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发展中两种倾向的再认识
2012-08-15谭子娣张增船
谭子娣,张增船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53)
人们习惯于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实用性解读来解决人类社会的所有复杂问题;习惯于用思辨的、严密的逻辑推演来求解现实的疑难问题;习惯于用简单的实践经验来佐证结论的普适性.然而,这不仅是对客观真理的亵渎,更是一种学术责任缺失的表现.人们习惯于让经济挂帅,以经济发展来替代社会发展,以经济生活美好来取代人类社会所有的美好.这不仅是片面的经济决定论,更是一种幻想的表现.就当前中国的发展而言,经济挂帅,并未自然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人类精神生态危机正在侵蚀着我们的幸福生活.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然而,什么是发展?谁在发展?什么样的发展才是 "好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这种发展是否存在极限?这些正是当代社会发展所必须认真反思的问题.
一、对主体性片面扩张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是个有机体,有意识的生命个体的存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与发展的历史起点,而维持生命个体的存在,就必然要满足其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的生存需求,而且这种满足是通过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转换的方式来完成的.作为自然存在物,人与自然的这种物质能量交换,也要遵循能量守恒的自然定律,即物质能量从一种自然物体向另一种自然物体的转移.这种转移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由主体性地位的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从自然界拿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这种有意识的特殊存在物的特点就自发地确立了其在自然界的主体性地位.这种主体地位,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人在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自身的生命活动中逐步确立的.这种主体地位是一种自然权利,其合法性在于人的维持自身生命存在和种的繁衍活动不能造成其它物种的灭绝,不能违背自然界的能量和生态平衡.但是,当人的主体性地位由自发的扩张转为自觉的无度扩张,从而危及到其他物种、打破能量生态的平衡时,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此外,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与人的理性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理性包括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类:价值理性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工具理性是人的活动的外在尺度;前者是人的需求,后者是客观真理;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在遵循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的基础上,才能满足其内在的价值需求.当人们的价值理性过度膨胀从而背离客观尺度时,人的主体性就会遭到 "自然神"的批判.因此,人的主体性地位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是有条件和相对的.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自然属性本身决定了人类在大自然界中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体,是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是无限潜能与有限理性的统一体,是自由与必然的结合体.人类向往自由,当且仅当人类在深刻全面的掌握必然的基础上才有自由,正如卢梭指出: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1].
自从人类产生之后,在天地父母亲的养育下,人类依靠自身的生命能量和理性指引开辟了属人的世界.正如一句广告词: "世界因你而变",也就是说,当人类出现之后,自然界改变了其原有的演化轨迹,开始处处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记,世界开始由自在性向人为性转变.人类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确证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不断张扬自己的主体地位.然而,主体性不仅指向人的自觉能动性,同时也指向人的义务担当性,这是由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所决定的.自然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自然有其内在的生态平衡系统,人类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就在于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保护大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主体性是自发确立的,只有在社会领域内才有其合法性.当我们的视野转向整个宇宙时,这种主体性就会遭到其他存在物的挑战,所以人的主体性是相对的.整个宇宙是一个由无限时空和无限具体物质形态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任何一种存在物在这个大系统内都显得微乎其微,都是这个大系统内的一个因素或环节,其存在的主体性,都要经过无限时空和无限其他存在物的检验.人类社会是无限宇宙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只是在地球这个十分有限的时空域和生态域中自封了其主体性地位.然而,在无数的其它星球上是否还存在高于人类的主体性存在者?这种存在者是否也像人类一样无限膨胀自身的主体欲望?就目前的理性认知程度而言,我们无法确认,但可以确知: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实则为一种盲目的、自发地扩张.人类尚未摆脱必然的控制,而且,就宇宙的无限性而言,必然永远与人类相伴,使人类有所敬畏、有所节制、有所不为.
总之,主体性是一个辩证的两点论的概念,是受动基础上的能动、客体制约下的主体、必然笼罩下的自由,如果仅强调其中一点而忽视另一点,就会导致形而上学,就会导致主体性的丧失.只有坚持辩证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并自觉约束自身的活动,人类才能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由自发的主体走向自觉的主体.
二、对经济活动过度依赖的认识
当人类的主体性扩张延伸到社会领域,那就是对经济活动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经济决定一切,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把生活富有等同于生活幸福;企图以物质家园的美好来掩盖精神家园的失落,由此导致了反发展和伪发展.
把问题转向中国域: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期将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初级阶段的必然抉择.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了 "万能中心",接着又把这种 "万能中心"变为"以GDP为中心",唯GDP至上, GDP成了整个国家奋斗的目标.各级地方政府围绕GDP展开你追我赶的竞争,甚至作假帐、造数据,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搞形象工程.GDP中心主义的确立,使得民生幸福边缘化.经济增长了,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改善呢?这种发展是人民所需要的吗?这种发展的实质是无效的物质供给,从而带来人民的幸福缺失.从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的实践结果来看,相比之下国家发展起来了,个人没有发展起来;一部分人发展起来了,大部分人没有发展起来;一部分行业发展起来了,有些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东部地区发展起来了,中西部地区没有发展起来;物质性的东西发展起来了,人的素质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是个有机体,社会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由于社会系统要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关联性,任何单方面因素的单兵突进都是不现实的.毋庸置疑,在社会发展尚未跃出 "物的依赖性"阶段时,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之必须,但这种必须并不是唯一,更不是目的本身.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这种主体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但我国在以经济挂帅、GDP挂帅的旗帜下,只是片面强调突出了人的手段性的一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优点和一般缺陷, "市场经济与其他的经济形态、经济体制根本不同的核心点,就是它的生产、交换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市场经济的时代宠儿是资本,资本的本性不是为了'服务'社会,而是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 '利润';因此,追求最大限度的交换价值和 '利润',乃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本性,而'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只不过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效果."[2]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本性决定了其必然负面地导致 "货币拜物教"、个人主义的张扬以及人的物化现象.资本统治着人,资本成为主体和目的,而人成了客体和手段、成了被物化的 "经济人";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都以资本为尺度、围绕着资本来运行;即使是消费,也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资本的增值,而不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成了消费的工具,以此服务于社会再生产.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对经济路径的过度依赖就成为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表明:个人为国家、社会、集体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必要的牺牲,现在到了集体反哺个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阶段了.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其全面发展也就是三个属性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也就是人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生命健康的发展.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体育、卫生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命有机体健康发展的需要;需要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坚持医疗改革的公益性质,解决人们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需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为人体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空间;需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倡导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保持人体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规范企业行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等.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也就是人的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归属性和交往属性的发展.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生产力结构,提高生产率,把人从机械、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从事其他各项社会活动提供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需要改善经济结构,为人们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改善政治体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体地位,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不断实现政治的社会化、民主化、大众化、人性化;需要改善社会结构,改变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改变阶层差距悬殊的局面,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局面,保持城乡、阶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完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促进人的全方位的社会交往关系、全球交往关系的发展.人的精神属性的发展,也就是人的精神因素,人的知、情、意的发展.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精神力量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是万物的价值尺度,万物是人的客观尺度.人在世界中的真实地位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体,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无限潜能与有限理性的统一体,自由与必然的结合体.人的主体性的过度扩张是对自身世界角色的越位.社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对经济路径的过度依赖,自然会导致人的物化和幸福感的缺失.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
[2]吴灿新.当代中国伦理精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57.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大连干部学刊的其它文章
- 大力提升大连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全球化视野下贸易与环境的冲突与中国应对---欧盟征收"碳排放费"引发的思考
-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的几点思考
- 大连市行政执法监督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 构建现代型政治秩序 推动中国政治发展
- "文以明道"话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