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综述

2012-08-15陈妙

关键词:句段制约理论

陈妙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综述

陈妙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又名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由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他指出,以关系为基础的语言状态是靠两种关系维持的,这两种关系一是句段关系,即组合关系;二是联想关系,即聚合关系。这两种关系相互对立,构成了语言的支柱。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如此重要,至今为止,国内外学者纷纷对其进行研究。在此将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多视角研究进行综述,帮助人们了解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进展,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学术研究。

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研究进展

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由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他已经把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阐述的非常透彻,他首先解释了句段的概念,他认为“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结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征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句段总是由两个或几个连续的单位组成的。一个要素在句段中只是由于它跟前一个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要素相对立才取得它的价值的”。关于联想关系的概念,他阐述为在话语之外,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它们不是长度为支柱的,他们的所在地是人们的脑子里,我们管它们叫做联想关系。句段关系是现场的,它以两个或几个在现实的系列中出现的要素为基础。相反,联想关系却把不在现场的要素联合成潜在的记忆系列。接着Saussure又阐述了他关于“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的思想,概括起来可以有三点:一是句段的概念不仅适用于词,而且适用于词的组合,适用于各式各样的复杂单位(复合词、派生词、句子成分、整个句子);二是句段是属于语言的,而不属于言语;三是句段有连续的顺序和一定数目,而联想集合里的要素既没有一定的数目,也没有确定的顺序。Saussure的句段概念和关于句段关系的思想对后面的现代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乃至今天这个概念仍然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并为其他语言学流派所注意。

一、国外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

自从索绪尔提出组合聚合关系以来,国外许多学者纷纷对组合聚合关系进行扩展研究,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他的贡献主要在于以下两点:(1)用“形类”(form class)关系替换了“联想关系”,改为了即今天的“聚合”(paradigmatic)关系。他的理由是:布氏一直推崇“行为主义”科学观和语言观。他认为一切科学研究都必须在以实证为前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因此“联想”作为一种心理上的,它只可被个人体会、而无法运用客观标准来衡量的精神现象,显然是不能够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去的。布龙菲尔德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选择法”,把“组合”和“聚合”这两种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释语言系统,他认为“选择法位”中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位置”和“形类”。“位置”就是“组合”关系,它指的是语言符号在线性序列中形成的次序关系;而“形类”则相当于“聚合”关系,它是指能够出现在线性序列中相同位置上的语言单位所形成的类别关系。于是,在“选择法”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这两者的结合对于语言研究和教学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把组合聚合进行扩展研究的还有文化符号学的奠基者罗兰·巴尔特,他对于这两种关系的贡献在于把纵聚合关系运用到了社会空间和日常化生活中。他认为聚合关系绝不仅仅只是言语之外的词汇之间的关系。他曾举了一个经典例子。比如我们到餐馆点菜,菜单上每一种正菜甜品、头盘系列的选择就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的纵聚合段,但纵聚合段中的每一个成分并不能同时出现在你所点的菜中,于是每一个纵聚合段选择其一就组成了你所点的晚餐(这就是横组合关系)。由上可见,聚合关系实质上是一个选择的关系。在对纵聚合系中的若干并列的成分加以选择的结果就构成了现成的符号系统。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就好比纵、横两轴,通过这两根轴系相应的交叉来确定系统中任一符号的出现。

另一位把组合聚合进行扩展研究的是雅克布森,他把这两种关系与修辞学中的“借喻”和“转喻”联系起来。他认为横组合关系的特征是“邻接性”,而纵聚合关系则是“类似性”。而这两个特征实际上正是隐喻和转喻的特征。隐喻依靠于类似性,即因某一方面相似而替代;转喻依靠于邻接性,就是以一定的邻接关系而替代。

总的来说,国外对于组合聚合的研究不仅涉及对这一关系的进一步深入,而且还将它们与修辞学等联系起来。不仅是对纯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而且还将其运用带到日常生活中。这对组合聚合关系的应用性研究起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二、国内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研究

