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2012-08-15魏丽琼
魏丽琼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一、托马斯·哈代的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1]他出身于农村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位贫穷的石匠,由于家族没落,父亲又心有不甘,因此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儿子哈代身上,重视让哈代得到更好的教育。16岁时,哈代做建筑师的学徒,这里他学习了希腊和拉丁古典文化,并开始他的文学生涯。哈代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远离喧嚣》、《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和《德伯家的苔丝》等等。哈代致力于小说的创作工作,他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哈代的作品多描写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的变化,以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方面的深刻变化作为主线索。[2]这些作品从各方面体现出了贫穷的社会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从而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
哈代的作品不但继承了英国文学的传统,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并且哈代的作品也充满了自然主义的浓重味道,这也为20世纪的英国文学引导了新的发展道路,使得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二、《德伯家的苔丝》——小说的简要介绍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小说的背景是19世纪的英国小农经济逐渐破产的时代,他描写了一个农村美丽善良的姑娘——苔丝悲惨的一生。[3]
小说的开头,美丽纯洁的苔丝正和一群女孩子无忧无虑的玩耍,无忧无虑。[4]然而因为家里的生活贫困潦倒,苔丝迫于无奈被父亲拉去附近的一位富有的老太太德伯家去攀亲戚。心有不甘的苔丝还是被迫去了德伯老太太家。主人之子亚雷·德伯是个纨绔子弟,他看上了漂亮的苔丝,对苔丝产生了邪恶的念头。因此亚雷说服老太太,并让苔丝留在养鸡场给亚雷帮忙。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单纯善良的苔丝被亚雷·德伯诱奸。苔丝受到了亚雷的羞辱,万分痛苦,于是毅然离开亚雷回家。不久之后,苔丝发现自己怀孕,历尽辛苦终于等到孩子出生但不久孩子便死亡了。苔丝又在一家挤奶场找到一份工作,渐渐地她的心情好了起来。在这里她遇到了牧师的儿子安吉尔,并爱上了他。在与安吉尔结婚前夜,她告诉了他自己的过去和不幸。然而,安吉尔觉得她并不光彩的过去令人无法接受,在结婚的关键时刻选择离开了她。安吉尔走后,苔丝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苔丝的负担更重了。几年之后,安吉尔禁不住对苔丝的想念,也想通了:只要两个人相爱,过去的经历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准备回来找苔丝,跟苔丝一起生活。可是太晚了,亚雷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苔丝一家,为了生活苔丝又跟亚雷在一起了。为了自己未婚的丈夫,为了获得生活的自由和爱情的自由,苔丝毅然决然的杀死了禁锢她幸福的亚雷,在与丈夫度过了幸福的五天之后,苔丝因为杀人罪走上了绞刑台。
这部小说就是描写了一个出身寒微而美丽淳朴的女子悲剧的命运。[5]她为了家庭的生存外出为富人家打工却又被富家公子诱奸,为了挣脱悲剧命运,她选择离开,眼看找到幸福生活却又掉进了黑暗的深渊。她经受着心灵和肉体的双重摧残,在绝望中犯罪杀人,自己也被处死。
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各自的形成及其发展
(一)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在19世纪30~40年代形成,具有社会历史发展和文艺本身发展的深刻原因。面对现实,进步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反映社会的某些真实状况。[6]法国的梅里美、巴尔扎克,德国的霍夫曼、俄国的普希金等一批原来用浪漫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家都转向现实主义,并成了各国现实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凡是在形象中能充分表现现实生活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7]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原则,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它偏重对现实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描写,强调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是典型。
(二)自然主义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自然主义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后来传到欧洲一些国家。它以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泰纳的实证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在左拉的《实验小说》、《戏剧中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等理论著述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它的基本特征为主张纯客观的描述现实,强调对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7]
(三)现实主义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运用
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劳资矛盾也十分突出。虽然当时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取得胜利,给生产力带来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资本分配不公,财富集中在少数拥有生产资料的大资本家手里,而广大直接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却不能拥有自己创造的财富。这样的巨大的不公正和心理落差对哈代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哈代关注社会现实,他看到了现实的社会给普通劳苦大众带来的冲击。他心中包含平等的观念,充满了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关怀和博爱之心。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家乡,正是在工业革命之下,农民的生活才更加不堪;也就是这时候,他亲眼见证了资本主义工业是如何让农民的生活一步步走向贫穷。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因此哈代极力塑造了一个普通农民缩影的形象——苔丝。苔丝的悲剧也反映了当时普通劳动民众的悲剧生活和命运,通过对苔丝的成功刻画,揭露了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和极端黑暗。
