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医学生“重生”教育

2012-08-15宋言静张方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关爱重生敬畏

宋言静,张方方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医学生“重生”教育

宋言静,张方方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医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凸显了医学生 “重生”教育的缺乏,而对医学生实施 “重生”教育又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便成为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关键词:重生;关爱;生命;轻物;敬畏

宋言静/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讲师 (江苏徐州221004);张方方/徐州市肿瘤医院医生 (江苏徐州,221005)。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倡导重生理念的国家。所谓重生,顾名思义,就是珍重身体,爱惜生命。“重生”思想在我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然而目前医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实在令人堪忧。

一、对医学生实施 “重生”理念教育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深刻变革期,医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价值观念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为转移;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变革中的社会对广大医学生,乃至承担治病救人使命的医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而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原属本能,然而不负责任地漠视生命的现象却是有发生。有一个典型的例证,即:2011年8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外科大楼3楼手术室突发火灾,一名正在接受截肢手术的全身麻醉病人身亡。医院宣传科负责人称,事发时手术室内至少有6名医护人员在场,发现隔壁房间起火后撤离;手术台上的病人则因无法逃离不幸身亡。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在2012年5月19日,发生一起全国罕见的重大医疗事故。2012年5月19日,一名叫戚昱博的16个月男孩儿,在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就医时,因护士刘俊杰在执行医嘱时将“碳酸氢钠20ml”错写成“硫酸镁20ml”,至使小昱博在经过26个小时抢救无效后,于20日下午14时12分宣布死亡。这样的医生如何才能值得病人拿性命相托?!

除此之外,由于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因此,医学生不仅要学会与“疾病”打交道,更要学会如何从心理、社会等方面全面地与“病人”打交道,不管是面对疾病还是面对病人,首要的是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处理问题。因此,对医学生实施“重生”理念教育势在必行。

二、“重生”教育遭遇现代医学教育 “瓶颈”

加强医学生重生理念教育迫在眉睫,但在具体实施时却遭遇了教育发展的“瓶颈”,医学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医学生重生教育困难重重。

首先,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使得医学生重生教育相对缺乏。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所针对的目标对象是真实而具体的客观事实。换句话说,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精神旨要更多的是一种事实判断,在目标价值上主要追求的是“真”。医学不同于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学科,后者更多是基于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追求“善”与“美”。在医学学科的特殊性主导下,医学教育模式很长时间以来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显得呆板、机械,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因此,医学的研究对象虽然是“人”,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一门科学。长期以来“以疾病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必然使得医学生在对生命体察与内省上相对缺乏。

其次,医学活体实验使得重生教育进退维谷。近年来,随着医学模拟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伦理学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使得很多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模型、标准化病人、局部解剖模型、情景交互技术等方式得以实现。然而,由于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有时候,使用模拟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活体实验就不可能完全废弃,有活体实验,必然会导致对其他生命客观上的摧残与迫害,而这种对其他生命体的摧残与迫害无疑有碍于重生教育的实施。结果,医学生一方面要活体实验强化专业技术,一方面又要珍视生命,再此情景下,医学生重生教育进退维谷。

最后,医院工作环境不利于医学生重生教育的培养。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但医院每天又都在上演着生离死别的一幕,这种悲情场景的不断重复使得长期在医院工作的人对病人的疾痛的关注缺乏情感投入。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用“见多不怪”、“司空见惯”等词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大媒体常用“麻木不仁”、“道德沦丧”等词来形容医生的工作状态。由于医学实践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医学生在五年的本科教育中有一半时间要在医院接受教育。显然,医院的工作环境以及见习、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医生)对待疾痛的态度很可能会对重生教育的进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实施 “重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索

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实施医学生重生教育虽困难重重,但我们必须坚定一个信念:“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时机,尽可能的动用力量,尽可能利用多的机会,尽可能想尽多的办法,为学生创造条件,打造平台,对医学生实施重生理念教育。具体来讲,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以书为友,强化以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医学生重生教育与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密不可分。“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家庭。因此,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从引导学生学会读书,以书为友开始。在具体工作方法上可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一、充分利用寒暑假,让学生抛开专业,积极汲取人文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也即年级辅导员可在学生放寒暑假前以“布置作业”的形式,给学生列一些建议阅读书目,“强迫”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从知识中获取力量,真正地利用空闲反思自我,积淀能量。二、合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以读书交流为平台,与学生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年级辅导员可以“书友会”的形式,定期召开交流会,在读书交流中提升自我的价值内涵。

(二)带领学生社会实践,发挥社会实践的现实育人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对生命的感知与认识,还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使重生观念根植于人心。据调查,医学生更倾向于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灵活的形式,在活动中主动感悟生命的价值。学生辅导员可根据学生渴望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特点,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及课外活动来渗透“重生教育”。如:以世界艾滋病日、爱眼日、母亲节等过重大节假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以关爱自我与他人,知恩图报为主题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体察生命的来之不易,学会爱惜生命,感恩生命。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服务残障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在服务中体悟生命的坚韧与不容易,在奉献中学会将爱给予他人,学会由自爱而他爱,进而将“重生教育”落到实处,让医学生对他人的生活多一份体察与理解,扩充他们对生命思考的维度和厚度,将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家校共建,齐抓共管,密切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

“重生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应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在对学生施加影响方面,社会的支持力量总归是有限的,而最能直接、有效地影响学生对待的生命态度的中坚力量还是来自于家庭和学校。而事实上,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的“重生教育”基本上是依托于学校教育的。因此,学生辅导员立足学生管理,在对学生实施“重生教育”时,可通过家校共建,齐抓共管的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学生辅导员可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强调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也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沟通,让一些对孩子疏于教导的家长认识到,负责任的父母能够给与孩子的绝不仅仅是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能留给孩子一个同样丰富的精神世界。

总之,医学生“重生”教育任重而道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且做且行,在不断探索中寻求一条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把医学生培养成既能独善其身,又愿兼济天下的优秀人才。

中图分类号:R169.3

B

1671-6531(2012)11-0020-02

:郭一鹤

猜你喜欢

关爱重生敬畏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微软重生
敬畏先烈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趣玩:南下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