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研究

2012-08-15陈兴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朱熹道德儿童

陈兴华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教育历史文化研究

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研究

陈兴华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朱熹十分重视儿童教育,认为儿童教育要及早开始;教育的切入点是 “教以眼前事”的 “化与心成”的道德养成教育;并提出了一系富有启发意义的儿童教育原则和方法;同时朱熹重视儿童教材的编写和开发。朱熹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今儿童教育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朱熹;儿童教育;现代价值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把 “家居讲学、接引后来”视为有益之事,广泛开展授徒讲学活动。在朱熹丰富而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儿童教育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倾注了其大量的心血,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时至今日,其儿童教育的观点和方法仍具有重要价值,成为我国儿童教育本土化研究的重要素材,也激励我们在学习西方幼儿教育理论的同时,不忘从中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形成和发展适合我国实际的儿童教育理论和方法。

一 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及早性

朱熹重视童蒙教育,将学校教育划分为 “小学”和 “大学”两个阶段,提出了明确的分阶段教育纲领。他把儿童看成是 “圣贤坯璞”,儿童教育就是培养 “圣贤坯璞”。如果在 “小学”阶段不打好 “圣贤”的 “坯璞”,到 “大学”阶段便 “习之易荒,觉已难悔”[1]。他在 《小学原序》中说到:“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2]。这里的“化与心成”旨在倡导养成教育,强调教育应该从孩子能自己吃饭、说话时起,就开始从日常行为处着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事至理。在朱熹看来,儿童 “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所以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蒙养弗端,长益浮靡”[3],如果儿童时期没进行很好的 “打磨”,长大后就会不明 “人伦”,违背纲常。

他甚至从 “理气二元论”出发,认为儿童教育应从胎教开始。他特别提倡胎教法,认为孕妇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胎儿的发育有直接的影响。朱熹的胎教理念在当今也得到了理论支持,现代生理科学研究表明,孕妇保持愉快的情绪,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胎儿在5个月时,听觉系统的发育已基本完善,六七个月时,已能分辨出母亲的情感;孕妇的情绪会通过神经—体液的变化,去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呼吸、胎动等。

朱熹重视儿童早教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发。许多从事脑科学研究的人员确信,每个人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中发展起来的,早期学习不但不会剥夺童年的欢乐,而且还能为婴儿提供各种发展的良机[4]。

二 “化与心成”的道德养成教育

朱熹把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和行为规范的确立看着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他说:“读书乃学者第二事”[5],“修德是本,为要修德,故去讲学”[6]。他在 《论语·学而》中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后注释说:“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求学如是而已。”[7]也就是要学伦理纲常、道德规范,对儿童来说这也不例外。

朱熹认为儿童是 “圣贤坯璞”,关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或灌输,更重要的是 “明伦”、 “敬身”,这些理念对我们当前儿童教育是一个有益的启迪。目前,虽然各国儿童教育目标呈现出诸多差异,但各国都重视儿童道德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儿童健康的人际关系、社会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在培养儿童道德情感时,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多从 “眼前事”入手实践,少用大而高的空洞之物来说教。

三 儿童教育的原则及方法

(一) “中庸”的儿童教育原则

作为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接续着程颢、程颐等所开辟的 “宋明理学”的思想,构建了复杂的哲学思想体系。他的关于教育的思想深受其哲学的影响。他把儒学的 “中庸”思想进一步打开,认为“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8]。体现在儿童教育原则上,就是要不偏执于一端,要“允执厥中”,达致 “事理之当然”。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智”两不离。朱熹针对当时教育重智育轻伦理的现象,指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达到 “明五伦”,把 “德”与“智”结合起来。

朱熹认为:“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教育的目的应该是 “立学教人”,一味地追求知识,就如脱疆野马,必然会偏离太远而迷失方向。同时他也认为,知识的增长也促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获得。因此,“德”、“智”双方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他编的 《小学》一书,既是儿童识字的课本,又是进一步学习 《四书》、 《五经》的过渡教材。

