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问题
2012-08-15王滢
王 滢
(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32)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工作难度也随之提高,现有工作人员数量已经不能满足为读者服务的需求。因此为在校大学生设立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1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意义
1.1 为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据相关媒体调查,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30%,很多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被迫辍学。高校为了能让这些贫困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解决他们实际生活困难,在校内一些部门设置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换取一定的报酬,辅助自己完成学业。图书馆是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基地之一。贫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工作,主要包括图书上架、图书整理、卫生清洁等辅助工作,既不影响学习,又能得到一定的薪酬。
1.2 提高学生思想素质,锻炼工作能力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学生置身其中,能够净化心灵。他们每天为图书清扫、整理、上架,会更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更爱惜图书馆的资源,提高思想素质。学生在图书馆勤工助学,既要与其他一起工作的学生相配合,也要与工作岗位上的图书馆员相协调,这就锻炼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简单的体力劳动,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他们今后踏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 缓解图书馆人员的工作压力
随着高校扩招,图书馆读者的人数逐年递增,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工作强度增大,严重影响开馆质量。勤工助学学生的加入,大大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为图书馆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日常开馆工作的有力补充。勤工助学学生帮助工作人员整理图书、上架,使工作人员能专心操作汇文系统为读者借还图书,大大减少了错借、漏还的失误率;并且图书馆员能够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自身素质的业务学习上。
2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的工作时间不足,流动性较大
我馆规定勤工助学学生一周工作时间为20小时,但是由于一些学生临时有考试、改课或参加学生团体活动,有些学生的工作时间连10小时都达不到。另外,学生的流动性也较大,有些学生开始工作时信心十足,可做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辛苦就不干了,这样就又要重新招收学生,重新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加大了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难度。
2.2 学生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大多为体力劳动。有些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偏差,认为来图书馆工作就是意味着能有更多时间在图书馆学习,来了之后才发现需要付出劳动,对待工作缺乏责任感,有时会出现将上架图书乱放、在书库里拖延上书时间、上班时间躲在角落里看书、将工作量堆给下一位同学等不良现象,这样不但没有达到他们勤工助学的目的,反而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3 勤工助学学生选拔规则不严谨
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初衷是为了让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生活实际困难。但是通过对来到图书馆工作的学生的观察了解,一些学生的家庭生活并没有达到贫困的标准,但是他们却占用了一些真正贫困学生的名额,这也和勤工助学岗位选拔学生规则不严谨有直接关系。
3 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做好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
学生上岗之前要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树立为读者服务的基本思想。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流程,明确他们的工作细则。对新入职的勤工助学学生分配好阅览室,由各阅览室负责人向其讲解阅览室图书馆分类排架情况、怎样上架和整理,并为其分配各自工作区域,只有做好了这些前期的教育培训工作,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
3.2 建立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图书馆规定新进的勤工助学学生要向各部门主任提供课程表,各部主任再按照学生的课程情况为其合理安排阅览室工作,使学生的上课时间和上班时间互不冲突。学生到岗必须在考勤表上签到,禁止迟到和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须提前向各阅览室负责人请假。制定这样的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协调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同时也能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3 完善勤工助学学生选拔制度
认真检查勤工助学学生申请表,向学生所在学院辅导员咨询该生是否为贫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非贫困学生不占用贫困学生的勤工助学名额,也能保证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严谨性,避免发生一些非贫困生到馆工作不珍惜工作机会。
3.4 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
图书馆员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用认真的工作态度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通过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到图书馆业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纪律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图书馆与勤工助学学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雇佣关系,图书馆员要把学生当作关心帮助的对象,多给予他们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对勤工助学生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实际生活困难,让他们在图书馆这个大家庭中感到温暖。
4 结语
相信在未来的图书馆发展进程中,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学生会为图书馆事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当今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也应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朝着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向发展。
[1]蔡焰辉.谈新时期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J].图书馆,2005(5):104-105.
[2]乔辉.浅谈大学生义务管理员与高校图书馆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2):184-185.
[3]黄华.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73-74.
[4]刘君.对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思考——以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38(1):33,39.
[5]叶文微,林健.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46-147.
[6]张军.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探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