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之比较
2012-08-15段长元
段长元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 250100)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都是党领导人民朝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探索。社会主义改造是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的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其结果之一是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至今仍在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在经济领域却改变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领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因而有人有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想法,认为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有人以社会主义改造的眼光来否定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那么究竟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呢?它们又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呢?
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同之处
虽然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两场革命,比较两者就会发现,二者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二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改造是党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早在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探讨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前途,他提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那么怎样去实行社会主义,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呢?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党的领导层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要在10~15年的时间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经过三年恢复之后,毛泽东的认识发生了变化,1953年12月形成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完整表达,即“一化三改”的总路线,通过总路线去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其次,社会主义改造符合人民的迫切愿望。旧中国的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翻身解放的中国人民以极其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中去,人们对走社会主义道路无比憧憬,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很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而社会主义苏联经济以极高的速度发展,给中国人民树立了榜样,这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再次,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要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毛泽东在谈到我国的工业情况时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2]不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就不能摆脱被动挨打的命运。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工业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能搞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分散又脆弱,在土地改革以后,由于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农业生产在一个时期内有过相当大的发展,但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材料迅速增长的要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其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因而,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最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具备了良好的国内、国际条件。从国内来看,一方面新中国的成立,无产阶级政权逐步巩固,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了相对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到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增加到56%,国营批发商业营业额占全国商业批发营业额的60%。另一方面,我党已经积累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经验,如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在一些老解放区大力推广农业互助组,并着手组织以土地入股为主要特征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化,国家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条件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3]。从国际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显示了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2.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旧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全面改革的现实依据。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领域,我国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表现为“一大二公三纯”,这种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越来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在政治上,与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建立了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使现实生活中,家长制现象严重,官僚主义泛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应的政治体制和科技教育等其他体制,就必须对已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各种体制进行改革。
其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是实行全面改革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而其中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就是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建国后,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农村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农村出现中农化趋势,存在土地兼并和雇工现象,初步拉开了贫富差距,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老解放区的互助组织呈现涣散的状况,具备独立生产条件的中农产生了平均思想和依赖国家的情绪,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城市,不法资本家为牟取暴利,而进行种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阻碍了国营经济的发展,这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为此我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经过三大改造,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3%,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相继建立,工业技术水平和工程设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从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目的来看,要拨乱反正,走出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和困境;改变旧体制,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增强综合国力,发展经济;要抓住时代主题的转换,顺应蓬勃而起的新技术革命。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如果不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4]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同之处
1.二者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
过渡时期三大改造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问题。三大改造的完成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和平赎买,对工商业者也进行团结教育改造,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管理方式的落后,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通过改革,把落后的社会生产变为先进的社会生产。
2.二者的判断标准不同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改革不适应工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始终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标准,在农业改造中,检验合作化的标准是粮食的增长和不死牲口;在手工业合作化工作中,注意保护手工业中好的东西,保护优良的传统工艺品及民间老艺人;在资本主义改造中,用和平赎买的办法将对企业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避免了可能发生战争和剧烈的社会震荡。
社会主义改革得失成败的判断标准是1992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符合的就始终不渝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坚决果断地纠正。
3.二者涉及的领域不同
社会主义改造从实际上来说就是一场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涉及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也包括在政治领域,如资本主义工商者的全面改造,彻底消灭了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改革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4.二者采取的方式有所不同
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如对个体农业改造中采取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过渡形式。但1955年以后,改造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可以说先稳后快,用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就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社会主义改革,最初是农民的创造,是农村的改革得到国家的首肯,后用“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展开,是由试验到推广,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渐进式的探索过程。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改革至今已近三十年了,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尚在进行。
5.二者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不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由于党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经济模式的选择上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则充分分析了社会主义所处的初级历史阶段,分析了生产力状况,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也是与时俱进,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联系
(一)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经济结构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没有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土地归农民私有,就不会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双重经营体制的改革。今天,社会主义改革取得的成果,都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取得的。在政治领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了被剥削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而为社会主义改革创造了政治制度的条件。因而,没有社会主义的改造就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改革。
2.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个体农业实行合作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些生产条件的改善为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对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改变了旧中国重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推进社会主义企业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由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社会主义改造不能不带有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也遗留了一些历史问题。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正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正确的认识,进行了正确的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充分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局限性,并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纠正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在经济模式上的纠正和发展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必要的。但由于过去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过于单一,急于求成,不顾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过于简单地急促地消灭了对社会发展还有积极作用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分析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比较落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一般原理,要适应这种生产力状况,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所有制结构的选择上,应当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做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
2.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存在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的纠正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实现形式,甚至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来判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没有认识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并存,没有认识到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正确区分了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而且多样化,它既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主要是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事实证明,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实现转换机制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5]。
四、结束语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不可分割。没有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革就会失去制度基础,物质基础无从谈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成果就难以保持和发展,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其伟大的历史意义,既不能以今贬古,也不可以古非今,二者辩证地统一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1.
[2] 毛泽东选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3] 尹选芹.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J].理论探讨,2001(4):73.
[4] 胡映兰.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03(3):16.
[5] 李玉香.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