通过朱熹对 “德”、“智”关系的阐述,我们认识到,儿童认知发展决定着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个体的道德发展是由智慧水平内在地制约着的[9]。知识 (包括道德知识)的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发展儿童的智力,尤其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儿童道德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智慧发展并不直接导致道德的发展。道德发展不仅需要智慧发展,而且还需要社会性质的刺激[10]。道德阶段总是平行或低于其相应的智慧阶段。因此,我们除了要创造智慧发展条件外,还要积极创造社会性刺激条件,共同促使儿童道德发展的具体实现。这种社会性刺激来源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朱熹及其门人的话来说,就是让儿童以日常社会生活的 “眼前事”为着手点,去 “直理会那事”,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意识到他人的思想、情感,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实现 “他律”,最终形成 “自律”人格。

2.“知行相须”,知为先,行为重。针对当时儿童教育重 “知”轻 “行”的现象,朱熹强调知行并举, “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11],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12]。朱熹又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13]“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14]他在蒙学中用“事”的规范来教化儿童,要求儿童根据其之 “事”来行,他不要求儿童知道其中的道理,只需 “理会那事”,重视对儿童的道德行为的训练和习惯的培养,这也是朱熹重行的体现。

“知行互发”以及 “知易行难”的思想为儿童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作用,要求教育者通过活动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能力。教师要 “专门设计发展儿童的活动能力 (创造力)、感知能力(情感)和智力 (思维能力)等几方面能力的活动”。这样,教育过程就能达到 “想和做的统一,认识和行动的统一,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3.“立志”与 “践行”相结合。朱熹十分重视立志的重要性。他认为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人只有具备了远大、坚定的志向,才能 “一味向前,何患不进”[15],养成高度自觉的精神。如果立志不坚,将一事无成。朱熹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16]立志离不开践行,朱熹主张将 “立志”与 “践行”相结合起来,并认为应该从大处或高处着眼,从具体事物入手;既要求儿童立大志,又要求从小事做起。

在今天的儿童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儿童树立志向,而且必须为儿童提供实现志向的机会,并对其进行实践指导,使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把相应的观念、认识、情感变为行动,尤其是能在以后相应的情境中自觉产生出适宜的社会行为,通过实践逐渐养成习惯,内化成为一种品质,同时也为志向的确立和实现奠定基础。

4.“引导”与 “规范”相统一。朱熹非常注重对儿童进行引导和规范,他在专门为教育儿童而编写的 《童蒙须知》、《训学斋规》中制定了详细的道德规范,让学生从 “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到 “事亲接物”等方面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现代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的过程[17]。其行为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9岁前的儿童处于言语、秩序、感官、动作、社会规范、读写、文化以及对细微事物的兴趣等各项智能异常敏感的阶段,成人正确的规范和引导,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和日常礼仪、培养探究事物的吸收性心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同时朱熹也强调,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正面的积极引导要尽量多用,而消极禁防的规范要尽量少用。他说:“小学书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18]也就是说,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多说“是”,少说 “不”,多些赞美和赏识。道德哲学认为,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19]。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心智待开,对社会的认知还未成熟,更需要在温暖的、良好的环境中生长。所以,我们要相信儿童、尊重儿童、信任儿童,不能一味强求儿童被动地、机械地接受成人的支配,那么,发出的指令信息越多,儿童个体身心发展所受的阻碍越大。

(二)遵循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

朱熹一向重视儿童教育方法,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教育方法体系。朱熹主张儿童教育要符合儿童天性,遵循其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

1.“教人有序”的循序渐进法。朱熹主张要依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认识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等依序施教。教育的目标是 “明人伦”,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教育让学生 “学以渐而至”。朱熹认为,教育是一个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把教育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任务、内容、方法各不相同。小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 “圣贤坯璞”,为大学之基础。在内容上是 “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把道理要讲得浅显一些,容易为儿童接受。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小学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强调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循序渐进,积善成德。从而从 “直理会那事”过渡到 “穷究那理”。

儿童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成熟的个体,其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都处在从不成熟向初步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动作、身体机能刚刚发展,知识经验缺乏,言语和思维能力也只是初步发展。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指出的,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从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四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各有其认知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且各阶段具有不可逆性,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是按照这样的发展顺序发展起来的。因此教育教学必须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循序渐进法符合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对儿童教育无疑具有可借鉴的价值。仅从儿童的道德发展来看,它是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幼小儿童没有成熟的道德 (自律道德),他们的道德判断实际上不是在真正道德的意义上做出的,基本上是前道德的或前习俗的[20]。所以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成人化。

