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性的实践理解
2012-08-15纪萍萍
纪萍萍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主体性作为人的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始终吸引着哲学家的目光。无论是近代哲学家们对主体性所作的先验的理性解释,还是现代哲学家们对主体性所作的体验的非理性解释,都暴露了自身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矛盾和理论问题。而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思考则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和主体性都是人类所独有的,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且人是作为主体性的存在。
一、西方哲学中主体性的觉醒
主体性问题的真正出现是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开始的。进入文明社会后,人类一方面从分不清自己与外物、视自己与自然物体为同质东西的混沌状态中解脱出来,自觉地成为自然界奥秘的发问者和探求者;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从与人的神秘互渗的状况中独立出去,成为不依赖于人的客观世界。自然界这时才真正成为与人相区别且又作为人们认识对象的客体。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的本原或本质的探讨、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形成了哲学本体论并局限于从本体论的框架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世界开始成为人的认识对象或思维的客体,而人则成为与它相对的世界的探索者和说明者。这就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认知上的主客体关系,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周围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分离开来[1]。
1)智者学派的开创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了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对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的事实给予了肯定,带来了人类主体意识的最初萌动,但从总体来说,在古希腊哲学中,无论是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柏拉图的“理念世界”,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与“理性智慧”,都仅仅是蕴藏着主体性思想的萌芽,只是以迂回的形式间接地表达了人的主体性,主体的正式确立、主体性问题的正式提出及研究是由近代哲学开始的[2]。
2)笛卡尔是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最初代表。近代哲学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可以说是以笛卡尔的“关于人的主体以及主体性问题的追问”为开端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反映了近代哲学自我意识的觉醒。由此确立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将人的主体性问题鲜明地提了出来。笛卡尔主张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的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这样的“我思”不是知识的对象,而是知识的先决条件。黑格尔曾经评价笛卡尔把哲学“一下子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的东西”[3]。
3)其后的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休谟的不可知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做着这样的努力:试图发现一种毋庸置疑的出发点,从而达到更可靠的“客观知识”的一种努力;并强调对知识“主体”与“客体”划分。而康德更是将这一理论做了更深层次的发挥。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使人的主体性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近代的理性主义集大成者黑格尔更是把主体与实体联系起来,提出了“实体即主体”。实体具有主体的能动性品格,它本身有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实体的发展最终通过人而获得自我意识。这样就把实体的客观性原则和主体的能动性原则结合了起来。而他的整个逻辑学框架所论证的绝对理念的发展史,就是“自我意识”客观化和绝对化的辩证运动的过程[1]。他的唯心辩证法具有批判性和历史性的本质,是高扬人的自由和激发人的首创精神的有力武器,但由于他们以思辨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人的主体性,因而只知道从人的主观、精神和意志方面去理解人的主体性[4]。主体失去了来自客观对象的内在制约,膨胀为非对象性的本体,进而变成覆盖整个世界的绝对规定。当主体因对象性关系的消解而本体化时,主体性本身也就终结了,它变成了纯粹的主观性。
由上可见,以往的许多西方哲学家都对人的主体性思想进行了探索,但由于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他们只是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特性、人的地位来说明人的主体性;而没有考虑从实践的视角去理解人的主体性。这为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探索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人的主体性问题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超越了传统哲学对主体性先验的理性理解,揭示了人的主体性的科学本质。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讲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54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理解事物、感性、现实时,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学说的基石。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57其中“改变世界”指出了主体性即是克服客体性,即改变客体性。唯物主义——承认现实主体的有限性,客体的外在性(即外在于我,不得不面对的困难),主体性正在于不断克服这种有限性,不断地超越自身(克服人生的困境就是一种提升)。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他的主体性思想有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阐述。马克思指出,劳动者“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6]53。在这里,马克思将劳动者的身份与作为肉体的主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指出它是处于一定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中的存在者。马克思还指出,在黑格尔那里“正像本质、对象表现为思想本质一样,主体也始终是意识或自我意识,或者更正确些说,对象仅仅表现为抽象的意识,而人仅仅表现为自我意识”[6]100。
在黑格尔哲学中,“历史还不是作为一个当作前提的主体人的现实历史,而只是人的产生的活动、人的形成的历史”[6]97。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作为一个当作前提的主体的人的现实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主体,现实的人,“人始终是主体”[6]91。
