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地理角度看明代以来保定兴起的原因
2012-08-15国兆果
国兆果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出现城市。一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又是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地理空间密切相关的,这种空间关系是由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共同组成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河流等是城市繁荣与发展的基本保障,人文地理环境如所在区域的军事、政治战略地位及经济、交通条件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生存状态。下面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历史上保定城的建立及兴起的原因。
一、保定区域的自然环境
(一)地质构造
保定位于中朝准地台的中北部,以易县、满城、望都一线为界,其西部属于燕山沉降带,东部属于华北断拗。在地质历史上,保定区域内主要有两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其一,在前晚元古代末期,以褶皱为主,断裂次之,伴有岩浆活动,造成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二,中生代燕山运动,是该区构造变动的重要时期,产生强烈的褶皱断裂构造,前终生代地层支离破碎,断块活动剧烈,并伴有火山爆发,岩浆侵入,造成西部山区呈北北东向隆起和平原拗陷区雏形。至新生代,平原大型断裂拗陷持续发展,太行山主体相对上拱,形成该区域现代的主要构造格局。
沿易县塘湖至满城岭西一线,表现为一系列大致互相平行的北东向压性兼扭性断裂和褶皱,同与该方向垂直的北西向张性兼扭性断裂组合,多成雁行状排列。元古界分布区的断裂性质多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褶皱一般不甚发育。在满城县境东北部有一近东西向的短轴背斜构造,其轴部西起白堡附近,东到徐水县瀑河一带,入易县境内。两翼地层基本对称,北翼平缓,倾角12~20度;南翼较陡,倾角20~30度。满城县境内的元古界大多倾向南东。在岭西村落附近寒武、奥陶系分布区,则多以逆断层紧密线性(或倒转)褶皱为主,出现迭瓦状构造。
平原区隐伏构造,受太行山山前深断裂控制,自燕山运动末期起,断块运动趋于剧烈。至喜山运动早期,以负向活动为主,在中生代构造基础山进一步分化。凹陷逐渐扩大凸起相对缩小,地表均由新生界覆盖。中新世以后平原内的差异活动更为明显,西部急剧上升,东部明显下降。冀中平原一般至上新世才接受了很厚的松散的松散沉积物。清苑县东部地区,第四系厚度一般为500 m,最厚达4000 m,超覆不整合在下第三系之上。以后经过地质时期的侵蚀、风化、搬运作用,逐渐演变形成今日的地质景观。这样的地质构造决定着地表的形态格局,地形为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下降。大致满城县城以东、满城县南部及以西为山地、丘陵,以东则以平原、洼地为主[1]154-155。
(二)地貌土壤
保定地处太行山东麓,地貌类型齐全。按照自然地貌分类,全市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和洼地。1949年以前,保定市的各类地貌没有具体的数字统计。按照1999年的统计,整个保定地区山区面积约为175.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9.75%。与易县交界的大牛山峰,高1052 m,为全市最高点。
丘陵区为太行山隆起地带与华北平原沉降带过渡区,面积为21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2.22%。区内多分布海拔高程250~400 m的残山余脉,地形坡度小于20度,另有两个由半环山脉围成的柳家佐、抱阳阳畦效应区,适宜种植早熟作物。
平原区面积约为139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7.8%,海拔高度大多在10~50 m,地势平坦、开阔,河渠纵横,土壤肥沃,为农业生产以及城市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是保定城市兴起和繁荣的基础。平原西部主要由漕河、界河、洪积、冲积扇组成,冲积扇自山麓向平原或自扇的中部向边缘,粒度变化逐渐由粗转细,形成山丘平原交界的扇形堆积。扇形堆积群生成了主要由卵砾石、粗砂夹红色、棕黄色粘土亚粘土的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同时还形成了以裙带式分布在河谷两侧的Ⅱ级阶地,组成阶地的多为浅米黄色亚砂土。平原区大部分为河流冲积扇平原,是由漕河、界河、瀑河等洪积、冲积扇群组成。中、细砂组成的隐伏冲积扇和细砂组成的古河道,是地下水潜在的储藏区。
洼地分布于清苑县东部边缘的白洋淀附近,面积只有4km2,为全市最低点,海拔高度仅8 m,而且是水位的波动区,涨水时淹没,枯水时露出水平面,是河流的入口处。主要由现代砂砾石冲积和湖积粘土组成,这部分区域目前普遍生长芦苇。
总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加上河流风沙千百年来的搬运作用,保定地区西部以山区丘陵为主,东部以平原洼地为主。在古代,西部山区是防御西北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而东部平原则是人口城市的聚集地。“临城四野,地址坦平,二川交流,夹绕州治”,形象地写出了保定的地貌形式。
(三)气候物产
