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意识培育视角下的高校志愿服务研究

2012-08-15董玉刚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志愿公民志愿者

董玉刚

(信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公民意识培育视角下的高校志愿服务研究

董玉刚

(信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当前高校志愿服务还存在着志愿服务认同低、物质依托不足和人员不稳定等问题。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足发展,高校还须深化大学生志愿价值理念教育,加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扶持力度,树立志愿服务的品牌意识,并建立合理的志愿者激励和保障机制。

大学生;公民意识;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就是志愿者对社会或他人自愿、无偿、不计报酬的时间和精力公益性付出,是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志愿行动的主要指向。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感知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也着重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是推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新形势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体现出大学生基于个人对公民社会的认同,是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是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件建设的重要体现。它强调的是大学生自愿对公民社会责任的担当,是个人公民意识的强化和实践。

一 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是公民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知识、公民责任和公民价值教育的重任。志愿服务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其践行的 “志愿精神是一种公民精神,更是一种看不见的和谐,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为高校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培养,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实践平台。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对公民责任的体验,是个人利益与公民社会追求价值的统一。它有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公民道德境界的提升,也有助于大学生公民素质和参与公民事务管理能力的提高,更是高校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有效实践载体。

首先,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意识被称为 “自我意识”和 “现代意识”,这种意识来自公民个人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或者主人翁意识,由主体意识可以引申出平等意识、自由意识、独立人格、公民精神等等,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和法律意识[2]。 “对于公民社会而言,积极的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3]大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的公民教育主要来源于课堂,公民教育的实践体验较少,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内在修养和行为准则。而志愿服务作为重要的教育载体之一,它不仅可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可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强化大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公民知识。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志愿服务,才能加深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了解,才可能最自觉、最广泛和主动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个体的公民意识才能唤醒。无数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冰雪灾害援助、地震志愿服务、奥运会等大型运动会志愿行动,不仅唤醒了他们的公民意识,还亲身体验了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与义务,是个体自觉对公民意识的实践。

其次,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强化公民主体意识,培育公民精神。美国学者迈克尔·沃尔泽指出: “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同时,这种积极参与还体现为一种公益精神,即“牺牲一切纯粹的个人和私人目的持续地认同和追求共同的善”[4]。大学生志愿服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方面。他们在帮助弱势群体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他们精神和态度的影响,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这些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很容易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生在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超越了个人私念和自我利益,公民主人翁意识驱使着他们自觉参与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关心社会福祉的各种志愿服务中,并把与志愿精神在本质内涵上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公民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去遵守与维护。

最后,志愿服务能够激发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公民的参与、权责,是一个公民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托克维尔认为,公民社会是免费的民主大学校,公民可以从中学到团体生活的理论,并培育人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上参与合作的资本。现代公民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就是公民知悉公民的权责,能够积极、普遍地参与公共生活,有积极的公民意识。香港著名学者李荣安教授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参与式公民的含义。所谓 “公民参与”,是指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来认识、参与、投入公民事务,最终目的使学生在日后成为知行合一的积极公民、有效公民及极尽所能的公民。青年志愿服务是青年基于个人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心,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爱心为社会提供的一种援助行为,是大学生进行公民实践的有效途径[5]。大学生志愿服务利人利己,他们通过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和社会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个人公民社会参与能力和素质。他们通过参与多种形式志愿服务,接触不同的人和事,锤炼了个人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把握了转型期社会真实情况,可以正确审视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学会了思考,增强了能力,提高了个人公民素质。

二 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显示出强劲势头和旺盛的生命力,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可,大学生志愿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支教扫盲、科技推广、环保宣传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国家和市场服务之外为公民社会提供的一种重要服务。然而在这一可喜现象的背后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志愿活动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便民服务上,志愿服务专业性、技能性还不突出,活动流于形式,热衷于开展轰轰烈烈的 “短、平、快”活动, “扛一面大旗,拉一队人马,喊一串口号,路边发放传单、横幅署名签字”的活动形式较为普遍,活动不能深入,实效不佳。

