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市场
积极开展课内外与校内外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情景,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为题材.通过各种项目和活动形式,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深入社会,从日常的社团活动、科研学术活动到“社会调查”“暑期专业实践活动”,了解关于本专业的社会热点问题,深入思考,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互为补充,使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来开阔了眼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社会,增长社会知识;二来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求职奠定扎实的基础.
4 政府加强必要的保障与监管
大学生在参加校外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牵涉部门行业较多,需要多方面协调与配合,这就需要政府号召各部门的支持与理解,给予大学生多种机会,对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政府可采取一些制度保障,财政支持等,同时还要加强监管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真正接触社会之前真正的走好这一过渡阶段.
总之,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成功的信心,是解决大学生综合素质需要长期考虑和规划的重要方面.把大学生的被动实践变为主动实践,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激情,促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挑重担的责任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1〕曾湘全,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刘三朵.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若干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3〕郑颖,闫春丽,张彦平.国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微.农村经济,2003(6).
〔4〕游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师的素质特征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5〕郑春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6〕徐溢,张玉志,周晓梅.通过本科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7(4).
〔7〕刘效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研究,2008(2).
G645
A
1673-260X(2012)02-0202-02
河南省2011年社科联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