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中的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培育
2012-08-15张桂琴
张桂琴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系,辽宁 大连 116021)
《乐记》中的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培育
张桂琴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系,辽宁 大连 116021)
《乐记》一书以 "乐"为用,以 "礼"为体,系统地阐释了儒家传统的礼乐文化,强调以音乐感化人心、陶冶性情;以音乐移风易俗、凝聚人心;以音乐和谐社会、达到天人合一的 "大乐"完美.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对传统礼乐文化及其现代性的宣传与应用,加大对具有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文艺作品的宣传,寓教于乐地在文艺活动的组织中潜移默化地引导文明风尚的形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乐记》;礼乐文化;现代性;文明风尚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种美好的品德和社会愿望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礼乐.礼乐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演进同步相生,成就了中国成为 "礼乐之邦"、 "礼仪之邦".虽然现代工商经济、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 "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冲击,逐渐失去了古典纯朴的礼乐精神,但是,大力弘扬 "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的.在新的历史时期,礼乐文化所蕴含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核心精神,可以成为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民族自信心,成为增加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原动力. 《乐记》中所蕴含的深层的礼乐文化传统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具有指导作用,对当代的精神思潮、道德品质、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引导都发挥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普遍意义.
一、 《乐记》中的礼乐文化的内涵
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所在,影响了自三代以来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逮至儒家思想浸淫的当代"儒家文化圈",在制度和心理层面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礼乐文化涵盖了从典章制度到精神信仰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外显的联系如政教的典仪节文,还是内隐的联系如心理的 "六艺"之教,均为礼乐文化的载体,可以说礼乐文化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所有领域. "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通志.乐略.乐府总序》),说明了"乐"和 "礼"的独特关系.而《乐记》作为我国古代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 "乐"与 "礼"的音乐美学专著,则通过对音乐的阐释,分析了音乐中所蕴含的礼文化,较为全面地论析了我国古代通过乐语、乐舞、乐歌 "制礼作乐"的礼乐文化特性.
1.个体层面:以音乐感化人心、陶冶性情.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乐是使人超越自身并达到最终成功的东西."[1]3传统文化认为,乐教是一种全面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品德,提高人的修养的最好方式. 《乐记》指出: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 (《乐化篇》),认为研究学习音乐的目的就是来"治心",就是感化人的心灵, "心"得到了 "治",那么平易、正直、慈祥、友谅的品性自然就会产生,人自然而然就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乐象篇》),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 "君子"通过欣赏音乐会提升道德、主动向善; "小人"则通过欣赏音乐发现自己的过失、主动找寻自己与音乐所蕴涵之伦理道德要求之间的差距, "反情以和其志",通过平和、温暖而又易于接受的方式,使人们在听乐、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教育感化和改造,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修养、陶冶性情、完善道德.有了这样的情操,人们自然就可以产生快乐, "因为这样一种心理是自足的,自足而乐,无需他求.因乐而安,安而持久,则变成天性,有了这种天性就可以产生一种不可动摇的乐观向上的精神"[1]94.
2.群体层面:以音乐移风易俗、凝聚人心.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音乐的改良社会风气、改变社会陈规陋习的作用是得到普遍公认的. 《乐记》认为音乐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和哲学、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特殊的方式来发挥其社会作用,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乐象篇》).音乐可以 "兴",可以 "怨",可以 "观",可以"群",可以促成群体关系和睦,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乐化》).《乐论篇》也说: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徐复解释说: "群体中的各组成分子潜伏着共同的情感,通过共同的情感以发挥群体之爱,凝聚群体之力,这对群体生活的维持、推进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潜伏在各人生命里的共同情感,是要通过乐的作用来加以发抒和合的.这即是所谓的'乐合同'."[2]
3.社会层面:以音乐和谐社会、天人合一.蔡仲德先生在其著作 《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写道: "《乐记》认为天有阴阳之气,此阴阳之气生养万物,给万物以生命.所以天、人、物统一于 '气',自然、社会统一于'气', '气'使宇宙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3]《乐记》接受了《易传》中的天地阴阳观念,舍弃了荀子天人相分之论,在艺术哲学上建立了 "天人合一"的理论.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反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指出宇宙万物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天人合一"的,而礼乐则是沟通"天人合一"的桥梁.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说明礼乐的制作,要按照天地运行、四时变化的规律,不可违背天地万物和谐有序的成规.礼乐本属社会现象,是适应社会运动和人群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但在 《乐记》看来,社会也是天地中的一部分,只有服从自然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天、地、人的融合协调统一.