在当时的英国,男女在爱情和婚姻关系上有着难以逾越的不平等性。在他们看来,婚姻关系错乱,被认为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女子的错误往往被放大而被人们以不公平的方式对待,苔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苔丝与亚雷的关系就是不平等的,她被迫与他发生关系,没有任何主权性,并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在与安吉尔的关系中,作者试图让他们成为平等的个体,苔丝和安吉尔都曾有过不堪的过去,然而,当安吉尔听到了苔丝的过去的时候,并没有平等的对待她。安吉尔这样一个自由上进青年,一个爱着苔丝的人,都可以那么不公平的对待苔丝,可见安吉尔在关键时刻的自私自利。可是安吉尔为什么这么想并且也这么做了呢?这是因为当时社会道德和舆论,他们认为男人遇到那样的事情无罪,可是却不能接受女子也遇到这样的事情。所以,苔丝在这种不公平待遇下,造就了她一生悲剧命运的基调,成为了当时社会道德舆论的牺牲品。
小说中安吉尔的离开让苔丝一家人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难以为继。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工业下,苔丝干着繁重的体力活,然而这样并没有让全家的生活好起来,反而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亚雷又来纠缠苔丝,这让生活艰辛的苔丝接受了亚雷,因为只有这样她的生活才会过得好点。苔丝出卖了自己,才获得了稍微好点的生活,这不是对社会的讽刺吗?正是由于这些,所以当最后苔丝出于自卫,被理所当然的判为罪犯,因为当时的社会认为这样一个女人,被判罪是罪有应得的,没有人去真正了解苔丝,彻底的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平性。
苔丝的不幸是来自双方面的,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下的剥削制度,还有当时社会道德的偏见。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之下,苔丝被亚雷欺压,每天还干活,生活及其艰辛,而亚雷这样一个游手好闲、不做好事的恶霸却受到法律的保护;不仅如此,由于当时社会道德的偏见,苔丝被安吉尔抛弃,独自一人面对一切,最终沦为了资产阶级道德的牺牲品。这些都说明了,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之下,普通劳苦大众是无法获得公平的。
(四)自然主义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运用
小说中许多悲剧元素都是哈代的自然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8]在哈代的小说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巧合来体现着自然主义,从而推动故事中人物悲剧命运的发展。小说中的苔丝在青春时代是个纯洁、善良、美丽的姑娘,她本该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度过美好快乐的人生。但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姑娘却偶然或自然的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让她的生活中无不充斥着困难。似乎对于苔丝来说,她的命运是命中注定的,无论她多艰辛、多努力,终究只有一个结局。大自然哺育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原本拥有大自然一切美好的品质,但是由于社会、家庭等等自然巧合因素又摧毁了这样一个努力生活的姑娘。
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以及父母的不负责任,注定了苔丝生活上的艰辛与多难。社会环境、家境贫寒注定了她悲剧命运的基调。苔丝是个质朴勤劳的姑娘,从小就帮助家里干活,主动承担家里的责任重担,是个有责任心的人。可就是这样好的性格促使了她后面的不幸,因为她的责任心,使她愧疚,原本善良的苔丝不情愿地接受父亲的提议,而在德伯家遭遇的不幸,正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性格要强的苔丝没有继续接受亚雷,离开去了其他地方。后来遇到安吉尔,相爱准备结婚,这其中苔丝也试图拒绝过,没有成功,于是苔丝准备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样一个勇于追求生活的苔丝于是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可也正是自己的坦白把她继续推向命运的深渊,安吉尔没有办法接受。于是她的爱人——安吉尔也离开了她。自古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苔丝身上,她承受着更重的生活压力。混乱让苔丝又接受了亚雷,沦为了情妇。就连苔丝自己,也被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所束缚,不断地悲叹着自己的命运,问自己:“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社会动态。然而最后,命运并没有就此松手放过她,苔丝为了自由、真爱而杀死亚雷,被判接受法律的制裁。苔丝有那么多美好的优点,却也是那些优点促成了在当时社会下她的悲剧命运,使得苔丝成了命运和现实社会的牺牲品。
四、结论
哈代的小说通过真实地描写农村的生活面貌,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来反映当时真实的英国社会。《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的典型代表。哈代笔下的苔丝美丽、纯洁、善良、质朴,是有着一切美好品质的完美人物,对她进行了成功的刻画。[9]这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完美女性,有着坚强的韧性和对生活热烈的追求。苔丝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勇于追求、敢于反抗,从而打破了当时的世俗之见。作者哈代对苔丝是深刻同情的,虽然他描写到女主人公犯了杀人罪,但他认为她是无罪的,打破当时的世俗常规,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不满。
[1]缪惠莲,等.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运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2]殷伟.爱使痛苦加倍——析苔丝爱情悲剧的成因[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6).
[3]赵琳娅.《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根源浅析[J].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3).
[4]程春兰.挑战道德的纯洁——评哈代笔下的苔丝[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
[5]成丽.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谈《德伯家的苔丝》中安吉·克莱的双重性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4).
[6]纪丽丽.英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J].科技信息,2010,(10).
[7]智晓静.论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之异同[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柳燕,等.托马斯哈代小说的三大特色[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9]车艳丽.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女性主义的萌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