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学专业水彩画课程意义浅谈
2012-08-15耿金龙
耿金龙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使得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越来越市场化,一些就业门路狭窄的课程被削减课时,甚至逐步淡出了大学课堂。受此影响,高校艺术专业的“水彩画”课程地位日渐下降。其实,“水彩画”教学在色彩基础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绘画语言,为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色彩感
“水彩画”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学生观察色彩、理解色彩和表现色彩的直接有效的训练途径。水彩课程大多设置在低年级,低年级的大学生有一些色彩画(水粉画)经验,但那只是基础性的入门和初步的掌握,他们还不能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远远不能达到《色彩教学大纲》的要求。他们在色彩基本理论,色彩感觉等方面仍显得稚嫩和粗浅,这是美术高考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副作用之一。
“水彩画”课程在基本规律上同其它各类美术基础课有许多共性,如构图、透视、素描关系等,但对水彩课而言,要贯彻始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内容,它传递着作品的信息和画家的艺术感受。人的色彩感,既有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因素,也有通过训练获得的后天因素。人眼视网膜对外界色彩的敏感程度,一般正常人都略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才使色彩画有了广泛的表现空间,才使艺术家们获得了张扬的创作个性。
自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科学地解释色彩的光谱之后,色彩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客观物象的色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眼前的。学生如何认识领悟真实的色彩世界,并用一定的技巧把它反映出来,就是我们要训练的色彩感。真实的客观色彩通过艺术的再现才具有生动性、鲜明性、艺术性。水彩画流动性强、透明清澈的特点,有助于学生辨别各种物体的自然色彩,认识客观物象的冷暖关系、补色关系等,从而创作富于感情特征和特定意境的作品。在这种创作过程中,他们所认识的不单是客观的物体,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特征吸收于我。但是,学生由对色彩规律的共性理解,到运用色彩规律进行个性的表达,并不像照相机那样简单,需要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色彩感觉进行不同的引导。
二、掌握绘画语言
水彩画的表现领域非常宽广,它是融合中、西绘画特点的绘画形式。水彩画既可以像西方油画一样表现光、色、质感和厚实的形体体积,又可以像东方水墨画一样表现笔法、线条和抽象的笔墨意蕴。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到最新潮的现代派绘画都能用水彩来表现,可以说水彩画几乎是绘画领域里无所不能的“多面手”。因此,“水彩画”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绘画语言。
水彩画和油画在颜料属性和视觉形态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但这些差别不是油、水相斥的关系,两者之间有许多共通性。油画和水彩画都是人们从事艺术活动的媒介物之一,两者在塑造形体和运用色彩上有许多共性。艺术史上,油画和水彩画的关系非常密切,油画先于水彩画产生,水彩画的出现又促使新的油画画派产生(受水彩画家透纳的启示,产生了油画的印象派)。许多艺术家用水彩画来画油画的创作稿,又在水彩画中融入油画技法。透纳、霍莫、怀斯等是在这两个绘画领域都有较深造诣的著名画家。可见,“水彩画”课程教学对于高年级油画方向的学生来说,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水彩画是最接近中国画的西方艺术门类,在欣赏习惯上,水彩画比其它外来画种更易于我国普通大众所接受。美术学专业学生通过水彩画学习,能更充分理解水彩画与中国画之间的某些相似性,即抒情的内在气质和笔墨淋漓的外在特点,在形式技法上可更多的体会水彩画的用笔、用色,在艺术内核上更多的感悟中国画艺术的意境,为以后学习中国画开阔思路。学生如果能够兼收并蓄、触类旁通,就可赋予水墨画更多的表现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
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艺术教育以培养具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的。“水彩画”是实现这个目的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当今美术院校的高考模式存在一些弊病,多年不变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助长了考生的“应试学习”倾向。这些学生虽然通过了高考的大门,但是普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基础学习中,他们只会临摹,不会写生。画出来的人都是一个模样,缺乏个性特征。在色彩写生中,他们只会画三四个小时的短期作业,延长时间则不知如何深入;画出来的水果和瓶子等物体,不管光源、环境如何变化,“长”得都一样。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作为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水彩画”教学,不单单意味着把颜料涂在纸上,或者掌握一些色彩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水彩画是用水稀释颜料画在白色水彩画纸上,利用水和色的互相渗化,互相交融,使画面产生一种虚幻般的变化。同时,由于白色水彩纸的反射,画在水彩纸上的颜色通过光的透射,在色彩上产生细腻、微妙、明净的效果,而这些变化是非常自然的,非公式化的,无法复制的。学生在水彩写生过程中,以饱蘸情感的画笔运用水、色来宣示自己的感悟,方能描绘出动人的图画。如果情感被陈规和教条所束缚,那么最终会导致艺术的虚假与扭曲。“水彩画”教学把学生的心灵从高考的模式重压下解放出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水与色的奇妙世界中去体验情趣,净化思想,激发感受,使他们能无拘无束地“创造”艺术。
水彩画是极富弹性的画种,它不仅能借鉴西方油画的经验和技法,又能吸收中国画的审美意识和表现手段,还可以融合雕刻、版画、书法、摄影等艺术形式的长处。在表现力上,水彩画既可以轻快明丽,也可以浓郁沉重;可以鲜明强烈,也可以微妙朦胧;可以表达小情趣,也可以表现大题材。由于水彩画具有这种兼容并包的特点,学生通过水彩画的学习,可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其它艺术门类的综合特点,在知识结构上改变对色彩概念化、公式化的理解,进而以敏锐的触觉和独特的感受,从其它门类的绘画艺术中获得启发,把握突如其来的灵感和顿悟,使早已“钙”化的脑细胞焕发创造的活力。
水彩画技法除了湿画法和干画法之外,还有喷洒、刮擦、印压、滴淌以及添加其它物质材料等等。相对于其它画种而言,水彩画技法更富于表现力和创造力,其复杂多变的特点也常影响作品的成败。作画时用笔的粗细、钢柔、急缓,色彩在干湿浓淡的变幻中获得的偶然肌理,都能增添画面的趣味。研究技法是一种诱人的游戏。现代绘画大师巴尔第斯指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需要有技艺。”当学生从被动的描摹中产生对水彩画技法的兴趣,并转入到对其进行潜心的研究和应用的时候,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水彩画作画过程可以表现作者的才华,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气质、阅历、性格、修养等有所不同,这会导致表现效果的各不相同。无论是写实描绘,还是写意表现,都能使学生体味创造的快感。水彩画技法教学作为基础训练的一部分,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技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更主要的是启迪学生将绘画技法应用于艺术创作,这是水彩画技法教学的核心所在。
四、增强就业适应能力
高校美术学专业带有美术专业和教育专业双重性质。美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师的职业。中小学美术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彩画由于工具简便,普及面广,而成为中小学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绘画表现心中的色彩世界是人的天性。中小学生学习色彩绚丽的水彩画,可以获得表现情感的愉悦,即使是涂鸦式的“色彩游戏”,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水彩课程教学,引导启发学生热爱自然、崇敬生命、追求真理,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校美术学专业把水彩画作为色彩训练的主要手段,除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力,使其掌握色彩规律,更应该从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出发,并考虑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中小学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强调水彩画教学的现实功用,提高美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高校专业设置跟着市场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奠定学生专业基础的“水彩画”课程不应当被削弱。水彩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中给予进一步的重视,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
[1]顾平.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程:美术教育学导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刘汝,刘明毅.英国水彩画简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3]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4]海泽尔·哈莉森.水彩技法百科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雷·史密斯.美术家手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