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2012-08-15周湘鄂邓卓明
周湘鄂,邓卓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高校采取的显性教育方式已难以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探索隐性教育方式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育工作中,不仅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隐性教育实践
在实践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首先从观念上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教育者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教育资源的发掘等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彰显贴近生活、以生为本、显隐结合的基本理念,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最终从整体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一)贴近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中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做到富有生活气息、饱含生活元素、反映生活本质。斯宾塞提出的“教育为生活做准备”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精辟之论,无不启示我们教育实践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教育应当贴近实际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本源就是生活,它既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隐性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也应当贴近生活。具体来说:第一,教育内容设置要生活化。要善于联系大学生最关切、最现实的紧迫性问题和突出问题(诸如学习、求职、恋爱等),挖掘他们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丰富教学内容的生活向度。第二,教育方法生活化。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实现教育方法由单向传导向双向互动拓展,由居高临下向深入基层拓展,由一味灌输向注重潜隐渗透拓展。第三,开发利用隐性教育资源,应以大学生现实生活为依托,充分反映生活本质。
(二)以生为本
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避免以事务为本的物本主义倾向,使教育既要做到立足一定社会的要求,还要格外重视大学生的个人需求,“调动和依靠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积极性,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出发,把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高度体现人文关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应认识到,我们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让大学生接受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的目的,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发展人的能力、完善人的素质等价值性的目的,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要做到:(1)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现实需求来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切实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2)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实践主体和发展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在平等交流互动中实现情感上包容、思想上信任、观念上认同、认识上共进、行为上互助;(3)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层次性,把握大学生个体在思想观念、道德水平、个性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为基础,“不使用单一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而是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一切从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出发,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困惑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疏而导之”[2]。
(三)显隐结合
“当前社会发展和变革不断加剧,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接受教育,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思想。现实是:没有一种教育方式可以单独的完成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任务,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我们既要选择加强直接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在各个层面上,灵活地运用渗透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定教育合力,使教育效果最大化。”[3]因此,坚持显隐交叉并举、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功效。一方面,大学生不可能自发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信仰及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必须通过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向大学生灌输这些知识,以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求。所以,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功效,它能有效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巩固学生知识内化和促进外化上功不可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把有形的显性灌输与无形的隐性渗透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也要适当运用渗透的教育方式),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全方位的覆盖大学生的生活时空。
二、注重专业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发掘隐性教育资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4]}教育者应根据各门专业课程的特点,找寻思想政治教育与其结合的适切点,在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习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众所周知,人文社会科学中蕴藏着大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潜藏的、非正式的教育因素,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其他方面的素质的培养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历史类课程中有许多富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育者将这些教育资源揭示、表现出来,并进行一定的烘托和升华,则有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民族复兴而拼搏的报国之志。其次,要充分发掘自然科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自然科学课程中也隐匿着许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在讲授某科学家提出的相关定律时,可以穿插讲述该科学家的人生遭遇和奋斗历程、科学家的人文情怀、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从历史、社会、伦理、哲学等多角度思考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内容,在学到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科学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隐性教育的载体平台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活动[5]。良好的校园人文道德环境与氛围,无异于一个强大的“德育磁场”,对学生思想的进步、道德的提升、情操的陶冶、行为方式的导引等都有着巨大的熏陶感染作用,这已经得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因此,在隐性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第一,当前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进而夯实大学生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最大限度地降低消极社会思潮所带来的噪音、杂音。第二,要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衔接与融合,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充实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塑造大学生道德情操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三,要抢占数字阵地,用主流文化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减小网络不良亚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侵蚀和毒害。第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及档次,积极构建学术氛围浓厚的人文校园,力促大学文化自觉,从而达到“不为德育而德育,功在德育外”的效果。第五,开展主题积极、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在丰富大学校园生活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提供更多的载体和平台。
四、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拓宽隐性教育渠道
“实践构成了人类特殊的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方式。”[6]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之中,是一种把科学知识的检验和社会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教育形式,不仅能让大学生迈出“象牙塔”去学习工农、体验生活、感知社会、认识国情,还有利于他们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优良道德品性的形成、刻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巩固和完善学校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拓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社会实践活动既要做到丰富多彩又要宁缺毋滥,既要重视教育引导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只有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多方位的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只注重短期轰动效应,忽视实效、流于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可取的,它只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社会实践中如果没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把控,实践活动就可能失去正确的方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引导其在原有活动空间、心理空间及人格空间基础上,超越固有的观念与习惯,在实践过程中明确实践对自身发展的意义、明确自身主体地位角色定位,变被动参与为主动融入,充分实现自身价值追求。高校应加强与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协作,通过对社会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断创新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赋予社会实践新的教育内容和时代特色,使寓于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科学性。高校还应重视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实践保障及考评机制。
五、完善保障体系,确保隐性教育顺利实施
(一)完善制度建设
在总体目标上,应建立“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7],使这些制度能够涵盖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具体制定过程中,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利益和现实需要出发,做到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参与到校园管理制度特别是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来,提高他们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同度与敬畏感,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实施的阻力。把“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同“纪律要求”结合起来,明晰奖惩标准,量化奖惩细节,让制度成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促善止恶的“行动指南”。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完善监督机制,细化校园制度落实规程。如果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过程不到位,制度必然形同虚设,外部的制度规章最终难以内化成大学生内心世界的道德原则和道德信仰。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4]。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早已建立,目前需要做的是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高校组织管理工作之中,加强对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思想重视是前提。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动员全校力量,齐心合力、统筹规划抓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工作。
狠抓落实是关键。高校各级党政领导、各院系教师、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管理处等部门工作人员都是教育主体,他们对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都负有重要责任。因此我们在建立以党委为核心的领导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各教育主体责任分担机制,强化权责,层层落实,以防责任不清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监督得力是保证。高校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定期做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督导和检查工作。高校各院系应当定期组织召开由院系书记主持、相关部门参与的例行会议,加强对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检查和协调。
(三)加大经费投入
目前高校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主要集中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而忽视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投入。
用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费用占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应该有所上升。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资金额度,保证有足够的费用可用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及支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要不断“开源”,丰富资金的来源渠道。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规定,高校德育费用“基本来源为政府拨给的事业费和收缴的学生培养费或学杂费。其投入比例以占同年上述两项经费总数的2%~4%为宜,人数较少的学校比例应高些。还应从预算外“学校基金”中划拨一定比例的金额,缩小德育经费的不足”[8]。在经费来源渠道较少情况下,高校应开辟更多的渠道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筹措资金,如通过企业赞助、校友捐赠等形式筹措资金。同时要加强监管,科学合理地使用经费,严防贪污挪用,避免铺张浪费,真正使专款能得到专用,将每笔经费落到实处。
[1]冯刚.着眼“八个结合”内在规律研究,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2]邓卓明.彰显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应当把握的几个原则[N].光明日报,2008-08-19.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林伯海,李锦红,宋刚.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
[6]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葛立东.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J].中国高等教育,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