在国内语言学界,对组合聚合这两种关系作较详尽闸释的论著的要数徐盛桓[1]。徐盛桓在国内最早地详细介绍了组合聚合关系学术论文。其后,国内不少学者相继加入了组合聚合关系研究的行列,外语类核心刊物上相继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组合聚合关系研究论文。国内组合聚合关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理论介绍与综述性研究

理论介绍和综述性研究是语言学界对组合聚合关系研究理论的总结和反思,对国内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徐盛桓对组合和聚合关系理论作了客观而较全面的阐述:索氏所阐述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对语言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1]。一些学者认为,经过半个多世纪实践的检验,以组合和聚合关系作为经纬来研究语言是“比较稳妥的、可靠的”,徐盛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这两种关系的意义、性质、特点、应用。在对这两种关系的定义做了详细介绍的基础上,他归纳了组合和聚合的特点,他认为组合具有下列特点:序列性,整体性,制约性及扩展性。而聚合则具有类型性和可置换性。通过归纳、分析、类推、置换、扩展的方法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进行运用。张绍麒则指出,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大致有三个主要特点:线条性,现场性和规则性。与组合关系相比较,聚合关系一般有以下特性:多向性,潜在性,开放性。笔者认为两位学者对组合聚合关系特性的归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首先笔者认为徐认为的组合关系序列性特点与张认为的线条性特点意思相等,只不过是不同表达而已。徐认为线性序列体现出了语言组合的序列性,即各个单位按照连续出现的语言环境的要求依次进行排列,既不能错位,也不能空缺。张认为组合关系的线条性体现在语言结构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构成的,它不可能一次组成,而是在线条性规则的制约下,一层一层地逐级构成为语句的。这一点徐也在阐述序列性的特点时提到了。他认为语言的许多单位是由不同层级的组合体构成,如音位构成音节,音节构成词素,词素构成词,这些组合体均是以线性序列出现的。其次,笔者认为徐认为的聚合关系的类型性特点即是张认为的多向性和开放性的结合,它们的不同只不过是张对于,“观念唤起的不是一个形式,而是整个潜在的系统,有了这个系统,人们才能获得构成符号所必需的对立。符号本身没有固有的意义”。(《教程》180页)分了广度和深度的不同联想。徐的组合关系的整体性和制约性实则可以归为一点,都是整体对部分的作用的体现。他们两人划分的不同依据则是对于索绪尔所介绍的组合聚合关系内容侧重点不同而已。张侧重了索绪尔所说的句段关系是现场的这一观点。而徐侧重的是“文字的价值只靠它们在某一由一定数目的字母构成的系统中互相对立而起作用的。

王铭玉在其论文《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和《聚合关系的制约因素》中分别从构成和运用的角度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做了一些尝试性分析。[3,4]首先他从构成角度阐述了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他认为各个要素彼此间在线型排列中的不同关系:邻接关系、结伴关系以及适应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合关系能否成立,与这三种关系相对应的,他提出三条组合关系的制约原则:协调原则、选择原则和共现原则。然后他从运用的角度对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包括词汇—语法因素、言语习惯因素、上下文因素和修辞因素进行了分析。王铭玉教授在《聚合关系的制约因素》一文中指出聚合关系的制约原则,同样是从构成和运用的角度,在构成的角度上看,他认为聚合关系的实质在于语言符号单位的要素有些是相似的(或相同的),而有些则是相对立的。聚合关系的内在组织能否行成依靠于相似部分,而聚合关系的外在价值能否行成则依靠于对立部分。所以,讨论聚合关系的制约就离不开这两种原则——“相似”原则和“对立”原则。对语言词义的聚合的研究,王铭玉教授提出的制约因素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比如对语言中词义的同义词和近义词、等义词的研究就需要使用“相似性”的原则,而对反义词的研究就需要使用“对立性原则”。从运用的角度,王把聚合关系引入到了句子的研究。其中聚合关系的一种典型的体现是同义句,王通过对同义句序列的动态选择限制发现了聚合关系在运用中的几种制约情况。他提出了4种制约因素。包括:语义因素,句法因素,修辞因素及交际因素。以上是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一些国内学者的理论介绍与综述性研究的概括介绍。下面是对它们的应用研究上的综述。

