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维视角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探究

2012-08-15胡祖凤

关键词:科学化中国共产党理念

胡祖凤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基于多维视角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探究

胡祖凤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自局部执政以来的治政思想与执政哲学,承载着中共长期执政的核心价值与历史使命。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归纳法、比较分析法等基本方法。新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下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的学理性发展对于深度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基本经验;理论生长点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全国思想理论界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这个重大战略命题开展了精彩纷呈、见仁见智的学术研讨,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生动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的学术气象。根据笔者粗略统计,目前国内已出版的以“执政理念”为题名的著作共有8部,另从中国期刊网检索得知,第一篇以“执政理念”为题名的文献发表于2001年,此后截止到2011年12月13日(统计日期),题名中含有“执政理念”、“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文献篇数分别为995篇、1438篇和130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党校的研究生不约而同地将“执政理念”研究确定为选题方向并从各自视角进行了深入探究,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的学术含量。据笔者调查这些学位论文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党校温世红硕士的《群体性事件与党的执政理念》(2011年)、南昌大学刘烨球硕士的《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2009年)、苏州大学刘德欣硕士的《网络时代党的执政理念研究》(2011年)、苏州大学丁瑞硕士的《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理念发展的新境界》(2009年)、河北大学张永莉硕士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理念创新研究》(2009年)、河北师范大学贾敏硕士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及其与人权实践的关系》(2009年)等等。关于执政理念的国内研究现状,进一步请参阅学者谢嘉梁、廖芳玲博士发表于《温州论坛》2006年第4期的文章《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综述》,该文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之《体制改革》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认真检视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发表或出版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呈现出以下五大特点:第一,研究著述颇为丰富,研究结论实事求是;第二,研究论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第三,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第四,整体性研究、学理性研究、连贯性研究、比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开始得到重视;第五,研究人员逐步增多,研究阵地不断扩大。从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逐步走向深化、细化和系统化。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开展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概念及价值解析

现代政治实质上是“政党政治”。执政党是代表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政权且为统治阶级谋取根本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决定了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

“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是指引人们从事理论探究和实践运作的航向,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2]。“所谓执政理念,就是指执政党在掌理国家政事的实践活动中,对执政规律和执政行为的基本认识和总体把握”[3]。“执政理念既是执政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执政的哲学基础,更是执政的方法论”[4]。笔者认为,执政理念是执政党执政使命、执政宗旨的思想承载,是指导执政党执政实践的根本行动纲领,是执政党的价值准则或价值取向的理论表达。应当特别指出,人们在理解执政理念问题时,要具体地、历史地、动态地把握其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自局部执政以来的政治思想与执政哲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深刻反思与系统总结中共执政实践经验、充分了解并汲取别国主流政党执政智慧之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承载着中共长期执政的核心价值与历史使命。简言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己的执政目的而选择和确立的指导政党以及社会发展的根本思想及其核心价值”[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最高价值目标与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可以分为根本性理念和具体性理念。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科学性、先进性、发展性、战略性、系统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直接关涉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和效度。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对于规范党的执政行为、拓展党的执政资源、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优势与执政竞争力具有特别重大的价值。选择并确立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获取长期执政资格与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6]。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基本经验探讨

中国共产党九十余年辉煌卓著的发展史反复启示我们,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化、现代化,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停顿、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的重要前提,是中共应对执政考验、规避执政风险、提升执政优势与执政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九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中共不断探寻和深刻把握政党执政规律、实现执政理念科学化、现代化的历史。

透视中共长期执政的历史,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八条:第一,深刻反思局部执政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艰辛历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重要前提;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思想基础;第三,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及肩负的执政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必然要求;第四,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关键环节;第五,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持续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根本动因;第六,积极借鉴国外主流执政党建设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重要方法;第七,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第八,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终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事实雄辩地证明,只要我们党选择并始终坚持了科学的执政理念,我们党的事业就稳步前进、蒸蒸日上;相反,如果我们党选择并坚持了错误的执政理念,我们党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遭遇重大挫折和惨痛失败。

四、深化中共执政理念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有效提升中共的执政活力与执政竞争力。随着中共执政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探究逐步实现了从经验性走向学理性、从分散性走向系统性,而且达成了诸多学术共识。然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仍然亟待深化。笔者认为,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必须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结合新的社会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归纳法、比较分析法等基本方法。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第一,认真探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体系架构及其优化路径,深入分析、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基本特点;第二,创新研究范式,在正确方法指导下建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共执政理念进行科学测评;第三,努力探寻与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进程中的内在规律和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共执政理念演变与发展的逻辑主线;第四,开掘新的研究理路,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落实路径的细致探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认真开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最新形态——科学发展观研究,是当前学术理论界的重点工作,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国内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科学发展观研究从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分散走向系统、从表层走向深刻、从抽象走向具体的历史过程,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理论成就。但实事求是地说,研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课题。结合前期重要文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将科学发展观置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长期发展的历史链条中进行细致考察与学理解读,充分认识、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价值和历史地位;第二,深入探究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理论问题,从整体性高度建构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第三,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应用性、实证性研究,探寻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精神的现实路径,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的巨大功用;第四,应当特别注重对国外主流政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整理、评介,深刻分析、总结其利弊得失,为深化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料,也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总之,认识和把握中共执政理念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从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中、从政党执政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全面比较中、从时代演展与变革的实践进程中深入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新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下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的学理性发展对于深度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1]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63-368.

[2]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73.

[3] 王章维.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4] 章越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历程及其历史经验[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4):37.

[5] 谢嘉梁,胡祖凤.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基于多维视角的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5):4-5.

[6] 谢嘉梁.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论纲[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28.

D25

A

浙江省高职党建研究会2011年度科研立项A类项目“建党90年来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11A006)

胡祖凤(1976-),女,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

猜你喜欢

科学化中国共产党理念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