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文学鉴赏课的设置模式探析

2012-08-15杨晓丹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学作品文学

杨晓丹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吉林 长春 130028)

审美素质的养成教育是使一个人受益终生的教育。西方很多先进国家的教育都倾向于加强审美素质的培养,这种培养从幼儿时期持续到大学阶段,一以贯之,具有不容置疑的连续性,文学阅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只开设《大学语文》课,还有的高职高专院校虽开设过《大学语文》课,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又将这门课程从教学计划中砍掉。《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尚且如此之难,文学鉴赏这种专业性要大于基础性的课程设置就更是难上加难。虽然教育者和理论界也在倡导加强文学鉴赏素质的培养,但是从教育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来看,尚存在一定难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将文学鉴赏课纳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计划必将成为现实。

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文学鉴赏课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目标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工具价值的技能教育,二是具有精神价值的人文教育。然而,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在就业压力的驱使下,不可避免地滑向“重技能,轻人文”,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审美素质养成的中断。这种中断在于轻视了教育的教化人、塑造人这一本体性功能,只重视教学生做事,却轻视了教学生做人。其结果是,轻视了后者,前者也必然无限受阻,很难高质量完成。试问,“人”都做不好,做不明白,事怎么能做好,怎么能做明白呢?因此,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技能培养的基础。如果教育只教人“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而放弃“为何而生”的内在目的,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那它也就“失去了一半的人性,失掉了一半的教育”。[1]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由于扩招等原因整体素质下滑,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已无法完成对他们的生命的启迪。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思想特殊性表现在他们既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又极其迷茫,需要引导。这些孩子善长断章取义,处于急切地想要表达的状态,表达迷茫、表达失望、表达消沉、表达不满,甚至表达对未来的恐惧。他们一知半解地理解并消费着他们的生命,却独独缺少“悄悄地观察与欣赏、静静地深思与体会”的智慧与激情。实际上,他们缺少的是逐渐独立与成熟起来的对人生积极的认知与透视。在他们这样一个吸收能力很强的年纪,快餐文字对他们的影响可想而知。

文学是一种非功利的、关照人心灵的艺术形式。文学鉴赏是对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它培养的是一个人“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自然与生命的能力。美的、上乘的文学,能教会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状态的思索以及透视人生的智慧。在泛网络时代,这个快餐文字充斥视听并左右青少年的价值与审美情趣的大背景下,推广经典文学的阅读与鉴赏尤为必要。并非只有文学专业的学生才有资格接受文学经典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为其开设文学鉴赏课程,以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都十分必要。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深刻的审美理解能力和客观的审美判断能力,会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赏读。

文学鉴赏是一种对审美的培养,而非语言教育。它不同于《大学语文》,不能用《大学语文》简单地替代。《大学语文》更多地延续了中学语文教育的习惯,把对学生语言文字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很多篇章是高中语文选读课的重复。老师要侧重讲解语言点,一些文章尤其是古文,由于学生接受起来较难而在讲解时被肢解得很厉害,很难让人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文本之外的思考。另外,《大学语文》担负的责任是对学生文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及文学气质和素质的培养。它是有难度的,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水平,才能没有困难地接受。但实际上,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底子相对要薄,大学语文并不适合他们。况且气质和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生命的点拨却可以在某个机缘下瞬间完成,文学鉴赏可以做到这一点。各种感悟与触动会在鉴赏中不知不觉完成,润物无声。它就是在审美的过程中,完成对生命的透视。因此,从培养一个人的长远的非功利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鉴赏绝对应该进入教育者的视野,设置为学生可以并且能够自由选择的课程。

二、高职高专院校文学鉴赏课程的设置模式

文学鉴赏课在高职高专的设置,应突破惯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充分考虑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接受能力,进行创新尝试。

(一)未必是“课”的形式,但要有“课”的精神实质

文学鉴赏课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如师生互动、不定期讲座、多媒体配合、学生的文学社团参与等等,边实践边发展,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一门适合高职院校的成熟课程。目前,一些理工科大学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人文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引领学生阅读并品鉴名家名作,领略其间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激赏人生、滋养心灵。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可以效仿理工科大学的做法,在开设文学鉴赏课的初始阶段,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讲座的形式使文学鉴赏“渐入佳境”。除开设讲座外,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文学社团的作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建立师生互动的文学鉴赏课程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立体教学。文学鉴赏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开设未必是“课”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它承载的精神实质都必须是一门“课”,一门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课,而绝非轻飘飘甚至哗众取宠。因此,在形式自由的背后,要有严谨的教学策划、目标规划及审核标准,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施教者未必是科班出身的中文教师

