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红歌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价值

2012-08-15杨建华

关键词:红歌国防精神

杨建华

试论红歌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价值

杨建华

阐述了红歌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认为红歌形成于特定历史时期,蕴涵特殊的文化内容,与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等有密切的联系,凝聚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将红歌融入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红歌;价值

国防教育是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普及性教育,主要包括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灵魂和主线,国防精神是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国家保持国防能力的思想源泉。这种精神不可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生长,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来培养。通过唱红歌来培养大学生的国防精神,是值得重视的一种教育途径。

一、红歌的界定

所谓红歌,笔者认为通常是指红色革命歌曲。这些歌曲是广大词曲作家们对中国近代史中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和重大变革的鲜活总结和生动写照,反映了群众的心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目前的红歌主要泛指自“五四”运动开始,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历程中,广为传唱的各种革命歌曲,包括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红军歌曲等,以及近代反映中国艰苦革命历程的各种影视电影和歌剧中的主题歌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各种鼓舞人心的歌曲等。

红歌的产生和流行,反映了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党和国家的赞美和颂扬,对未来前途的憧憬和展望。红歌作为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影响。正如高尔基所说:“任何艺术,不管有意识无意识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启发人的某种感情,培养人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这样那样的情感。”这种“情感”赋予了红歌艺术的社会组织功能,使它成为联系民族、人类或国家的精神,在启发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培养爱国主义和国防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红歌的国防教育功能

(一)历史教育功能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近代中国充满血与泪的屈辱史,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的。

红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意功能,真实、生动、感人地再现了我们伟大的党领导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红歌一般都与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关系,主要是通过歌曲来抒发当时的一种特殊情感,如《大刀进行曲》《保卫黄河》等,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辈投身革命,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和欢庆胜利的景象;《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则从爱国、爱人民的角度唤起国人对祖国、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和拥护。在红歌的传唱过程中,把红歌融入国防教育,寓教于乐,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人、鼓舞人,培养人的高尚精神和美好品质。

(二)德育教育功能

从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和形式不难看出,高校国防教育极具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特点,这些特点揭示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内涵,表明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和为军队输送高科技专业人才,还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在我国红色经典教育过程中,红歌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歌代表了红色文化的经典,从一定的侧面反映出我国人民独有的红色革命和爱国精神。这些红色的记忆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认识,触及人民的心灵,启发人民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态度面对困难,展现出了强大的德育教育功能。

其一,红歌教育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红歌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也包含人民对事业和理想的不断追求,倡导艰苦朴素、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这一切都给予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其二,红歌培养人具备高尚的情操。红歌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让人们永远都记住那段难忘的历史,促使人对历史的回忆和反思,能有效地激发人们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从而具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同时具备音乐欣赏的高尚情操。如《团结就是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团结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每当红歌响起时,都给予人无限的力量和动力,促使人们积极主动的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

其三,红歌具有无法取代的德育效果。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红歌所体现出的德育功能是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既不靠单纯的说教,也不用枯燥的灌输,采用优美和谐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让人在传唱红歌中欣赏到音乐的悦耳,也启发人对历史背景的回顾,产生出无限的感染和号召力。近年来,各个省市电视台都举办了不同风格的红歌会比赛,这大大推动了人民参与红歌传唱,在全国上下都掀起了红歌潮,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也引导人民积极健康向上。

(三)美学教育功能

红歌的创造来源于对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的观察和体会,要烘托出对这些背景和事件的回顾和关心,必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红歌拥有极强的艺术美感,教育人们对美的正确认识和审视。目前,高校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有增无减,但对音乐本身的认识却大多很肤浅,没有具备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很多同学主要从歌曲的外在去判断事物的本质,比如喜欢去观察歌唱者的外貌、打扮、习惯等,而对其内在修养和音乐素养不太关注,甚至大肆模仿一些明星和歌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这都反映出当代青年人对美的审视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迷失了审美的方向,出现了错误的价值观。与其他歌曲相比,红歌的歌词蕴含着更加强烈的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有着对审美的正确认识。红歌的传唱不需要任何的包装和演示,它本身就是非常真实地描绘了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人民无私关怀的帮助,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衷心的拥护。歌唱红歌就是歌唱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英雄,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精神。在红歌的传唱中,可让人们认识到真、善、美的本质内涵,理解和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红歌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价值

党的报告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可见,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目的是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红歌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生对历史人物和革命事件都很感兴趣,把红歌融入高校国防教育之中,使他们通过红歌的传唱了解历史人物和革命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促进了自身情操的培养,同时激发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学习的热情。红歌传唱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促进作用,启发人们树立正确的时代观。红歌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不懈、自我发展的真实写照,因此传唱红歌也是激发人们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

红歌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在唤醒民众与塑造民族精神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以激昂奋进的律调,向人们发出了战斗的呼号,激发民族奋勇前进的力量。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代,这首歌曲对于凝聚人心、军心,鼓舞士气,都无疑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1998年抗击洪涝灾害、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中,红歌的传唱体现出广大人民相互帮助、共同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使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战胜自然灾害,反映了中华名族坚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高尚品质。

(三)增强大学生对国防事业的关心

红歌中蕴含着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可使大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气质和精神,同时也可提醒大学生认识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只有国家民族强大了,才能稳定发展,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防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是高校日常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光靠课堂的知识传授是完全不够的,需要从精神层面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红歌体现着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凝结了团结奋斗、勇往直前,为了保家卫国而义无反顾的积极品质。传唱红歌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生对国防事业的关心,促使大学生了解和认识与国防相关的内容,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四、结语

红歌形成于特定历史时期,蕴涵特殊的文化内容,与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等有密切的联系。传唱红歌是新时期人们对精神文明追求的重要体现,也为高校国防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利用红歌这个载体,可以进一步丰富高校国防教育活动的形式,在校园中营造出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的氛围,使大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1]王浩,赵勇,沈穷竹.“红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乔春霞.试论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职业与教育,2008(2).

G641

A

1673-1999(2012)07-0175-02

杨建华(1977-),男,江苏盐城人,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0096)硕士研究生,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国防教育。

2012-01-28

猜你喜欢

红歌国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串串烧
国防小课堂
苏区红歌串烧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