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战略研究

2012-08-15葛春凤

当代经济 2012年16期
关键词:临港交易所航运

○葛春凤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 广州 510330)

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战略研究

○葛春凤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 广州 510330)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实践表明,航运交易所是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基于此,本文在广州航运交易所成立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发展环境,提出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实施策略,为广州国际区域性现代航运服务交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航运交易 发展方略 软实力 航运中心

一、引言

当前,广州港生产规模居世界前列,港航服务业不断优化提升,国际海运辅助业、船舶引航、船舶交易、港口拖轮、港口理货等服务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航运服务业经营方式不断优化,港航企业加快整合资源,传统服务业集聚功能不断增强。但总的来看,其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相去甚远,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迫切需要由硬件设施建设为主向软件与硬件建设并重转变,着力加强国际航运中心的软实力。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实践表明,航运交易所是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比如波罗的海交易所为各海运、商品、船舶交易商提供良好的交易场所和信息服务,并协助其会员解决交易中的纠纷,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使其占据世界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龙头地位。目前,我国各大航运城市逐步建立了航运交易所或航运交易市场,形成了以上海航运交易所为龙头,多层次的航运所并存,航运集中交易的格局。上海航运交易所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庆航运交易所也正为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和国家“两江”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支撑。

广州航运交易所自2011年9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虽已开通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了船舶求购、出售和成交等信息的发布及查询服务,初步建立了航运企业及船舶交易的信息平台。但总的来看,航交所发展功能定位尚不够清晰,综合配套远未建成,服务功能尚不完善,运行机制有待健全。谋定而后动,抓住机遇,确定目标,科学谋划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方略,抓紧推进广州航运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二、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发展环境

1、从国际国内环境看,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后经济危机时代,在亚洲地区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航运资源将进一步向亚洲地区集聚,国际航运中心也将向亚洲转移;同时,《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实施,要求深化落实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力度,支持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并明确提出在南沙建设“粤港澳国际综合实验区”,作为加强与港澳现代航运服务业方面合作的先行先试的功能特区和政策载体,为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些无疑都为广州港航业的发展及航运交易所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但同时,广州港航业的发展及航运交易所建设也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发生使许多发达国家出台系列贸易保护措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这必将对中国等主要制造业大国的外贸出口总量和生产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长的速度将有所放缓,单纯依靠装卸业务的港口服务业发展将面临一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世界航运重心东移,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在亚洲的业务拓展愈加深入,自2007年4月在新加坡设立海外办事处以来,吸收亚洲成员比重不断增加,并拟将其比重增至25%。加上国内上海航运交易所、重庆航运交易所、武汉航运交易所、厦门航运交易所等各大航运交易所建设如火如荼,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发展将面临航运交易与市场的激烈竞争。

2、从广州港航发展的资源禀赋看,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的区位与资源条件双优

广州具有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为航运与船舶交易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是发展航运交易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广州地处珠江入海口和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地带,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东江、西江、北江在此汇流入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航运条件,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水路、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发达,已形成了辐射东南亚,连通世界各地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广州是国内沿海航运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国内航运企业比较聚集的城市之一,除了有多家中央部属航运企业外,地方航运企业特别是民营航运企业也有相当的规模。相对发达的航运业及发展潜力是航运交易所发展的前提,也是其必然要求。同时,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穗港合作的优良传统,《规划纲要》的实施及南沙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项目的启动,为粤港澳国际航运合作提供了基本支撑条件和创新平台。

广州也有比较健全的船舶注册、船舶检验、船舶修造、船舶评估、船舶管理机构,有较好的临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基础,有发达的金融业的支持,有众多的大专院校提供人才保障,有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这些都为发展航运与船舶交易市场创造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3、从广州港航产业现状看,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的产业基础与前景兼具