(二)应用研究

具体运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论进行的研究论文比较多,从目前看来是国内语言学界研究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论的趋势。许多学者借助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运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论进行运用分析。

林玉霞把语言学中关于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的语境理论运用到了翻译研究,通过实例阐述了语境对确定原文词义的重要意义。[5]她认为译者只有依据词所在的语言环境仔细推敲其所处的横组合、纵聚合关系,把握其确切含义,而后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此外,她还运用该理论对一些误译进行了分析。李立永(2004)指出语言符号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任何符号活动都是纵聚合轴上向横组合轴上的投射,而隐喻则是通过在纵聚合轴上选择关系的扩大从而改变了语言单位内的横组合关系,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和所指,不仅对这两个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也导致了组合段和聚合体划分界限的模糊性。他在王铭玉教授提出组合聚合关系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组合、聚合与隐喻的关系。陈玫指出在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方面,学者们极少注意词的纵聚合和横组合关系。[6]但是,在许多英语写作中,大部分学生所犯的错误大多与词的选择及组合不当有关。她在分析了学生写作的基础上,指出了造成大学生英语写作措辞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英语学习者忽略了两种语言对等词语义幅度和语义范围(纵聚合关系)的差异,和相应的搭配同现(横组合关系)的差异,并且提出了老师应以纵聚合和横组合关系原理为指导,增强学生词的组合和选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他们英语写作中的措辞能力。陈松泉通过对组合聚合的运用分析,对于英语教师如何运用组合聚合这一理论来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7]杨婧岚(2000)引入符号学的横组合/纵聚合关系理论,对广告现象加以分析,尝试更为精确地描述广告的编码/解码过程。邬若蘅(2001)认为诗歌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体系中的诗歌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体系中的诗歌,他的实质同样离不开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运用。

(三)批评性分析

在国内,对组合聚合关系理论进行介绍研究并加以应用的论文很多但是对于组合聚合关系理论进行批评性分析的论文却寥寥无几。就笔者基于中国期刊网的查询,只找到了一篇对于组合聚合关系理论进行批评性分析的论文。即陈忠华、刘德谦(1995)在介绍Saussure“句段”的概念、价值及影响的基础上阐明“句段概念”在语言研究中的局限性。他们认为Saussure的“句段概念”有如下局限:首先Saussure句段概念适用范围只能是句子,而对于句子以上的语言单位及其组合,句段概念则不能说明。第二,Saussure认为一切按正规的形式构成的句段类型都属于语言,而不属于言语,把语言和言语对立起来。第三,Saussure在阐述句段关系时只注意了语言组合的结构关系却排除了语言组合的社会语义关系。第四,Saussure只关注了句段的外在形式但却忽略了句段的内在规律,即句段的语义关系和内容的层次特征。

通过对国内外组合聚合关系理论介绍、组合聚合关系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翻译、广告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我们对于组合聚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构成了语言体系的大纲,他们引起了语言在声音和概念上的差别,使语言发挥其交际功能。因此,他们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通过取得上述显著成绩的同时,国内构式组合聚合关系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我们在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方面做得还不够。研究专著和硕士、博士论文还很少,而国外却很常见,内容也涉及诸多方面。其次,国内组合聚合关系研究成果多为理论介绍和应用研究,对于组合聚合关系的批评性研究比较少。

[1] 徐盛桓.聚合和组合[J].外语教学,1983(3).

[2] 张绍麒.试论语符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基本特性[J].烟台师院学报,1986(1).

[3] 王铭玉.聚合关系的制约因素[J].中国俄语教学(季刊),1998(3).

[4] 王铭玉.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J].中国俄语教学(季刊),1998(4).

[5] 林玉霞.语境中的横组合和纵聚合关系与翻译[J].外语教学,2001(2).

[6] 陈玫.从纵聚合和横组合关系看英语写作中的措辞缺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

[7] 陈松泉.试论组合、聚合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3).

H04

A

陈妙(1987-),女,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句段制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精彩句段一
精彩句段二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