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地方课程的建设定位

2012-08-1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实施方案课程标准定位

田 雷

(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设置地方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没有地方课程的研究和参与,课程改革是不完整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也是无法全面实现的。然而,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程中却出现了“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对于什么是地方课程?如何定位体育的地方课程?还有不同的认识,这直接影响了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进程。因此,认真分析并厘清体育的地方课程建设定位和特点,是提高体育地方课程建设品位和质量的保障,也为其由开发走向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1 关于体育地方课程的功能定位

地方课程是一种介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独立的课程形态,三类课程是以“课程开发主体”为依据,划分为“国定课程”、“地定课程”、“校定课程”,它们本身是融为一体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三类独立形态的课程[1-2]。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有机整体,实质是课程的统一与多样、标准与特色的关系问题[3]。因此,不能将地方课程简单地视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或延伸、深化,它更强调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更强调课程的区域特点和特色,它强调课程权利的分享[4-5]。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教授认为:所谓体育的地方课程,是指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由省市、区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教育和体育资源,反映体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而开发的课程[6]。随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领域,对于体育地方课程功能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拓展与深入,并直接体现在体育地方课程的载体《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之中。2012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向各地推荐了各具特色的河南、浙江、重庆三个省市先行研制的《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其中浙江省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就把方案的目的定位于:“落实课程标准精神,坚持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促进形成本省内容特色;指导编制各县区的课程实施方案、各校的课程教学计划及省级用书;引导教师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可见,体育的地方课程作为国家三级课程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应定位在:课程形态独立,以增强体育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及区域特点和特色为目的,进行体育的地方课程开发;以及对国家体育课程的实施、校定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指导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进行体育的地方课程建设。

2 关于体育的地方课程的内容定位

体育的地方课程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应定位在两类内容上:一是管理类,二是课程开发类。管理类提出本地区分类指导以及分层、分步推进的课程实施方案,提出本地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体育场地与器材配备、体育教师研修的基本要求等规定,并进行督导来实现;课程开发类以对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的分析,确定本地区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标准,提出本地区各个水平的学习评价建议,包括内容、方法与标准等方面来实现[7]。

内容的规定性是体育地方课程内容定位的核心。尤其是在体育地方课程开发内容上。《课程标准》构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其中包括了50个水平目标和近100个行为目标。提出“目标引领内容”的指导思想,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以水平目标、学习目标、课程内容举例的形式进行描述,并未“规定”学习内容。但《课程标准》在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地方确定本地区水平一至水平四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标准[7]。

在推荐的两省一市《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之中,浙江省将教学内容分为三类即必学、限学、自选教学内容,省级层面规定“三类教学内容”中的“必学内容”和“限学内容”的范围,县区层面对本地区的“限学内容”进行合理选修,做到基本统一,校级层面根据校情确定“自选内容”;河南省将教学内容分为四类,分别为:精学类教材、简学类教材、介绍类教材和锻炼类教材,规定精学类教材采用超大单元(做到多餐多吃),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简学类教材采用大单元安排教学(做到一次吃饱)、介绍类教材采用小单元安排教学(做到一次品尝)、锻炼类教材采用超小单元安排教学(做到少吃多餐),将身体练习融入每节课中。同时规定了同一类内容纵向编排原则,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选择、编集、排列上,对基本的、核心的内容予以框定,注重统一要求,在此基础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供一线教师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针对性也是体育地方课程内容定位的重要方面。其针对的应是影响本地区体育课程建设质量的主要问题。三省市地方通过设置技术单元和体能单元、采用小学、初中“3+1模式”即3节运动技术课或身体锻炼课加1节特色课(如探究课、体验课、竞赛课、活动课、康复课等)等方式,准确把握了运动技能学习问题、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特色建设问题等,解决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凸显特色。

3 关于体育的地方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定位

体育课程价值观是人们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识、理解、观点与解释的总和,是主体根据体育课程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8]。顾渊彦认为,基础教育体育实践课程的学科性质是以“技艺性”为主,“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四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9]。作为体育的地方课程应是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应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在浙江省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就清晰表明了:本方案强调要以“运动技能”与“身体健康”领域为主选编教材内容,重点编制“技术单元”与“体能单元”,突出“身体练习”与“运动性认知”课程的学科特征。

4 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程历经11年的改革,地方课程建设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各地相继出台了《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本文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推荐的浙江、河南、重庆三省体育地方课程为案例,从理论层面进行了体育的地方课程建设定位,以期能为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体育课程体系,有效推进我国体育地方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吴惠青,金海燕.我国地方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5):36-40.

[2]顾渊彦,姜玉华.简论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5):13-14.

[3]李森,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的本质及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12-16.

[4]成尚荣.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23-26.

[5]成尚荣.地方课程建设准确定位很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8-11-14(5).

[6]季浏.论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J].体育教学,2006(3):9-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5-56.

[8]江宇对我国体育课程价值观的追溯及解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78-81.

[9]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23-124.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ositioning of function,content and core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s local curriculums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and aimed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ports curriculum,promote its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attract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service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Key words:local curriculums;P.E.and health;positioning

猜你喜欢

实施方案课程标准定位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