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2012-08-15何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互动式师生教学法

何丽

(长江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重庆 40810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试论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何丽

(长江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重庆 408100)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重要意义。采用转变教学模式、师生角色互换、拓展互动方式与对象等方法对激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有正面影响。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应注意备课、互动内容、教师主要作用的发挥以及恰当的评价几个方面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法;运用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教材陈旧、概念落后、教学方法僵化等原因,高校思政课已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课。 “05”方案颁布以来,高校思政课迎来了改革的春天,短短几年,以往思政课不受学生欢迎的被动局面已被打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在逐步回升,对思政课由不想学、不信、学了也不用到想学、真学、真信、真用的变化。这一转变应归功于广大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新式教学方式的使用,特别是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然而,有的思政课教师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作用、意义、如何使用、注意事项等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探索和研究。本文是作者对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所进行的初步探讨。

一 互动式教学的意义

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彼此平等的交流、沟通、探讨、互动,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为特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活动,而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彼此平等的多边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教学内容被学生逐渐内化。互动式教学的优点是既强调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智力和能力的培养,重在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变化即是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双方在“教”与 “学”的方式上发生了根本之转变,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得到了解放。教师则由原来课堂中的统治者、主角向主导者、配角转变。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看,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开展思政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互动式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是 “唯我独尊”的课堂主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因而出现厌学、逃学现象。而互动式教学能克服这些缺点,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互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个性得到了张扬,体验到了互动成功后的快乐。

第二,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思政课教学由于是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它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因而,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可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开阔,其动脑动手、语言表达、分析应变、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培养与发挥。

第三,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由于互动式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因而,通过合作学习,更能使每位学生主动地适应班集体,从而产生依恋、热爱集体之情,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他们相互之间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帮助,进而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组凝聚力;使他们觉悟得到提高,情操得到陶冶,良好品德习惯得以养成。

第四,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理性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众所周知,在当今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是在网络空间中度过,部分大学生因受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西化”思想严重,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存有质疑,声称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已经走入了死胡同”,甚至提出了诸如“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多党制”等疑问。教师如何解答这些疑惑,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再用以往思政课生硬的、说教式的理论灌输手段,是说服不了学生的。而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互动教学,在多方互动下,通过对古今中外社会制度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对比,通过对中国新、旧社会的对比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和领会到了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开始从 “西化”思想冲击下的彷徨和迷失中解脱出来。这样的互动式教学既可增强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又可起到释疑、解惑和明理的作用。正确运用此法,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

二 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转变教学角色,营造互动氛围,增强互动教学实效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以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了压抑。而互动式教学则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为主要特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和一言堂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趋于多样化,它不仅包括师生互动,而且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与多媒体之间的互动等。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思政课教师在每章、每节课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对这些重难点内容开展互动探究式学习,通过交流、沟通、探讨、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可见,有效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前提之一则在于教师首先要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教师应放下 “唯我独尊”的架子,变以往教学中的统治者、主角为互动式教学中的参与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前提之二则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进行创造性思维。然而,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的关键因素在哪里呢?关键因素只有一个,即教师。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与学生合作、互动的伙伴。特别是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应表现为不是在 “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只不过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这种互动学习活动进行有效调控而已。由于教师在教学互动中扮演着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那么,教师在思政课的互动教学中,就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师生互动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提供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与学生们一起探究、解决。在学生探究、解决疑难问题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启发、提示、引导、点拨的作用,不可包办解决,互动中的问题要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达成共识。在互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营造出和谐、民主、平等、开放式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真正增强互动教学之实效。

(二)转变教学模式,拓展互动对象,实现全面互动合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在这种模式中,学生被不公平地分成一、二、三等,教师依此不同等级,对其予以不同对待,教学中出现了不公平现象,不同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想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的不受学生欢迎的局面,必须坚决摒弃传统而陈旧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法的采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的讲授方式,每位学生都与教师平等地参与课堂讨论及学习之中,而不是只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结束了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现象,每位学生都有主动学习和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大面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动法,又称过程互动教学法,是指 “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把主、客体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之方法”[1]。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全面互动合作,就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全员互动来拓展互动对象,对教材中的难点问题及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相互启发、探究,各抒己见,最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1.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开展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时,要求教师对课前设计的互动内容难易度应适中,不要过难,以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和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互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当主角,自己则做好调控、点拨、引导工作。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是可调、可控的。教师应在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过程中积极地调整、摆正彼此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的作用位置与行为,有意识地营造和谐愉悦的互动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要及时、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经过师生共同努力,逐一突破互动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同时,教师在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探讨、互动中,应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几年来,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联系一些贴近现实、贴近国际国内热点问题、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新话语与学生对话,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形成互动。在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时,不失时机地、有针对性地联系大学生所关注和感到困惑的诸如 “西方列强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怎样看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失误”、“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等热点问题,与学生展开互动。通过对话、答疑、解惑,引导他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他们认识到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这样,既增强了大学生对当今中国社会的认同感和政治支持感,也对他们起到了释疑、解惑和明理的作用。通过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为学生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及相互间交流、沟通、探讨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互动体验、合作探究,在学会学习的同时也学会了合作与交流,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互动合作与探究,获得突破难点、疑点问题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养成探究习惯,培养创新精神。

2.人机互动,即师生与计算机之间产生互动。采用这种形式互动时,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开展人、机之间的对话互动,对学生接受能力进行检测,“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思维活跃,并对多媒体内容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克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2]。但教师在采用这种互动教学法时应注意,计算机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它仅仅在 “辅助”意义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除了人、机互动,教师仍需要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仍需要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空间,生动活泼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开展有效的师生双边互动活动。只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才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实现教学中的全面互动合作时,教师做好相应的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要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学生在互动中的学习表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以激励学生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学习言行,更加积极、主动、负责地开展学习活动。