2.“时雨之化”的启发诱导法。《朱子全书·论语六》中记录了朱熹的一段话:“……此正谓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已加;当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明确肯定了启发式教育的春风化雨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启发诱导呢?从朱熹注释孔子的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可以找到答案,就是当求学者处于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时,教育者对其加以点拨,这时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

针对如何启发诱导朱熹还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就是启发 “无疑者”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教育引导 “有疑者”积极地解决疑难问题,使自己学有长进。

启发诱导法要求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在的客观规律,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教师的任务在于启发儿童发现问题,帮助儿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 “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的引导、指正、释疑的作用。正如朱熹所言:“指引者,师之功也”。教育者应在恰当的时机,给儿童以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成长。

3.“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法。朱熹认为,教育应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分科目进行不同的教育,这是培养儿童成材的重要方法。他在 《论语或问》中说:“德性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者,善为辞者也;文学者,学于 《诗》、《书》、《礼》、 《乐》,而能言其意者也。盖夫子教人,使各因其所长以入于道。”就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特点和长处进行差异性的教学。

现代儿童教育心理学一直非常关注儿童学习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有:学习能力差异、学习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差异、性别差异等。为促进儿童的学习,教育者除了熟悉儿童的一般发展状况外,还必须了解每一个儿童的学习特点。因为每一个儿童的成长模式及成长步调都不同,个性性格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已有经验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认知与学习方式,教育者应当根据个别差异选择适宜性教学方式,以求人尽其才。

也正如光谱方案所主张的,每一个儿童的智力、风格和倾向性有很多种,就像光谱一样,每一个儿童都有他的强项和弱项,每一个儿童在发展方向和程度上具有差异性,发展除了有普遍领域外还有非普遍领域,而后者才是形成个性和独特性的关键。因此,光谱方案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倾向性、能力发展方向及程度和各领域的特点开展教育。意大利瑞吉欧教育方案的创始人马拉古兹也曾用一百种语言来形容儿童学习形态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4.“教以眼前事”的体验教学法。朱熹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提出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21]。主张儿童教育要从具体 “事”开始,通过日常生活的行事,培养行为习惯,获得学习体验。“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22],“教小儿,只说个义理大概,只眼前事。或以扫洒应对之类作段子,亦可”[23]。

朱熹强调教育儿童从具体 “事”做起,注重实际操作,“只说个义理大概”,这些思想丰富了当今儿童教育理念。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大脑当中的操作模式根本上是来自于外部动作模式的内化,儿童内部思维的综合能力,只能源于外部,特别是在手指上所进行的 “拆分”和 “拼凑”活动。教育研究也表明,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能更好地理解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是从直观行动到具体形象再到抽象逻辑。因此,儿童道德的培养不能依赖于空洞的说教,而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状态。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从直接接触的客体及社会经验中,从文化传承中,儿童都会主动地建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了解。“教以眼前事”的操作体验教学法,用杜威的话来说就是 “做中学”,而在皮亚杰看来,动作是儿童的认识来源,认知结构发生的起点是以活动作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唯一可能的联结点。“教以眼前事”也和蒙台梭利提倡的教具教学具有相当的默契,她认为 “来自智力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来自儿童的感官”,为此,她设计了一系列学具与教具,让儿童去操作,以发展儿童的感知觉。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究能力,他们的学习主要是以行为实践为主,直接参与的经验是儿童学习的要素,儿童教育应以真实的经验和真实的事件为基础,尽可能多地给予儿童动手操作、直接观察和实验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亲自的经验和体验,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操作等方式表达与表现,而不能过多使用说教的方式。

5.“意趣而乐学”的兴趣激发法。朱熹的 《小学》引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朱熹根据儿童好学、好问、好探索、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到儿童学习的直观化和形象化,主张用历史故事来教育儿童。他在 《小学》中选取了很多古人的事迹,形象生动。此外,朱熹善用道德诗歌、格言、游戏等,增加儿童学习的自觉性。

值得一提的是,朱熹十分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其音乐教育理论也极其丰富。他认为音乐可以表达心声,使儿童在追求快乐、获得美感的过程中,受到高雅志趣的熏陶。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不同于成人,不能被当作小大人来对待,对儿童的培养与成人不同,不能给他们成人化的东西,而要适应儿童好游戏、好奇、好模仿、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做到儿童化。儿童是在游戏、作业、劳动生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教师和家长要为儿童提供 “有准备”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游戏场所、活动场所,提供各种操作材料,激发儿童多方面的兴趣,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吸收信息,促进成长、成才。