由于受众群体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所以,专业性强的授课他们肯定难以接受,而且也没必要。文学,很大程度上是“人学”,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独到的领悟,对文学的鉴赏很难有深刻见地。并不是学了中文,就能真的懂得文学,文学绝不是学出来的,所以,将这个话语权完全交给学院派并非绝对必要。如果这门课进入某所院校的教学尝试阶段,在学校的教授、专家、各个学科的优秀教师中请出一些热爱文学,并对某些作品有独到见解的人来,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奋斗历程,做一系列的文学鉴赏讲座,会是一种很好又很新颖的做法。当然,学院派的作用也不能小视,与讲座者探讨并筛选作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限定若干个标的,等等,都是不能被替代的。总之,由谁来讲是可以探讨的,它是由文学的特殊属性决定的。

(三)无模式是最好的模式

在教育也成为流水线的今天,模式无疑是样板、是可参照、可仿效、可借鉴、可以此来批量生产所谓“人才”的最好的运作方式。然而,“因材施教”的精髓告诉我们,无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何况具有智能生命的人类,思维的复杂性决定着人与人的思考与行为方式永不可能完全相同。人绝非机器,不能通过模式化的流水线进行人才培养。更况且文学鉴赏本就是一种审美培养,它应该更为灵活、更为人性、更有教学针对性。这种针对性要求课程的设计者、管理者、实施者能够“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当然,“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是当前教育的奢侈品,它的前提在于教育工作者充分承认学生的潜在能力,信任学生的能动作用,最重要的是,真诚地珍视并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甚至怀有为他们的未来焦虑的责任感与引领他们成长的使命感。说到底,无模式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考验了良心,一方面印证了能力。

三、文学鉴赏篇目的精选原则

(一)所选文学作品应阅读顺畅,易被接受

文学专业和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学生更愿意去挑战具有阅读障碍的文学作品,在作家设置的文字迷宫中获得非同寻常的心灵体验。而非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难以接受有阅读障碍的文学作品。所以,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选择文学鉴赏篇目,应尽量将先锋实验文学、现代主义各流派等排除在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择也需精心挑选,回避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的文言文作品。不过,放弃某些类型的文学作品并不意味着教学必备环节的省略,我们相信文学的相通性及在某种层次上的可替代性,思想与艺术价值的鉴赏与领悟并不会因为放弃某种类型的文学作品而有所缺失。

(二)所选文学作品应具有温情与积极向上的基调

文学是有担当和使命的,深刻的文学作品大多针砭时弊、书写苦难、揭露黑暗,真正有良知的文学往往无法展现人生的美好。我们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其理解力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程度,眼睛看穿了霜雪严寒还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不离不弃地热爱生命,需要一定的领悟能力,这是他们在目前这个阶段做不到的。光明与黑暗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美好与丑恶也总是并行于这个世界。一个人应该在他的青春时代最大限度地吸收能引发其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能带领他并保护他行走在阳光下,拒绝黑暗。因此,在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确定文学鉴赏篇目时,应回避那些极度深刻的、揭示人性丑恶与人生灰暗的,尽量选择那些温情的、具有美好基调的作品。

(三)以美为取舍标准

高职高专院校文学鉴赏课入选篇目的选择,不应以学院派的标准为判断标准,它的标准应该只有一个,就是这部作品真的很美!应精心编选,并带有明显指向性。首先它们应是当之无愧的美文,同时,它们应覆盖这样几个命题:(1)虽然生命的偶然性导致了生命极大的荒谬感,但生命的可贵也正在于此。在时间中,生命的个体虽然处于稍纵即逝的无常,可是这无常却是人类整体命运永远的轮回往复。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但也是旭日。生命,值得珍爱;(2)个体生存中的有限与局限是生命的必然,挫折与苦难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没有一个人能例外。如何在命运的严酷下洋溢出个体生命的本色之美呢?只有完全投入到人类整体存在的担当中,才能真正完成生命本身的舞蹈! 同类,值得友爱;(3)人的本质是孤独者。彼此相爱是人类有别于动物、以高贵的姿势得以延续的根本动力。正视并尊重爱情,理性、深度与激情并存,才是爱的真谛。爱情,值得尊重。如果我们选择的文学作品覆盖了这几个命题,那么,对这些作品的深层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将能够完成对学生心灵的点拨。

一个积极向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一个愿意并能够亲近文学的人。好的文学作品是一盏明灯,只要曾经亲近过它,它就能够在人的生命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使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对自己、对客观世界有清醒与正确的认知,有清明的人生态度,有始终温暖、善良与正义的力量。这些,需要通过阅读与鉴赏来完成。从长远的、非功利的角度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更应该为学生开设文学鉴赏课,同时,课堂设置模式的探索再多都不为过。正如学者的担忧与呼吁:我们不需要人人做诗、写文章,但是我们亟待解决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我们不是在拯救传统文化,而是要拯救那个在物质时代渐行渐远的大写的“人”![2]

[1]胡小桃、李仲阳.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34).

[2]孙卫卫.学习母语是终生课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07-14.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