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超越
2012-08-15刘晓龙
刘晓龙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运动,一直是影响世界历史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1]。纵观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民族自立和民族自强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代表不同阶级和利益的仁人志士在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时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毛泽东,在共产党早期的探索和实践中也表现出同样的民族主义情结,并且在他以后的政治生涯中得到贯彻和发展,成为他思想的特点之一。
1 毛泽东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本人强有力的政治作为,更为持久和长远的贡献当属他的思想。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简言之,就是毛泽东在谋求独立自主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对于处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及本国内部各民族关系的基本态度和观点。“民族主义在所有国家和整个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历史现象而且取决于它所根植的不同地区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结构。”[2]根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将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从20世纪初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此阶段毛泽东的作用和影响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可视为其学习和积累阶段,但这一时期却是他民族主义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时期。首先就当时国家的处境和环境而言,内无民主,外无独立,社会矛盾复杂而尖锐,中国人民充满了对随时都可能遭受“亡国”灾祸的担忧,这也是当时整个国家和社会所无法摆脱和避免的情绪。加之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民族主义在当时表现得十分突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其次就他个人而言,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有非常强烈的报国信念,后来通过广泛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种革命团体,就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与中国及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复兴,这就是使他产生了强烈而不妥协的民族主义。需要说明的是毛泽东此时形成的民族主义仅仅是支撑他革命信念的一种内在精神,还没有上升成为一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极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正是这种传统的民族主义精神在以后的革命事业中不断发展和成熟,使毛泽东成为杰出的民族主义战略家。
第二阶段,形成时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抗战爆发。这一阶段是毛泽东革命政治生涯的发展时期,除了表现为他在党内地位和作用的日渐确立和壮大,还表现在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基本形成。1922年7月,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并成为它的支部,这对中国革命进程以及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共产党的国际性组织,在指导其他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与解放运动中所强调的原则之一就是要让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相互团结和支持,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原则,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这一原则源于列宁1920年在共产国际“二大”上作的题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的报告中提出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民族问题已经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力量必须与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斗争”[3]的观点。这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熟强大到能够独立的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因此这一原则给中国无产阶级如何开展革命指明了方向,这就使得毛泽东及中共其他领导人在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反对中国腐朽残余的过程中实现了从传统民族主义到国际主义的转变。虽然这是对民族主义的一种叛离,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以各民族的平等和联合为首要原则,是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紧密结合。
第三阶段,成熟时期。从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是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所达到的历史高潮,同时也出现了他民族主义思想的再次转变。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任务,是变中国为殖民地;我们的任务,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4],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5]520-521。由此可见毛泽东将中国的独立自强目标与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列宁主义革命结合起来,而在这一时期中国所完成的历史使命和取得巨大成就有两个,一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二是完成了民族国家的构建,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而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比较类似国家民族主义,实现了从国际主义到民族主义一定程度的回归。
第四阶段,深入发展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毛泽东逝世。这一阶段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中苏关系的变化以及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的态度和政策的转变方面。中国共产党一直主张中苏两党两国的友好,主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各国团结,但后来由于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两党关系、对外政策等方面存在根本对立的意见,最终导致两党关系的中断和破裂,以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召开,中共决定不派代表参加为标志,从此两党以及两国的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这一历史事件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毛泽东由起初接受中苏合作转变为后来的坚决反对将苏联共产党的决议绝对化和普遍化,提倡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的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强调了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他的国际主义在发生了向国家民族主义一定程度的回归后,在这一时期得到延续和巩固,成为他民族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此后在面对和处理以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及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代表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都说明毛泽东的民族主义与上一历史阶段相比基本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但却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2 毛泽东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