保定市属于暖温带及温带大陆性劲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3~13.0℃,年日照时数2446~2728小时。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40毫米,属于温带半湿润带,全年降水分布不均,夏季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左右,冬季12~2 月份降水仅占全年的 2%左右[1]165-166。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保定物产丰富多样。根据明代弘治《保定郡志》记载,明代保定地区种植谷类作物有8种,花属种类28种,瓜、果、蔬菜属种类共有42种,药材种类45种,木材种类46种,动物种类48种,是羊毛、棉花、蜡、绵子、蜂蜜、席、纸、丝的重要产地[2]。又《嘉靖雄乘》记载:“谷多、黍多、粟多、稷多、间有麦。有粱、有稻、多糜多薥、有麻、有苏子、多菰米、有稗米,有牲畜多牛马,多驴、有骡、有特多羊、多豕、多犬…药有甘草、有半夏、有地黄…货多水产、有荷叶、多席、有蒲苇有扇、有筐,有丝、有土绢、有棉花、有布、有麻…王齐曰,雄亦乐土也,五谷备亦,肉帛具,参果酒嘉亦,材木任亦,花草娱亦,药物需亦,鸟兽鱼鳖若亦,货财通达亦,仰观俯察民生丧死无憾亦,雄不得乐土乎。”[3]可见保定物产十分富饶。《万历会计禄》记载:“明万历六年,保定府夏税小麦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三石八斗二升九十九勺,人丁丝折娟二千七百九十六七尺一寸五分,农桑丝折娟一千六百一十九尺二分五厘,本色丝二百二十四斤一两一钱三分,秋粮米四万二千九百八十石三斗一十四勺,地亩棉花绒九千五百七十四斤八两五钱六分,枣株课米一十六石二斗九升,马草一百一十万七千五百二十束,一分户口盐钞银一千六百一十一两一钱七分一厘整。”[4]在北直隶所属府州中位据前列,可见当时保定农业发达。赋税的多寡虽然不能直接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大致的经济发展状况。保定府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各种物产十分丰富,富饶的物产是支撑保定兴起的重要因素。
(四)河流
郦道元在《水经注·序》中说:“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纵观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往往与河流水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河流滋润大地,补养生灵,对城市的兴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定市境内的河流主要有唐河、府河、漕河。唐河为保定地区第一大河,流域面积7115.6km2。据弘治《保定郡志》记载:“唐河去郡西南一百一十里,属唐县,源出大同灵丘县南,经飞狐口,过倒马关,因陶唐以封之地,故以得名。”[5]481唐河是古代保定重要的灌溉水源,也是重要的河流运输通道。
府河原名一亩泉河,《水经注》称为沈水,又名清苑河。历史上府河清水长流,虾游鱼跃,投网可得,航船东可达天津,上溯可通百草沟河,是保定城居民重要水源之一,也是保定重要的河运航道。嘉靖《清苑县志》记载:“一亩泉河即清苑河,在城壕南,其源发自满城县城贤基社泉自池中涌出约宽一亩,故名。东合鸡距泉,经城壕南东入冠水,经安州雄县达于海。”又云:“一亩泉俗号西塘,泊民多利之。”[6]
漕河,又名漕水,今流域面积800km2。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漕河在安肃县南三十里,东南至安州入徐水。高阳计:漕水出釜山南,东流达羊角淀北新城西,有伏龙泉入焉。安州志:漕河自安肃之高阳村,至城西李家庄三十余里,每遇水溢,侵涝民田,因筑长堤二,束水使东入依城河。”[7]这说明河流在古代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河流虽然在雨季容易引发洪涝灾害,但在古代深井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它为城市的人口提供充足的水源,方便了农田灌溉,同时又有舟楫之便利,在古代交通落后的情况下,河运无疑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河流滋润了保定的发展,但河患也一定程度制约了城市发展。
二、保定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便利的交通位置
北宋时期,保定作为边陲重镇是宋辽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太平治绩统类》卷二九:“河北,朝廷根本,而雄州又河北咽喉。”《景文集》卷七《铃辖冒上合就移知雄州》:“雄州乃剧藩,喉领塞南地。译通老上庭,道系单于使。”[8]这说明保定在宋代是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交往的必经之地。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西依太行山脉,东为冀中平原,北控三关,南通九省,被称为“天下通道”,“京畿重地”。古代有驿站、驿铺。保定地区曾有驿站18处,驿铺168处,其中保定市区有金台驿,满城县有泾阳驿,清苑县有驿铺16个,满城县有15铺[1]231-232。这些古代交通设施已在1913年全部被废除。
保定境内水系发达,大的河流有唐河、白沟河、滹沱河、梁河、易水河等,在古代这些河流交错纵横、水量充足,航运条件优越。《保定郡志》记载:梁河去郡东三十里属清苑县,其源分自唐河东过安州达于海;白沟河去郡一百一十里,经易州过县南入直沽达于海[5]480。《明史》中也写道:“玉带河在保定县北东流入会通河,黄义河在大城县东北八十里源自交河,分流至县境入三角淀。磁河源自安州聚九河之水至雄县为瓦济河至保定县为磁河入直沽。”[9]这些史料说明,当时保定府的河流都能直达天津港。“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輐,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综而计之,自昌平神山泉诸水,汇贯都城,过大通桥,东至通州入白河者,大通河也。自通州而南至直沽,会卫河入海者,白河也。”[10]这里的“直沽”即北运河,京杭大运河北段。由此可见保定河流全都与京杭大运河相通,与天津港相通,乘船东可到达天津入海口,南可通过大运河到达江南地区。总之,明清以来保定水陆交通发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