(三)选好互动结合点,拓展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动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特点。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找准互动式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也就是在备课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授课对象找准课堂教学中要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 “结合点”,然后围绕这些 “结合点”,灵活地拓展互动方式,延伸思政课教学空间。那么,这个“最佳结合点”是什么呢?就是 “问题”。因为 “问题”是互动式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和条件。有了“问题”,才能围绕 “问题”运用各种方式展开互动。为使互动式教学得以顺利开展,教师在备课中应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授课对象精心设计互动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理论知识系统性较强,叙述性内容也较多,较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因此,教师在备课及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使用问题式、案例式、探究式、情境再现式、角色互换式等教学方法拓展互动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互动的机会,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互动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拓展的各种互动方式中,角色互换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角色互换的互动方式更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既 “导”又 “演”的双重角色,学生 “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3],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其结果是,教师既未 “导”明方法、手段,也未“演”精知识、技能。角色互换方式从学生主体的认知特点出发,将 “导”与 “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提倡教师当好 “导演”,学生当好 “演员”;学生当好 “主角”,教师当好 “配角”。这种角色互换拓展了互动对象、互动方式与互动空间,增添了学生参与互动的新鲜感,激发了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活跃了互动氛围,增强了互动实效。

三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有一定规律可循,在运用中都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精心备课。思政课教学中高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基本前提是需要教师要精心地备课。虽然互动式教学法教学实效好,但运用和操作起来有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充分,要精心设计,课前要多征求学生的建议,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要向学生讲明授课的方式、内容,对需要互动的内容要拟定详细的教学提纲,对互动的问题、案例的设计要科学合理,难易度应适中,不要加大学生负担。

第二,互动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不只是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只有使互动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才能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流、沟通、探究活动得以有效进行。互动内容的针对性,一是来自于对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深入钻研、挖掘;二是来自于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现状、知识结构、思想政治觉悟程度的准确了解与把握;三是来自于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及国内外时事动态的及时学习、把握与贯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互动内容的选择及对互动环节的设计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点与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养成,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注意对知识的重组创新,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注意强化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互动的内容虽然多种多样,但都应依据这样几种属性进行选材:一是选材应尽量选择那些既是教学重点、难点,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疑点、热点问题;二是选材应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三是选材应具有针对性,不同的授课对象应有不同的互动选材;四是选材要具有启发性、思辨性、明理性;五是选材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

第三,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互动主导作用。鉴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都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内容及预期目标的,都是为完成某种特定教学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因而, “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4]来测评的。关系着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互动教学目标之关键所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充分与否、成功与否,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要看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基本功;二要看教师备课充分与否,看驾驭教材的能力,看对学生理论知识现状、知识结构、思想品德现状了解与把握的程度;三要看教师在课堂上的调节、启发、引导、点拨、应变、激励、归纳和评价的能力。就互动教学而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应侧重于两方面:一是要突出师生互动中的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要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内在的亲和力,去影响、激发学生参与互动,促使其由 “要我学”向 “我要学”转变。诚然,人、机之间的对话互动是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人、机互动可对学生接受能力进行检测。但人、机对话互动代替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除了人、机对话,教师仍需要运用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仍需要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空间,生动活泼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开展有效的师生双边互动活动。只有突出师生互动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做最佳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性,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5]。因此,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互动教学目标之关键所在。二是要提高教师对互动各环节的调控能力。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点拨、激励、评价和对学生讨论环节的有效调控上。由于课堂讨论是互动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讨论进程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讨论互动的节点上,并对学生的讨论互动及时予以启发、引导、点拨、激励、归纳和评价。教师在调控学生讨论过程中要多启发,少说教;多鼓励,少批评,使学生在讨论互动碰撞中明晰事理,增长才智,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第四,教师要恰当地点评。教师的点评可分观点性点评与总结性点评两种。观点性点评,是指当学生在互动教学各环节中提出各自观点、看法并希望得到教师评价或能听到教师的观点、看法时,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所作出的评价或对自身观点、看法作出的阐述。总结性点评,是指当每次课堂互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及学生在互动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的评价。这两种点评对教师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点评主要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活动中收获情况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发展状态等方面展开。教师应当在阐述自己观点、看法前提下,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看法予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点评,对学生的互动热情与探究精神应多予以鼓励和赞许。教师的点评,应以正面激励为主,以让学生品尝到探究互动式学习成功的愉悦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为主,不要过于批评,以防挫伤其积极性。对踊跃发言的学生应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对平时发言不积极而此次互动中表现进步的学生,更应予以正面激励。对互动中的不足和错误之处要予以纠正,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互动式教学既不是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简单设问、学生答辩,也不是学生给教师提问题、由教师来释疑解惑,而是一种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一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养成;二是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基本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努力适应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学习进取,在教学转型过程中探索出更多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1]项福库,何 丽.创新教学模式 促进思政课教学可持续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

[2]项福库,何 丽.教师如何预防“多媒体综合症”[N].中国教育报,2008-06-23.

[3][4]雷继红,于海洪.知识型社会下的农村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210、196.

[5]廖方蓉.多媒体教学教师何去何从[N].中国教育报,1999-11-29.

G642.41

A

1674-3652(2012)04-0022-05

2012-02-05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创建“三三式”教学体系,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112042)。

何 丽,女,黑龙江望奎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赵庆来]

猜你喜欢

互动式师生教学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麻辣师生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