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现状与影响因素

2012-08-15李学斌

当代经济 2012年16期
关键词:判断能力关联方事项

○李学斌

(重庆市沙坪坝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 重庆 400038)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环境变得日趋发杂,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越发复杂,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潜在的风险也逐渐增加,需要会计人员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加以判断以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会计准则和制度留给职业判断的空间也对会计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现状

1、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

(1)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运用。会计人员通过对准则及其解释中的具体规定来判断哪些情况下需要职业判断并如何判断。在准则中需要通过职业判断的主要涉及到资产减值、或有事项、收入确认、借款费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交易等具体准则。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四条、第十一条、第十七条分别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进行了规定。该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标准规定的比较原则、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会计人员需更注重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来判断收入是否可以确认。

(2)在会计估计上的运用。在会计工作中,经常对未来事项是否发生及发生时间和影响予以估计入账。其确认、计量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判断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在该准则的第五条中,只是简单列举了一些表明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为判断资产减值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但如何判断、以什么为依据来判断、还有没有其他的迹象,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在会计信息披露上的运用。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而披露事项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九条规定,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信息。第十条规定,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会计人员要正确执行这一准则,首先要对控制、共同控制以及重大影响作一区分,怎样根据形式和实质来判断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与交易又怎样根据重要性原则在报表的附注中加以披露等等。

(4)在特殊事项上的运用。对于实务中碰到的准则没有涉及的某些特殊事项,也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四条和第六条,分别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准则以列举的方式,说明了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哪些属于非调整事项,但企业的经济业务是错综复杂的,不可能涉及所有的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会计人员必须对调整和非调整事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才能选择采用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2、运用现状分析

企业如果能恰当地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并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职业判断,可能会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据统计,我国现有会计从业人员1200多万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呈“金字塔”型。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约占20%,受过中等教育的约占30%,受过初等教育的约占50%。如果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不能完全具备处理复杂经济业务的职业判断能力,则很难适应会计职业判断对其能力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做出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的会计职业判断。

(2)职业判断成为操纵会计信息的手段。企业会计准则给会计工作留下了可选择空间,比如,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方法由公司自己决定,存在较大的弹性。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使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更客观真实。但某些公司的会计人员和主要负责人认为政策选择自由度的扩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信息带来了可乘之机,从而无视企业现状,将各种“准备”的计提作为粉饰手段,随意确定准备的计提金额。由此使得与运用职业判断的初衷背道而驰,造成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

(3)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独立性受到约束。会计人员与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人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通常由经营者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会计人员盲目地依附企业领导,接受领导的看法和态度,利用职业判断空间肆意操纵利润。并且,若会计人员采取不服从的行为,大都只会带来成本,不能得到利益,因此会计人员在这种压力下,所报告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1、主体因素

主体因素即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受到专业知识、判断能力及其需求动机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和优劣。宽泛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助于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作出适当判断;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又受制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两个方面,同时需要和动机等心理因素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驱动力。基于自我保护需要与自利动机,会计人员为了“趋利避害”,就会在职业判断中迎合管理当局不合理要求或者屈从于管理当局的压力,会计职业判断有失公允也就在所难免了。

2、客体因素

客体因素即经常性发生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往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正确性。越是复杂和不确定性较高的业务越需要高水准的职业技能,也可能带来较大的判断误差要指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越高,其误判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复杂性越低,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越低,其误判的可能性越少。

3、环境因素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环境四个方面。有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性和可操作性的高低对会计人员判断的任意性和约束性强弱存在必然联系。同时,会计人员处在不同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进行职业判断的依据是不同的,因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也不同。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其运用职业判断受到企业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三、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1、创造有利于提升职业判断能力的监管环境

(1)强化政府外部监督。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对借职业判断之名弄虚作假和屡次违反财经纪律的,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或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经济制裁、行政处罚及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2)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督作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判断是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再判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可以看做是对会计职业判断是否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实质发表的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对公司违反准则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调整意见,可以对公司职业判断的公允性发表自己独立的意见。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督作用,对规范会计职业判断,避免公司滥用职业判断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3)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目前已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督促会计人员能够在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判断、估计,从而达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维护投资者自己的正当权益,提高企业在做出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决策时面临着被惩罚成本。

2、完善有利于提升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环境

(1)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力度,以确保公司如实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企业信息披露的责任,弱化其运用信息的不对称牟利的动机,有效地发现会计错误与舞弊,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公允;同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有利于经营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从而减少对信息披露的畏惧和逃避心理。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内部控制则既有助于会计准则得以严格执行,又能有效防止滥用会计职业判断。企业应从各自具体环境出发,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针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以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

3、培育提升会计职业判断主体人员的执业素质

(1)培育专业素质。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较扎实的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才能做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而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这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执行效果的核心条件。会计人员如何提高业务素质,适应会计工作对职业判断的要求,不断学习是一有效途径。

(2)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进行社会评价,增强其荣辱感,进行社会评价的基本形式是社会舆论,它具有特殊的内在的威慑性,通过正确的舆论宣传和导向,可以起到抑恶扬善、弘扬正气的作用,并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同时,不能忽视物质形式的刺激,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利益导向和激励。在社会分配格局中提高会计人员的经济报酬,使其能在社会中得到充分重视和承认,实际上也是对会计人员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肯定和认可。

[1]张卉: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3).

[2]杨家亲、许燕:会计职业判断研究[J].会计研究,2003(10).

[3]邱丹、戴蓬军: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07(8).

[4]许燕:会计职业判断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判断能力关联方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关联方披露准则修订建议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探讨
关于审计准则中关联方相关准则的思考
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