近年面对世界经济动荡加剧、航运市场低迷形势,广州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和现代航运服务业,实现了港航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广州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48亿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442万TEU,比上年增长13.5%。广州港开通班轮航线97条,其中外贸航线36条、内贸航线61条,外贸航线比2010年增加8条。广州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19亿吨,比上年增长19.7%,货运周转量19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9%。港口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水路客货运输的较快增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港航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无疑为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同时,珠三角是国家规划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将为广州船舶交易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和技术支撑。另外,广州以专业码头和泊位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大宗商品交易专业市场,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石油产品、煤炭、粮食、金属材料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在广州港港区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广州石油产品交易中心、广州煤炭交易中心、广州粮食交易中心、广州金属材料交易平台、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广州富林木材城交易市场等涉及煤炭、石化、粮食、钢材、木材等大宗商品的临港专业市场群;广州临港专业市场顺应信息网络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建立了自己的商务网站,引入了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建立起网上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使专业市场的交易范围扩大,突破了交易的空间限制;广州临港专业市场的燃油黄埔价格、鱼珠木材价格均成为华南及全国行业的晴雨表。价格发现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初步形成。广州临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渐趋成熟,也为航运交易所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当前国际航运业和造船业正向亚洲转移,广州迎来了新的一次港航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广州港已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个港口有海运贸易往来,与国际17个港口缔结友好港,开辟了欧洲、北美、澳洲、红海、东南亚等外贸直航航线36条,世界前十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辟班轮航线。港航服务业不断优化提升,国际海运辅助业、船舶引航、船舶交易、港口拖轮、港口理货等服务业不断提升行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传统航运服务业经营方式不断优化,港航企业加快整合资源,传统服务业集聚功能不断增强。2011年广州地区在册水路运输企业143家、国际海运辅助服务企业95家、港口经营企业264家,加上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地区众多的港航企业为活跃广州航运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主体。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航运业也将持续扩展,大量民营资本也正不断涌入航运市场,购买或新造船舶增长较快。各航运企业和船东为适应船舶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的需要,正在优化运力结构,逐步淘汰和改造小吨位船舶。所有这些都为广州发展航运与船舶交易提供了市场机遇,为航运交易所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发展方略

1、建设目标

按照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与港澳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以及《广州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细则》提出的建设“集聚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在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理性面对国内外航运交易市场的竞争,充分发挥广州的区位优势及南沙建设粤港澳国际航运综合实验区的政策优势,立足广州港航产业基础,广州航运交易所的建设目标为:打造成为立足广州,服务珠三角,连接港澳,辐射东南亚的国际区域性现代航运服务交易中心。

2、建设内容

基于上述目标定位,要通过建设六大平台打造六大中心,积极开展口岸服务、船舶交易、临港大宗商品现货与期货交易、航运综合信息、船员劳务、航运金融与结算等六大类业务,实现航运政务服务、航运信息服务、航运商务服务、航运金融服务、航运管理服务、航运市场调节等六大功能。

(1)建设大通关平台,打造口岸服务中心。依托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整合现有口岸通关资源,为会员单位提供“一关三检”配套服务。实行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报关企业、货代船代企业于一体的“一门式服务”,推进大通关平台建设,打造口岸服务中心。

(2)建设船舶交易与鉴证平台,打造华南船舶交易中心。依托广州现有的船舶交易市场规模优势,建设现代化的船舶交易信息平台,提供评估、签证、过户、登记等船舶交易“一站式”综合服务,延伸船舶交易产业链条,积极开发船舶配件交易和游艇交易服务,推进船舶交易与鉴证平台建设,打造华南船舶交易中心。

(3)建设临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打造华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现有黄埔、南沙临港大宗商品专业市场为基础,整合资源,着力推进临港大宗商品现货、期货交易平台建设,在现货市场和各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临港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使临港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成为航运交易所的业务亮点。并积极开展航运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航运股指期货等业务,打造华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4)建设航运综合信息平台,打造华南航运信息中心。搭建提供综合信息发布、航运指数与航运交易服务的规范运作的航运综合信息平台,开展船员劳务、船舶交易、临港大宗商品交易、运价运力、航运指数等航运信息的加工与发布,航运公约的宣传与推广,航运政策的研究与咨询等服务,打造华南航运信息中心。

(5)建设船员劳务信息平台,打造东南亚船员劳务交易中心。搭建船员劳务信息平台,建立一套安全可靠,具有可扩展性、服务性和协调性的网上委托系统,开展船员劳务中介、船员劳务合同备案、船员服务信誉评估发布、船员法律援助及船员的招募、培训、见习推介、职业指导与规划、船员档案、跟踪管理等服务,集交易、服务与监管于一体,打造东南亚船员劳务交易中心。