6.“志伊尹、学颜渊”的榜样示范法。“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志伊尹之所志,学颜渊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24]朱熹的上述主张虽然不只是针对儿童而言的,但榜样示范法也体现在其儿童教育理念之中。在其所编写的儿童启蒙教材中,朱熹力尽选择那些儿童感兴趣的并能够被儿童所接受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以他们为榜样,去启发和激励儿童,并注意从儿童日常生活中找典型,避免典型过于高大而起不到学习和仿效的作用。

儿童好模仿,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面前,所以特别容易感受、模仿。班杜拉的 “观察学习”理论也认为,幼儿对其周围人物言行的有意或无意模仿是其社会化中很重要的学习方式与过程,越是在个体发展早期,榜样的影响作用越大。儿童的模仿对象非常广泛,包括父母、教师、同伴等。榜样对儿童性格塑造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或父母要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周围事物,做儿童的好榜样。同时注意引导儿童学习同伴中所表现的良好性格,同伴是儿童最接近、最具体的榜样,对促进儿童自身形成同样的良好性格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模仿同伴榜样如此重要,以致于群体社会化理论甚至认为,儿童社会化主要是在同伴群体中实现的,而不是家庭。

四 注重适合儿童的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朱熹十分重视儿童的系统教育,认为 “六经”内容太深,初学儿童难以理解和掌握,为此,他专门为蒙童编写了启蒙读物、行为守则、教诫性短文和书信等。其所著的 《童蒙须知》一卷 (1186年)、 《小学》六卷 (1187年)和 《训蒙绝句》五卷 (1164年)等读物影响深远,成为儿童教育的教科书。教材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既具体形象又恰合实际生活。单从 《童蒙须知》的教育内容就可见一斑。

《童蒙须知》一书内容丰富,包括 “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以及 “杂细事宜”等五大类数十条常规。这些规定全面贯彻了古代 “蒙以养正”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儿童接受童蒙教学打好基础,学会谨守心术之要、威仪之则、衣服之制和饮食之节,养成正道,成年后,才能通达事物[25]。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很多儿童教育组织和机构对此日益表现出巨大热情。然而,人们对校本课程和教材开发的一系列理论认识还非常欠缺,不能满足指导课程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教材开发者与教材实施者之间缺少应有的紧密联系。如何让儿童教材体现 “生活性、趣味性、适切性”成为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因此,教材的编写应该有儿童的积极参与,是一个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共同构建的过程。从教材目标上来说,要有教材总目标、教材分阶段目标,目标紧紧围绕儿童日常生活的实践和需要展开,并切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儿童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比如,教材故事的选择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故事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故事的内容与结果具有多个答案,从而培养儿童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多方面能力;故事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能够揭示宇宙与人生的哲理;最后,故事要能够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中难免有些消极影响,其中的一些主张和做法存在着争议,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其思想的光芒。在今天大力引进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教育的文化选择问题,全盘照抄建立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教育理论并不可取。我们应当深刻发掘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毕竟这是我们的根基,切不可犯 “舍近求远”的错误,一味向西方看齐。

[1][24]刘文刚.小学译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9、202.

[2][3]朱杰人等.朱子全书·小学原序(第十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93、394.

[4]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

[5][6]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1、858.

[7]陈国代等.朱熹的教育历程与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84.

[8]朱杰人等.朱子全书·中庸章句(第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

[9][10][19][20]刘晓东,卢乐珍等.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20-221、221-222、215、215-219.

[11][13]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8.

[12]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1.281.

[14]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1.222.

[15][16]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1.2792、2796.

[17]罗家英.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4.

[18]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250.

[21][23]黎靖德.朱子语类·小学(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1.125、126.

[22]黎靖德.朱子语类·学二(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1.131.

[25]朱杰人等.朱子全书·童蒙须知(第十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67.

G529

A

1674-3652(2012)04-0126-06

2012-03-20

武夷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立项课题“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xw201012”。

陈兴华,男,福建武夷山人,主要从事教育学、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黄江华]

猜你喜欢

朱熹道德儿童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朱子深衣”与朱熹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