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2012-08-15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宋蔚蔚余迎春

财会通讯 2012年26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监督评估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宋蔚蔚 余迎春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社会中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是,在中小企业自身内部存在着如下问题。其自身力量薄弱,很难抵抗外界的冲击。为了提高其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很必要的。

(一)内部控制制度与环境建设脱节 一个企业是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会与外界有着相互联系,都存在于一定的大环境之中。一个企业是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的。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经营效率而采用的各种管理程序和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的涉及和执行依赖于相关环境,与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者素质有很大关系。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完善,多数情况下由企业所有者说了算。加上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素质一般都不是很高,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因此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其内部控制的效果也不会很明显和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在企业的领导者及其员工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效应,在思想意识上放松了对内部控制的警惕,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导致部门的设置不合理,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

(二)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能力 在一定条件下,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往往收益较大的项目风险也大。因此,风险也成为了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而风险评估也是提高企业内控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也必然面临着激烈的外来竞争。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考虑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但就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并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往往是取决于决策者的偏好。在经营管理中,缺乏了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会导致企业的决策不合理。甚至有的重大决策受少数人的偏好与操纵,较低的风险评估能力会导致企业投资失控,从而增大了企业的风险。

(三)监督机制没有有效实行 事物的发展都是受到内外因相互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企业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工作,也需要通过外界的监督来达到完善的结果。监督在内部控制系统中起着再控制的作用,主要是由审计部门实施。我国现在的监督主要包括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监督,在这三者的共同监督之下,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会得到有效地实施。但是在中小企业中,这种监督机制并没有发挥完全的功效。我国的政府监督主要针对偷税漏税的监督;而社会监督仅仅是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在企业自身的内部监督模块,涉及到成本和规模的考虑,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涉及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小数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也大多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对中小企业的SWOT分析

S WOT是一种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的分析: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在现在激烈竞争的时代,由于国家政策与银行信贷等因素,中小企业在此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险,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的各种优劣势和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最终实现优化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努力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将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话题。

(一)Strengths——中小企业优势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其规模偏小,人员较少,从事的业务也相对简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行业,可以及时调转经营业务方向,呈现出“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转型过程中,没有大型企业考虑的因素及规模的多样性,相对比较容易。

(二)Weaknesses——中小企业劣势 一是融资困难首当其冲,资金链面临断裂。资金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其命根子。但随着货币紧缩,利息的多次上调给中小企业带来了融资困难,加上贷款的奇特显形和隐形费用,其成本已经超过了基准利率。其外,银行由于经济形势的影响,不敢再向中小企业贷款,致使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来源的难题。二是资源要素制约加剧,生存空间狭小。资源要素是保障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面对现在全球的资源紧张,对于某种加工型的中小企业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制约。另外,全球存在着用工荒上,如何抓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往往由于待遇、提供发展平台等限制,难以寻求到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利的人才。三是产业升级矛盾突出,转型之路艰难。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地位,技术水平低。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从事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较少,跟电子商务融合的也不多。在竞争加剧的时代,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产业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要充分抓住国家政策,自身努力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注重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整。

(三)Opportunities——中小企业机会 中小企业在所有企业类型中,资金回报率是最高的。在经济环境相对宽松的时段里,中小企业能抓住机遇快速成长,有效利用国家政策和银行贷款。在银行信贷较大的条件下,实力相对不足的中小企业能充分利用宽松的信贷政策为其筹集资金,更容易存活和发展。

(四)Threats——中小企业威胁 虽然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的优势和机会,但其自身也具有一些无法忽略的缺陷。中小企业本身规模不是很大,承受外界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其次,出于考虑其成本问题,中小企业的人员并不是很多,而且素质和业务能力相对较低,缺乏高新技术的人员。这是阻碍其发展的又一大威胁。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自身情况,根据自身条件来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主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来进行。在主观方面主要是针对人的思想观念方面。首先,要增强领导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领导人不仅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更应该组织好单位的工作,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内部控制的理念。其次,要加强员工意识。事物都是双方面的,企业的构成不仅仅有领导,更多的是员工。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素质,加强内部控制观念也是必要的。在用工时要改变用人观念,不能在关键岗位全部安排家族人员,也要尽量避免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从客观方面上,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问题。组织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都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应随着自身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企业规模变大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时应重新设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设置方面要根据自身特点,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注重各部门的分工和相互牵制,才能保证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二)重视风险意识,加强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前提下,企业的决策更要慎重,要综合评估各方面的风险,谨慎决策。为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关键是要进行良好的风险评估。中小企业必须要注意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外界的机会与威胁。运用一系列的风险评估方法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各种风险的大小与性质,懂得如何规避风险。并且要实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建立应急的风险系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作补充。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要想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强对其内外的管理。中小企业在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也要加强外部监督。首先,中小企业要完善内部监督机构,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要求其具备相应的知识并不断更新,才能胜任岗位。在实施过程中要保持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不受少数人的操纵。中小企业也可借鉴国外的自我评估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以及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现状等因素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外部监督能对企业的内部监督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在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政府监督,运用政府的权威性,要求中小企业必须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对于没有设立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设立不合法的,应追究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在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不高的情况下,光靠政府监督和企业自身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监督,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国家应大力支持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维护注册会计师的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间接地促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高秀兰:《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融合研究》,《财会通讯》2010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监督评估
刍议高职院校招投标工作内部监督与管理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企业会计内部监督问题及对策探究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