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视角下的“高级英语”教学
2012-08-15黄浩
黄 浩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程。2000年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我们不难发现,大纲把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的“高级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少、任务重等问题。比如在我校,“高级英语”课程要在3个学期共计192课时的时间里完成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一、二册中24课的课堂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仍以精度教学模式为主,把重点放在语言点的讲解和疑难句的释义上,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支离破碎,掌握的语言知识片面,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弱。轻鉴赏、重语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认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应该融入文学评论。
一、文学评论教学模式
文学评论是“对所有文学作品进行定义、分类、分析、解释和评价”[1],它研究的对象是各类文学作品。事实上,《高级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全部节选自原文,其中小说、戏剧、传记和文学评论等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为教学中融入文学评论提供了条件。那么,在“高级英语”中如何引入文学评论教学呢?我们认为需要明确的主要有两点:分析什么和如何分析。
“分析什么”是指“高级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是什么。笔者认为,英语教学的主体是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尽可能地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理解课文。长期以来,“高级英语”教学都背离了这一主体,把重点都放在了语言上。这样一来,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学生或许能记住课文中出现的单词,能分析、释义课文中的疑难句,能翻译大段大段的课文,但是一旦被问及课文的深层意思,特别是自己对课文的评价时,则一无所知。这与英语专业教学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开拓性思维以及思辨能力,是不相符合的。“如何分析”是指教学中应采取何种教学手段。《高级英语》的课文多为文学作品,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文学批评的方法,对课文进行多视角、多角度的评价,对作者、写作背景、文学流派、遣词造句以及篇章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应当做到以下三点:(1)详细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文学流派,结合文章的体裁进行全面的分析;(2)对其中典型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分析和阐释;(3)从宏观角度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揭示文章主题思想。
二、教学举例
教材中的《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在对这篇课文进行深入讲解之前,首先应对作者及其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沃克是一名坚定的黑人女权主义者,为了显示黑人女性主义的特殊性,沃克在1983年摒弃了“女权主义”(feminism)而杜撰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womanism)。在沃克看来,妇女主义者是“黑人女性主义者或有色人种女性主义者”,“欣赏并热爱女性文化、女性情感、女性力量,尤其是女性本身,以整个种族的生存为己任”[2]。《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在母亲看来,家里的一切都与她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特别是那两床百衲被。百衲被有着非比寻常的魅力:它是黑人妇女团结友爱的象征,更是民族文化遗产的标志。“通过‘被子’这一意象,沃克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她的创作思想:希望通过在黑人女性之间建立姐妹情谊,传承黑人女性独特的文化传统,争取黑人女性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独立和完整以及精神上的健康与解放,从而实现她‘妇女主义’的设想。”[3]。讲解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百衲被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上。迪伊认为“那两床被子是无价之宝”,非常想要它们。她仅仅是从被子的价值和审美角度来考虑的。小女儿麦姬告诉自己的母亲,“不要那些被子我也能记得迪伊外婆”[4]。对麦姬而言,这两床被子是对家族先人们的永久纪念,是她对家族的深厚感情,即使不拥有它的物质存在,她也同样拥有它,因为被子早已作为文化遗产的象征深深地印在她的精神世界里了。母亲最终把被子留给了麦姬。她的选择代表了沃克对文化遗产的态度。作品通过两代人对百衲被的不同态度和第二代两个女儿对百衲被的取舍,充分展示了百衲被作为黑人文化遗产的象征主题,从而表达了“妇女主义”的观点。“我们黑人女性不要以我们的文化遗产为耻,而要以它为荣。因为这种遗产所散发出来的精神是持久的,有创造力的的,也是极可爱的”[5]。
教材中的 《爱情是谬误》,是美国幽默作家马克斯·舒尔曼的代表作。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应着重分析其语言特征。“Cool was I and logical.Keen,calculating,perspicacious,acute and astute—I was all of these.My brain was as powerful as a dynamo,precise as a chemist’s scales,as penetrating as a scalpel.And—think of it!—I only eighteen.”[6]在故事一开始,叙述者“我”就运用了cool,logical,keen,calculating,perspicacious,acute,astute,powerful as a dynamo,precise as a chemist’s scales,penetrating as a scalpel等等大量的形容词来赞美自己,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严格遵循语法规范,字斟句酌,尽量使用标准英语,字里行间充满了傲慢和高高在上的口吻。与此相反,文中的另外两位人物Petey和Polly Espy的语言,则充斥着大量的口语和俚语,和“我”的语言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同的词汇可以产生不同的文体特点,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课文中典型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分析和阐释,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作者选词的用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中的幽默。
课文《潜鸟》,是加拿大文学复兴时期举足轻重的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作品。这是一篇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通过“我”讲述了皮格特一生的故事。题目“潜鸟”象征着以皮格特为代表的加拿大土著民族梅蒂斯人。文章开头指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皮格特的人生三部曲是故事的展开和结局:“我”少年时结识了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皮格特,她自我封闭,不爱与人说话。几年后,“我”又邂逅了皮格特,此时的她性感时髦,马上要和一位英国白人小伙步入婚姻的殿堂。又过了几年,“我”从母亲的口中得知皮格特婚姻失败,回到了从前的小棚屋,不久和自己的两个孩子葬身火海。最后,“我”只身来到钻石湖,潜鸟已经绝迹,皮格特和潜鸟的悲剧命运交织在一起。“我”感慨“只有皮格特才以一种无意识的、别人完全不理解的方式,真正听懂了潜鸟的叫声”[6]。通过对《潜鸟》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皮格特和潜鸟这两条线索的交替处理,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以潜鸟的命运比照皮格特的人生悲剧,反映了少数族群和自然生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遭受的双重困境,表达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消除种族歧视,实现种族平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
三、结语
教材《高级英语》为进行文学评论式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应当通过对课文作者、写作背景、文学流派、遣词造句以及篇章结构的分析,挖掘文章的深层思想,帮助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在英语专业高年级,语言课教学除讲解语言知识点以外,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鉴赏能力。
[1]Abrms MH.AG 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 s&Thomson Learning,2004:49-50.
[2]Walker Alice.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Womanist Pose[M].San Dieg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3.
[3]李静.“被子”在艾丽丝·沃克作品中的意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
[4]张汉熙.高级英语:第1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张晔.黑人文化和白人强势文化的撞击[J].北方论丛,2002(6).
[6]张汉熙.高级英语:第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