问题之一:受社会认知水平影响,大学生对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认同低,主动意识淡薄。不同于发达国家公益事业和NGO组织有着的广泛群众基础,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志愿精神认同较高,而我国志愿服务起步相对较晚,社会公益活动还没有深入人心,社会和群众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和志愿服务的认同还不能达到一定高度,往往将其简单地归同于 “学雷锋做好事”。同时,企业界对于志愿者创造的社会效益也缺少认同,他们在招聘大学生来企业工作时,往往只把党员、学生干部的身份、经历视为能力的见证,而忽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历。还有不少人包括大学生志愿者本人对志愿服务的理解还仅停留在就是 “为人民服务”狭隘观念上,认为参加志愿服务就是不计个人利益得失的行为,志愿者就是免费劳动力,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编派一些杂活,志愿服务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价值认可。正是因为受社会对志愿服务普遍认同低的影响,大学生们对于高校志愿活动的开展还存在消极参与的现象。若不是团组织等单位强制编派就不参加,即使参加也不全力以赴,志愿服务参与意识淡薄,志愿服务认同低,积极性不高。

问题之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物质依托严重不足,活动经费受限,志愿服务失灵时有发生。笔者在对所在及其附近的几所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组织调查中发现,志愿组织负责人认为缺乏资金是制约社团发展的最大困难。我国还没有在志愿服务资金支持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资金问题是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志愿组织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筹集资金和财务管理的能力有限,大学生又是纯消费者,他们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经费一般都由高校团组织提供,企业、个人或者海外基金捐款很少直接支援他们。大学生志愿活动除了纯粹涉及大学生体力和智力的献爱心、发传单等活动外,一旦有需要活动经费地方他们就需向高校团组织申请。而高校团组织现实条件又不允许,没有一定的专门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大学生志愿活动所需经费和他们可能筹到的资金存在巨大缺口,导致大学生志愿活动缺乏独立的空间,存在行政化倾向,流于形式居多,活动内容纵深度推进明显不足,实效不佳,志愿服务失灵时有发生。

问题之三: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动机多样,志愿服务能力不足,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不稳定。虽然大学生是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主体,但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往往是复杂多样的。由于大学生志愿活动多是高校团组织分派的,有些还是配合团组织执行 “突击任务”,所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呈现低年级热热闹闹,高年级冷冷清清现象。有些低年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不仅仅为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还带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以此扩大个人社会交往、丰富社会经验、寻求集体归属等动机,也不排除个别学生怀有为了给领导、老师和同学留下 “好印象”便于今后学习、生活和向组织靠拢等不良动机成分。

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长,高年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人越来越少。熟悉工作又有一定经验的骨干到大二或更高年级就急忙退出或积极性不高,使参加志愿活动的人员仍停留在等待下一届大一来补充的层面上,志愿服务队伍出现断层。同时,高校对大学生志愿者又缺少必要的专业指导和培训,也没有固定的基地和明确的服务对象去给他们锻炼,大多数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相对比较低,热情有余,能力不足。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和社会化不够,活动内容单一,形式简单,吸引不了大学生们持续开展志愿活动。志愿精神不能内化为他们内在的品质,人员流失严重,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不稳定。

三 深入推进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思考

(一)营造浓厚的高校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认同和积极性引导

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文化背景的,青年志愿服务也不例外,因为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是爱,具体说是对他人的爱,而且此种 “爱”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爱思想中[6]。大学生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同样需要以社会的性质和传统文化理念为根基,以 “爱、无私、奉献”理念为核心的志愿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需要有开展志愿活动的浓郁文化氛围。

近年来,在政府积极推广公民教育活动及我国经历了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和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等重要事件,公众对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的价值已逐渐认同并接受。但由于还缺乏全面的推广及支持,这种认知仍只停在表层阶段,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当志愿者的浓郁氛围,不少人还存在只享受不付出,搭志愿服务 “便车”的现象。这些都需要高校在广大师生中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加大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宣传力度,多角度、多层次地广泛宣传志愿者事迹、志愿人物及志愿现象,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

此外,高校在教育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对公民社会建立的重要意义时,也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志愿活动对大学生本人的自我教育和锻炼作用,使他们认识到参加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 “自助”;既是 “乐人”,也是 “乐己”。高校若一味地只强调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就是大学生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和他人受益,而忽视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个人的促进作用,则会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和配合性,妨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深入推进。在加强对大学生志愿理念和志愿精神认同教育时,还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他们也丰富了社会经验,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加大大学生志愿组织活动经费投入和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