(二)重要的军事位置
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保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宋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没有北移,保定为备边要地,成为抵御西北、东北少数民族的边关重镇。如北宋建隆初年,置保塞军,抵御契丹骑兵[1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北移,保定的军事地位越加重要,成为拱卫京师的南大门。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的写到:“保定府,重山西峙,群川东汇。宣府、大同为之屏障,倒马、紫荆为之阻碍。联络表里,翊卫京师,诚重地也。”[12]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保定的军事战略价值。古代科技落后,雄关险隘对于国家都城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北京周围重要的军事要塞很多在保定地区。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序》:“国家大一统,其定鼎燕畿者何也?燕接胡塞,成祖尝三犁其庭者也,所谓万世之业也。其谓四镇三关者何也?四镇曰蓟也、曰昌也、曰保也、曰辽也。三关曰居庸也、曰紫荆也、曰山海也。”保定为四镇之一,三关中的紫荆在保定境内。在明代,保定还是北直隶重要的军马产地之一。杨时乔的《马政纪》记载,明代保定府备用祈州等十三州县原额种儿骡马七千九百四十五匹,在北直隶所有府州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大名府[13]。保定府十三州县的草场面积,在各府中也仅次于真定府。清代虽然没有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但清廷仍然重视保定的军事地位。雍正年间编写的《畿辅通志》写道:“北控三关,南通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控雁门之紫塞,引鸡距之清流,倚太行之严观,接易水之长洲,前有瀰潴大陆之利,北有重关天险之固,群山西峙,众水东潆……燕赵界区,神京要地。”[14]可见清统治者对于保定府的军事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
总之,保定的兴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保定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物产富饶,这是保定兴起的物质基础。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的政治中心北移,使得保定从一个边关小镇变成京畿重地,境内多雄关险隘,对于巩固京师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明清以来的统治者由于保定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对保定地区的重视,是保定城市得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保定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保定市志:卷一[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保定郡志:卷七[M].上海古籍书店,1981:243.
[3]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嘉靖雄乘:上卷[M].上海古籍书店,1981:54-59.
[4]张学颜.万历会计録:卷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5.
[5]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保定郡志:卷十二[M].上海古籍书店,1981:481.
[6]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清苑县志:卷一[M].上海古籍书店,1981:14.
[7]嘉庆重修一统志:保定府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6:740.
[8]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6:247.
[9]李贤,彭时.明一统志:卷一[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4.
[10]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10.
[11]谭其骧.宋史地理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3.
[1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353.
[13]杨时乔.马政纪[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8、136.
[14]唐执玉,李卫,陈仪.畿辅通志(雍正):卷十五[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