二、 《乐记》中礼乐文化的现代性启示
《乐记》中的最高理想就是通过乐教来传播礼乐文化、陶冶人的情操、净化社会风气,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认知,以维护社会秩序. 《乐记》将倡导乐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为社会的和谐安定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但是,不可否认, 《乐记》中礼乐文化的乐教思想所蕴含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德育价值的追求,为后世封建地主阶级所扩大和曲解,甚至以礼教代替乐教,导致了乐教的流失,这种在文化上的断裂是中华民族的损失,所以今天对其研究更显得重要和意义重大.学者赵宋光先生曾说:"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弥漫上下的因循守旧,萎缩苟安的腐败风气,同乐教的长期丧失不无关联.直到近百年民主革命的浪潮推向全民族时,才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喊出了 '复兴乐教'的呼声."[4]《乐记》中礼乐文化所代表的乐教思想的现代启示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注重对人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重视乐教,是因为把乐教看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显然,乐教属于基本素质教育,其中蕴涵着社会道德、社会风尚培育的意蕴.重视乐教,一方面是把基本素质教育摆在了风尚道德基础的层面上,即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的培育要从基本素质教育抓起,既要让人接受社会要求的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也要促进人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接受社会的价值规范体系,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步,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没有良好的素质为基础,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的培育就无法展开,也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而,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社会道德、社会风尚可以促进人们基本素质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虽然要让人们接受社会的价值规范,但同时它还要促进人们的基本素质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社会风尚促进人们基本素质水平的提高,包括智力、身体、审美、劳动素质等方面的提高,这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培养,音乐就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2.要注重培养人们热爱生活和生命的情感.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内容,同时也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音乐表达的是人们对生活热爱的一种情感,对音乐的热爱,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热爱的情感.音乐来自于生活, "音乐使我们感动,因为我们以音乐的方式活动---有节奏地、和谐地,按照强度、重量和共鸣调整肢体动作.我们的有节奏的动作被依次连接起来,从而具有叙述性和旋律性"[5].音乐是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乐记》指出:进入一个国家观察民情风俗就能知道国家教化得如何,如果是闻见广博,情性和顺,就是音乐的作用.流畅和顺的音乐产生,人们就会变得慈爱,就会民心向善.乐教施行,人们就互相尊敬、互相亲爱.古代社会重视乐教,不仅看到了乐教具有维持秩序与促进和谐的德育功能,也看到了乐教所具有的生活和生命教育的功能.通过乐教,知礼晓乐,让人们感受生活和生命的美好,进而起到顺畅秩序、和谐社会的功能.让人们热爱生活和生命,这是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可以相信,只有热爱生命、生活的人才能够接受社会的价值和规范,并按照社会的价值规范约束自己,因而才有实际价值.关注生命生活,才能让对象感到亲近和自然,而由关注生命和生活,再进入接受社会的价值和规范要求,也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3.要注重在隐性教育中培育社会文明风尚.隐性教育是指在隐蔽的,不知不觉中进行教育,达到塑造人格、培养风尚道德的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 《乐记》中对礼乐文化的宣扬,就是通过表面看来它与社会道德没有什么关系的乐教来实现的.这种隐形教育不仅不会引起人民的反感,反而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和谐心性,这都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秩序.因此, 《乐记》中的乐教思想的实践启示我们,在培育社会风尚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艺术,采取有效的方式实现培育目的,不要过分地追求表面的东西,而要追求实际的效果和人们接受的实际可能.
