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
2012-08-15吕云峰
侯 敏,吕云峰
(长春师范学院双语教育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32)
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关键取决于科技和人才。这样高等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就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创新高等学校教育,培养创新型实用性人才是提高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首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期教育,学校教育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就需要培养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
1 创新精神是民族的灵魂
1.1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批判、怀疑、冒险、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精神。培养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要途径,就是提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事物要有批判怀疑的态度,这是进行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精神的关键和目标。要想实现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创新精神方面的突破,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做出前所未有的发现或发明,并不满足于现实状况,持一种“怀疑、否定和超越”的态度。不满足和安于现状,勇于超越就是对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1.2 从竞争意识中提升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先决条件是竞争的意识,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才能产生较强的创新精神,培养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识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价值。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要经历许多挫折与失败,最后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做他人未做的事情,突出自己的个性观点,做出自己的新发现和新发明。
1.3 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丰富想象力
提升创新精神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要让每个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并在活动中体会成就感。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表现思考、探索、创造的机会和舞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让学生享受和体会自己思考的成果,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1.4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要培养创新精神,就应该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平常的问题产生怀疑,并去探索,从普通的事物中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这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
2 创新精神需要敢于探索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使每个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技能,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成为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是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创新精神”在整个目标中至关重要。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不断提出新问题。在实际学习中遇到问题,如自己和他人的意见不相一致,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就要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表现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比较强的自信。
2.1 就业的竞争意识与能力
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实现国家对高等学校学前教育的建设要求,各高校争先扩招,就业质量也随之受到严峻考验。培养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的必然任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从它的专业特点出发,体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使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就业的竞争能力和优势。
2.2 开发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使得每一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通过一系列活动实践活动,提高高等学校学前教育学生的应用及动手实践能力,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及能力的培养注入新鲜活力。
2.3 创新精神的持久性
对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培养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长期任务,高校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氛围,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建立良性、持久的学习目标。尊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个性、想法、意见,重视创新精神,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步提高。
3 注重个性发展,开拓创新精神
3.1 创新精神从教育开始
创新的教育是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社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从多方面提供有利条件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创新。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在各方面转变高等教育的传统观念和模式,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创新高等教育的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
3.2 创新精神以特色为本
创新精神要以特色为根本,这是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高等学校在办学方面也要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不仅要求数量够,也要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确定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目标。要立足特色,营造一个创新环境,才能凸显出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
3.3 创新精神要突出个性
学校教育专业要有积极个性的表现才有创造性,这是创新精神的根本。尊重、发挥个性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之路,重视、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个性突出的人才。良好的个性本质决定和体现了创新精神,只有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应对复杂环境的心理状态,才能培养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首要任务,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研究、实践进行创新研究,才能为国家在学前教育事业方面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1]徐青.高素质技能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9):174-175.
[2]王颖蕙.学前教育专业早教方向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1-2,20.
[3]陈开岩.浅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5):162-163.
[4]冯之浚.技术创新与文化传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