(6)建设航运金融国际合作平台,打造离岸金融与结算中心。加强与港澳及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的合作,利用南沙港保税区“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在航运交易所建设粤港澳航运金融紧密合作平台,优先发展航运融资、航运结算、航运保险、航运衍生品交易和离岸金融业务,着力建设离岸金融与结算中心。

3、发展策略

做好航交所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产业发展的高端化和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以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推进为着力点,以航运交易服务功能建塑为核心,以集聚航运要素、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为重点,以船舶交易平台及口岸服务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搭建六大平台打造六大中心开展六大业务”,先易后难、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分阶段推进,逐步将广州航运交易所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管理规范、功能齐全、运作高效的国际区域性现代航运服务交易中心和航运资源配置中心。

(1)明确定位,顶层设计为先。要组织专项研究,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做好航交所的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广州航运交易所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广州航运交易所平台建设规划》、《广州航运交易所业务发展规划》、《广州船舶交易中心发展规划》、《广州临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规划》、《广州航运交易所航运指数开发规划》等各专项规划。

(2)循序渐进,平台建设着力推进。先易后难,以船舶交易平台及口岸服务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六大平台建设。近期(2012—2015)主要以船舶交易、临港大宗商品交易为基础,以大通关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整合现有资源和市场,构建航运交易所四大平台,即“大通关”平台、船舶交易与鉴证平台、临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航运综合信息平台。同时启动航运指数前期研究及编制工作,为航运综合信息平台内涵建设奠定基础,并选择适当时机发布珠江航运系列指数。中期(2016—2020)重点则在于完善珠江航运系列指数,并开发东南亚集装箱、散货价格指数,拓展航运金融保险服务,开发临港大宗商品如煤炭交易市场、石油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及航运指数衍生品业务,加强穗港合作,建离岸金融与结算中心。同时与港新合作,开展高级船员及航运人才的培训与交流活动,搭建船员劳务信息平台,打造东南亚船员劳务交易的信息中心。远期(2020—2015)重在进一步拓展金融质押、银行结算、海运保险等金融服务,完善临港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及航运指数衍生品业务,建成航运服务资源配置高效、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服务环境优良,在东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功能突出的国际区域性现代航运交易服务中心。

(3)建章立制,保障运作规范。一是政府要加强对广州航运交易所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工作,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划管理、资源管理、市场监督职能,体现政府的规划引导和公共服务职责,重视发挥港口航运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二是要借鉴上海航运交易所、重庆航运交易所经验,创新组织机制,推动广州航交所改制,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近期要尽快完善交易所内部组织,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及各类业务实施方案,制定交易所组织管理制度与规定,建构运作机制,为航运交易所业务开展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4)加强合作,互补共赢求发展。一是与省市港口航运行业协会、船东协会等行业组织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航交所市场调节与协调功能。二是在船员教育培训与外派、船舶交易、船舶注册及鉴证、航运金融保险及海事法律服务等方面加强粤港澳合作,借力培育和发展船员市场、船舶交易市场及航运金融市场。三是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相关政策框架下,逐步扩大香港以人民币计价的航运贸易和航运融资业务,学习香港在离岸金融业务发展上的先进经验,利用南沙港保税区“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争取离岸金融试点,允许已开办相应业务的金融机构设立离岸金融业务部,培育和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四是抓住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向亚洲拓展之契机,在运价指数及其衍生品开发及业务方面加强合作,发布珠江航运系列指数及东南亚集装箱、散货价格指数,开发临港大宗商品如煤炭交易市场、石油交易市场期货及航运指数衍生品业务。

(注:本文属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珠三角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路径研究》,编号:GD11XYJ08。)

[1]李占芝、王永杰:我国建立航运交易所的思考[J].水运管理,1997(8).

[2]葛春凤、黄小彪:国际航运中心的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港口经济,2010(4).

[3]葛春凤:基于集聚区视角的华南航运服务中心建设研究[J].港口经济,2011(8).

[4]葛春凤:关于临港专业市场发展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0(6).

[5]葛春凤:关于建立华南船员教育培训与输出基地的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0(5).

[6]凌慧、黄小彪:船舶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广州为例[J].经济论坛,2010(1).

猜你喜欢

临港交易所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2018年10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4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1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3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