三、发扬礼乐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策略思考
《乐记》作为我国古代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 "乐"与 "礼"的音乐美学专著,则通过对音乐的阐释,分析了音乐中所蕴含的礼文化,较为全面地论析了我国古代通过乐语、乐舞、乐歌 "制礼作乐"的礼乐文化特性,对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的养成、理想社会的建构及独特文化的形成等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古为今用地深入发挥礼乐文化移风易俗、凝聚人心的功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可以起到有效的借鉴之用.
1.加强对传统礼乐文化及其现代性的宣传与应用.胡锦涛同志曾说过: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主要价值取向,应该是 "构建共同思想基础和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学者齐东海指出:"音乐是人文科学的一部分,人文科学探索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要回答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它是求善、求和谐、求美,所以著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包含着求善、求和谐、求美的深刻内涵."因此,我们应该从人文的大环境中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抓住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中感悟音乐的根本.譬如,歌曲 《国家》中蕴涵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 《春天里》渺小的生命个体对梦想的永不放弃; 《传奇》中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儿行千里》中母子间的深情牵挂,都为作品的审美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怀有同样思想情感的欣赏者可以充分地从中领略到艺术感染力,产生强烈的审美激动. 《乐记》所传达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所以在进行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培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提炼、加工、整合,古为今用地使传统文化转化成为当代的精神信念.
2.加大对具有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文艺作品的宣传.优秀文艺是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的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弘扬作为文艺的功利性内容,不仅不会破坏文艺的审美性,还有助于充分有力地建立起审美性,有助于审美价值的实现.因此,文艺作品在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培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承载方式,又可以通过审美过程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影片 《建国大业》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在追忆历史,缅怀先辈中,领略回顾了共和国那段波澜壮阔的诞生历史,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 《建党伟业》演绎了第一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传奇,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 "中国共产党"的历程.这部影片对当代年轻人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电视剧 《钢铁年代》以史诗般的情怀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钢铁战线上辛劳一生的工人们,是他们建立了民族工业体系,用热血、汗水和生命铸造了一个火一般的钢铁年代. 《远山的红叶》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凌霜傲雪、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短暂却光鲜明亮地绽放着生命的光彩,用坚定执着的脚步铺就时代的颂歌,唱出生命的力量,闪烁着人性的光彩.这些影视作品所蕴含的人文关怀是对激情燃烧精神的回望,是对患难与共精神的回望,是文艺特质对精神的回望.这样的文艺作品 (包括其他艺术形式),在社会主要文明风尚的培育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生动力量.同时,这些作品对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及价值观的树立,也可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大对具有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文艺作品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培育社会风尚的鲜明风向标,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推手.
3.寓教于乐,在文艺活动的组织中潜移默化地引导文明风尚的形成.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形成仅仅靠单纯的道德宣教是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的,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更多的是依托于审美的培育.以音乐为例,音乐就是审美教育的培养手段之一,它可以使人通过聆听乐曲,引起其自身的感悟与共鸣而获得一种内在的感染,使其懂得如何去发现、鉴赏、创造美,从而提升生活的感悟,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志,培养高尚的品质和健康向上、善待生命的人生态度,这在更高级层面上实现了音乐对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作用.如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倡议的 "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通过演唱歌词健康向上、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铿锵有力的经典红歌,潜移默化地移风易俗、振奋心灵,起到了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弥补了当今时代面对多元文化冲突所产生的彷徨和迷失,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构和民族力的凝聚.有学者曾指出,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培育应该 "通过非功利的审美活动,能够使人获得超功利的主体自由,从而使道德得到进化和提升,帮助人成为道德的人"[6].因此,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让人们在艺术的审美中得到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文明风尚的形成是一条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的有效途径.
[1]聂振斌.儒学与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2](台)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08.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49.
[4]赵宋光.从乐教的现代复兴求民族神韵的长存---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术讨论会第二届年会开幕式上的发言[A]//赵宋光文集:第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117.
[5]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83.
[6]郭生建,殷瑛.廓清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53.
D648
A
1671-6183(2012)02-0029-04
2012-01-15
辽宁省社科联2010年度立项课题 "《乐记》中的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培育" (2010lslktwx-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桂琴,女,河北黄骅人,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责任编辑: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