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通常带有很强的行政化色彩,往往只在执行突击任务、完成上级布置的 “形式”时才会想到大学生志愿组织,平时并没有从经费上、行动上去支持、扶持大学生独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大学生为了开展志愿活动,不仅要出力,还要经常出钱,这吸引不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也不能使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对社会有利,而且对高校思想教育更有利,有利于大学生好的品质培养、良好性格的塑造,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载体。大学生为纯消费者,在不能拥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源的情况下,要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还必须依靠高校从经费上给予有力支持;从人员上对大学生志愿者进一步培训优化,加强专业指导;从阵地上加强建设,为大学生志愿活动常态化夯实基础。

从高校和大学生本人的层面考虑,大学生志愿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在为社会奉献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大学生本人的思想境界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和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高校和大学生志愿者在对待所开展的志愿活动的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因此,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活动更应重视,应加强大学生志愿活动经费投入,划拨一定的活动经费,专款专用。为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和活动效果,高校应为大学生志愿活动组织配有专业和专门指导老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志愿活动水平。定期举办各种信息联络会,及时收集有关志愿服务的信息,并经常举行与志愿者活动团体取得联系,便于对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难题及时给予解决。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利用自身资源,经常与社区等单位之间进行常态化的联络,建立必要的基地和合作单位,为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更加广阔的场所,推进志愿服务经常化。

(三)突出专业特色服务,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专业能力锻炼结合平台,树立志愿服务品牌化意识

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与成熟,全社会的志愿者数量越来越多,服务项目也越来越丰富,社会对一般的献爱心志愿服务并不稀罕,但对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却格外青睐。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专业资源和极为广泛的热血青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生们也很需要一个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周边社区、NGO等组织建立良性互动,找到与社会需求的黄金结合点,主动把高校的专业服务介绍出去,引导大学生开展专业特色突出的志愿服务,不仅增强了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注入新的亮点。

因此,高校应教育大学生志愿者要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丰富服务内涵,在开展好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要针对服务对象的特殊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从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找出几个科技含量高、专业技术强的服务项目,变相对粗线条的服务项目内容为精雕细琢的 “精品”服务项目,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新形象,从而达到 “既有为又有位”。这不仅巩固了大学生志愿活动阵地建设,也积极推进了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持续发展。

(四)完善高校志愿服务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尽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并不是求得某种回报,但高校合理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对大学生坚持参加志愿活动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也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认可和支持。因此,高校志愿服务的持续开展,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去及时肯定大学生的奉献行为,去激发大学生内在需求的动力,需要有鼓励、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走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的机制。除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自我实现激励以外,就可采纳的具体激励形式而言,可以建立大学生志愿活动受益单位或个人的反馈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志愿者授予荣誉证书,召开专门的会议进行隆重表彰或典型发言。这不仅可以激励受表彰的优秀志愿者继续奉献爱心,珍惜这份荣誉,又为其他同学树立了身边榜样,感召更多的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还可以通过推荐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参加到社会勤工助学岗位,以勤养德,培养他们的爱心,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具有一定物质补偿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志愿活动考评制度,并适当把考评结果作为大学生评优评先、组织发展等行为的一定权重,使大学生可以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尊重和满足,从而激励志愿者志愿服务积极性。

此外,高校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时,还要克服长期以来认为 “志愿者奉献爱心就要不顾一切”的错误认识,要给大学生留有价值选择和思想冲突缓和的时间。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大学生在志愿者行动中的价值选择和自我发展需求,并对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传授必要的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切实维护大学生志愿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1]丁元竹.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的精髓[J].人民论坛,2008,(15):35.

[2]巨生良,姬会然.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基于志愿精神的促动[J].天府新论,2009,(5):80.

[3]党秀云.公民社会的精神与时代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94.

[4][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 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0.

[5]王世伟,黄 崴.参与式公民学习——香港公民教育政策的新动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87-92.

[6]北京志愿者协会.走近志愿服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47.

A Research of Voluntary Service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DONG Yu-gang
(School of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Henan 464000,China)

Voluntary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cultivating citizen consciousnes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However,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with university voluntary service such as low identity degree, lack ofmaterial support,and instability of personnel.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work among students,universities need to deepen the education of voluntary value among them,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their activities and inculcate them with brand consciousness of voluntary service,and establish reasonable incentive and protectivemechanism for volunteers.

college students;citizen consciousness;voluntary service

G417

A

1674-3652(2012)04-0018-04

2012-02-15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及实证研究”(2011-QN-318)。

董玉刚,男,河南信阳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赵庆来]

猜你喜欢

志愿公民志愿者
志愿者
论公民美育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