第一,继承性。毛泽东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要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与独立,这是对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指导的传统民族观的继承。历史上,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就生活和居住着众多不同的民族,但自秦汉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上得以延续和保持。在这一民族融合和相处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中华”的概念以及中华一统的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梁启超、孙中山等先贤的话语中,渐渐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后来经过不断发展最终使“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我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生命共同体的代称。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在继承了这一传统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而且他不仅仅从民族实体的层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以及更高层面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和道义”[6]也完全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第二,时代性。思想来源与历史,思想也决定着历史的进程[7]。这是构成某种思想时代性的决定性要素。具体而言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从时间维度来说任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与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第二,从价值的维度来说在一定的历史中形成的思想会对当时甚至以后的历史进程产生影响或者发挥作用。只有二者同时满足和具备,才能说某一思想具有时代性。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看,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于以谋求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伴随着中国革命进程的向前推进而不断发展和适时调整,最终实现了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构建这一伟大的历史目标并使其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不断强大和富裕。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虽然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国际环境与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处理现今所遇到的国际关系问题和国内民族问题依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这即是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所具有时代性。
第三,实践性。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于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并且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既非在个人民族主义情结的驱动下的形成的非理性认识,又非单纯的理论研究所形成的一般结论,而是在解决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等中国革命进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实现民族解放的革命策略、思想的一种理论升华,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抗日战争期间所采取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正是这种实践性的民族主义的集中体现。实践性可以说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他作为一个革命家和思想家所必须具备的思想特征。
3 毛泽东民族主义思想的超越
第一,毛泽东的民族主义始终保持在理性的发展和波动区间。“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充当构建民族国家,维护或巩固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的守护神,又可能变为威胁和破坏国家稳定和统一的破门槌”[8]。纵观毛泽东各个历史阶段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政治作为,通过与历史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民族主义者相比较,可以发现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和变化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在对外关系上没有发展成为盲目和绝对排外的极端民族主义,在处理内部各民族关系时也没有演变成为狭隘民族主义甚至汉族沙文主义。从毛泽东的民族主义精神或情结孕育的起点上来说,他的民族主义不但与当时所面临的客观实际相联系,而且受到很多外来思想的影响,因此从根本上说,毛泽东是不排外的,他的革命理想和思想与其他国家的先进思想传播和革命实践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曾明确指出“中国的北方邻国是蒙古”,同时还说“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5]622-623,这是他在对中国的革命和客观实际经过理性思考后做出的论断,充满了民族主义的伟大精神和理性智慧的光辉。
第二,毛泽东的民族主义不能确切地划归为某种类型,而是随着实际的需要灵活变化和运用的。对于民族主义类型的划分,中外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有着诸多不同的观点。通过对这些类型划分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无法准确地划归某一类型之中,总是表现出多种类型相结合的特点。在1938年的《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爱国主义的行动,都是正当的,都正是国际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一点也没有违背国际主义”[5]521。之所以说从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时期他的国际主义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向民族主义的回归,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彻底的转变和表现为国家民族主义,而是将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接近于国家民族主义的范畴,并且此时新中国也还未正式成立,因而还不完全满足国家民族主义的内在属性。因此毛泽东的民族主义从总体上而言总是包含着传统民族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特点,这是与中国的特殊国情与革命发展实际相联系的,是无可避免的。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独立的民族主义理论形态,仅仅是在提出其他革命建设理论时渗透和包含着他的民族主义的精神和思想。
第三,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一脉相承而又不照搬照抄,形成中国特色的民族观。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先进的被称之为“新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制定了无产阶级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策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其后继者列宁、斯大林等对此作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国,1922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只有打倒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以后,才能实现平等和自决”[9]15,创造性的把民族“自治”与“自决”相结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也明确提出“允许蒙、回、藏、苗、瑶、夷、番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物之权……”[9]595。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首先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紧接着针对民族问题提出“改善国内少数民族的待遇,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治的权利”[5]1064的要求。这就是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之后再未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民族观的形成一方面是建立在准确把握中国各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并且与当时的国内形势相联系,另一方面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主张民族平等、民族独立、民族自决的基本原则,但又自觉摒弃了列宁反对民族主义的主张以及斯大林的狭隘民族主义,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了在中华民族架构下的各少数民族平等共处、共同发展繁荣的中国特色的民族观。
[1] 刘中民,左彩金,骆素青.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
[2] 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19.
[3] 王侃.略论列宁斯大林在民族和殖民地理论上的认知差异[J].前沿,2005(8):14.
[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2.
[5]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刘中民,左彩金,骆素青.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4.
[7] 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8] 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J].历史研究,1996(1):58.
[9]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