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图书馆深化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
2012-08-15齐艳丽马强强
齐艳丽,马强强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中指出,“教育学院是承担培训中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教育学院作为本地区中小学校师培、干训、科研、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一直坚持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宗旨,是具有师范性质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担负着为本地区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科研及管理各方面提供信息服务的任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由教育学院的中心工作任务决定,其信息服务如何在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条件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如何满足教育事业发展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这将是教育学院图书馆必须面对的重大考验。
一、教育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对象范围扩大化
教育学院是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培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为提高教育、科研及管理水平,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育学院的特殊服务对象,决定了教育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教育学院自身教职工,还应该包括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者等基础教育从业人员,只有这样,教育学院图书馆才能适应教育学院长期发展的需要。
(二)服务手段、服务内容要求个性化、现代化
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时代,使得读者对教育学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手段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读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从传统方式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式转变,服务内容需求也随之转变,仅仅向读者提供单一的文献、报刊等实物性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教育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也要突破传统馆藏限制,整合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手段体系,为读者提供服务形式个性化、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服务内容。
二、教育学院深化信息服务工作的途径
(一)更新服务观念
作为教育学院图书馆员,必须更新服务理念,重新认识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条件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1.将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力开发信息资源,拓宽信息服务领域,为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2.要有全局观念,改变那种只为学院内部人员服务的观念,围绕教育学院中心工作为本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发展壮大读者队伍,将本地基础教育工作人员都纳入到服务范围内,主动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教学内容、科研题目等,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
(二)发挥特色馆藏,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1.加强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教育学院图书馆由于其自身职能定位,在馆藏信息资源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已经形成了有着自身特色的馆藏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材、教参及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比较多,如各个时期中小学课本及配套的教参、优秀教案选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等;有关教育教学的期刊比较多,如各省市的教育杂志、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业务杂志、中国人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以上信息资源按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存贮。
在今后的馆藏资源建设中,特色馆藏还需要不断发展、丰富和补充,做到以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为主,注重教育性,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收藏教学、教研用书;系统收藏教育研究、课堂教学影音资料、各种基础教育专业参考书;精良收藏课外阅读用书;完整入藏灰色文献。这里灰色文献是指学院教职工、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者等基础教育从业人员未曾公开出版的资料、照片、笔记、讲义、教案等等,这些灰色文献将是教育学院图书馆特色馆藏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对这些灰色文献的的搜集、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将是教育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又一重点工作。
2.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第一,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要求,也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本条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首要任务是要实现馆藏图书书目数字化,以此方便读者查阅图书馆现有纸质资源。,其中书目数据库的建设要标准、规范,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符合有关图书馆书目数据考核标准,保证图书书目数据库的质量。图书馆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适当的主题范围或文献类型范围的数字资源建设目标,将现有馆藏文献信息有重点、有计划地数字化。
第二,有计划地采购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是教育学院图书馆未来优先收藏的对象,应该逐步增加馆藏资源中电子文献所占比例。图书馆应该适应学院教学、科研需求,适当调整资源采购策略,明确电子文献的建设方向,逐渐增订各类电子文献,这是数字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特色信息服务,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1.突破传统的服务方式,积极挖掘馆藏资源,选择参考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进行总结、组织和归类。
2.加大馆藏资源宣传力度。通过展板、图书馆网页等各种形式加强对外宣传和评介有关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馆藏,包括文献索引、新书推荐、内容摘要等内容。
3.根据教育学院各系部及读者个人的教学、科研需要,有目的性地搜集所需文献资料,及时采集最新的教学教研参考资料及相关课题研究、专题研究参考书籍等,为各类读者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四)加强读者培训,提高读者自我服务能力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下,读者自我服务的能力主要指读者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检索和查询信息的能力。由于读者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图书馆承担起培训读者的任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选择关键词及组配方法进行检索,网络的使用及网络搜索引擎的选择和使用、文献下载方式及处理等”[1]。通过培训使读者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方便其查找所需信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培训,使地处偏远地区或者不方便进修的教师有机会得到最新最好的信息服务,满足其自身信息需求,提高其自身业务水平”[2]。
(五)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下,深化教育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性要素。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馆员思想、心理素质培养。图书馆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教育,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信念,以此激励和培养馆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适当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自身修养,馆员才能承受住网络信息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才能克服思维定势,更新观念,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进而增强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自觉意识。
2.加强图书馆员业务培训。优秀馆员应具备以下能力:信息搜集、组织、检索、利用的能力;知识面广博,具有判断、辨别信息是否符合读者需求的能力;善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的能力。针对以上方面,教育学院图书馆应该有计划地安排馆员参加各种专项培训及馆内工作技能交流,使馆员业务素质不断提升,完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法,更好地为教育学院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基础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结语
教育学院图书馆将逐步告别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向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模式飞跃。在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下,教育学院图书馆要深刻思考深化信息服务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原有特色资源基础上加快电子资源建设,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向更深、更广及更具有个性化方向发展。同时,为迎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挑战,需要更新图书馆发展观念,最大化地扩展读者队伍。通过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全方位地为教育学院教职工、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基础教育从业人员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从而为本地基础教育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许爱玉.新形势下教育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初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1).
[2]陈彤.建设教育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平台[J].成人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