通过深入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马克思坚持把作为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的统一体的现实的社会理解为真正的、实在的主体和全部思维活动的前提[7]。他指出:“这个过程必须有一个承担者、主体;但主体只作为结果出现;因此,这个结果,即知道自己是绝对自我意识的主体,就是神,绝对精神,就是知道自己并且实现自己的观念。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不过是成为这个隐蔽的非现实的人和这个非现实的自然界的谓语、象征。因此,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这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或笼罩在客体上的主体性,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作为使自己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但同时又把外化收回到自身的主体,以及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这就是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圆圈。”[6]113-114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就是产生生命的生活。”[6]57“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6]57人是在生产劳动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证明自己的主体地位的。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的主体性思想。马克思特别强调自己的哲学与旧唯物主义不同,不是从单纯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客体,而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即从“为我而存在”的角度和意义上,从与主体发生一定的“对象性关系”方面去理解客体[7]。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5]81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施蒂纳的“惟一者”。“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是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5]67“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5]72马克思这里的“现实的个人”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学说的前提和出发点,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现实的个人”不仅是社会生产的基本个人,是构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而且是历史活动的承担者、作用者,是社会历史过程的能动性根源,是社会历史的主体[7]。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史观中阐述的人的主体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马克思的人的实践主体的主体性,是要求从现实、感性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人的主体性,要求从人的主观方面去理解人的主体性。由于在实践的劳动过程中表现出两种关系,一种是自然关系,一种是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对人的主体规定性实质上包括了两大部分,一是主要表现于主客体之间人的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二是表现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即主体间性,并且,马克思认为,即使是主客体之间关系也是以主体间的交往为中介的,因此,主体间的交往是人的生产活动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综上可见,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目的都是为了实践。实践是主体性的根本内容所在。解释世界为了改变世界,而不是相反——改变世界是为了解释世界。生活(劳动)成为理论的基础。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实践理解的现实意义
思想本身可以相对独立于外在世界,所以认识不一定是现实的,但是实践一定是现实的、历史的,因为现实是人的实践活动,而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持续。因此,当主体性被作实践解释时,作为主体的人就被首先作为现实的、历史的人了。
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必须把实践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去理解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实践能力和实践活动。其根本原因在于实践的根本特征,即在于它不仅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和选择性,而且还特别具有创造性,能够改变客观世界的当下的存在状态,以适合主体或作为主体的人的各种需要[8]329。
我们的人生筹划是否具有真实性、有效性和力量,并不仅仅是由个体的人的筹划活动本身确定的,而更多地则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确定的。如果一个人害怕失败、缺乏冒险精神,那他就永远无法确定个人选择的正确性,从而也就永远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之中,他的主体性也就因此无从体现也无从得到提升。这样,他就不可能随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人生筹划,不能使自我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升。
因此,个体在自我的生存活动中若要充分体现出独立的主体性,就应该具有非常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随时接受失败、从容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且能够乐观地面对逆境,及时调整目标、筹划和手段。只有那种随时准备好面对各种结果的人,才能充分地体现自己的主体性。正如蒂利希所言,作为个体的人,就是要有一种“生存的勇气”,一种面对非存在或“虚无”的威胁“不顾”一切生存下去的勇气[9]167。
[1]高鸿.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困境[J].理论导刊,2007(3):44.
[2]赵海英.马克思对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变革[J].长白学刊,2005(1):51.
[3]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白芳.重新诠释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J].枣庄学院学报,2011(3):3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王良铭.马克思对近代西方哲学主体性思想的扬弃[J].江苏社会科学,2008(6):54.
[8]段德智.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蒂利希.存在的勇气[M]//蒂利希选集(上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