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价值观的变化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以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为例

2012-08-15黄成洲张庆芳周小川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

黄成洲,张庆芳,周小川

(1.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常州大学常州地方文化研究所,江苏常州213164;3.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人物是文学作品反映的主要对象,各个时期,各种文学流派,文学家们都十分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现实主义时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人物有什么区别?这是英美文学课上学生经常会问到的问题。按照詹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文中的说法,现实主义与早期资本主义相联、现代主义与帝国主义相关,而后现代主义则是跨国资本主义的产物。[1]本文拟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三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不同时期人类价值的变化,窥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人物塑造

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人类追求理性。波兰现代美学家符·塔达基维奇称:“忠实地摹仿现实提供的原型”“可以称作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一词最早就出现在1821年题为《19世纪的墨丘利》的佚名文中。现实主义概念的真正流行是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即19世纪50年代。1855年画家库贝尔把自己当时被拒的不入流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随即引发了一场轰动热烈的大辩论。艺术史家尚弗勒里就把这些辩论文章收集在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之中,并在序言中称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创始人。该书发行后,“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就在欧洲流行起来。[2]

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理论建立在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将艺术做为工具以实现对社会、人生本质的认识,所以此时的文学艺术创作是以现实为材料,采用典型化的创作手法,对材料进行重新加工、重新组合,形成艺术的具有灵韵的语言文字。

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就是细节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因此现实主义作家们把人物的典型性格的描绘视为人物塑造领域的最高追求。黑格尔 (现实主义美学理论鼻祖之一)认为性格就是艺术表现的中心,就是人物的个性化。但是真正的个别性,不仅要显现一般意义上的性格的普遍性,还要显现特殊意义上的性格的具体性。这两方面的完整协调和互相渗透,才能形成现实主义的完整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恩格斯的典型性格正是黑格尔的完整性格,即共性与个性、主体性与丰富性之完美结合。这就是现实主义要刻画的人物个性化。[3]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逼真地塑造了一个癫狂和狡诈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财产逼走了侄子,折磨死妻子,剥夺女儿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通过对葛朗台一生的细腻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虽然现实主义流派流行于19世纪,但当代官场小说的作家们遵循美学原则,依然以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为视角,在塑造人物性格时,考虑人物的整体发展,重视典型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所起的积极作用。遵循共性与个性、主体性与丰富性原则的高度统一,成功地塑造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

在《抉择》中,作者张平非常重视人物的主体性与丰富性的高度统一,始终突出市长李高成的主导品格,他正义凛然,坚持原则,坚定党性,刚直不阿,清正廉洁,但同时又多方刻画人物的丰富性格,始终把人物放在利与义、肉与灵、情与法的矛盾冲突之中,既避免了人物描绘的平面化,又防止了人物塑造的概念化,使李高成的形象具有现实高度和真实性,塑造了一位现实生活中优秀的党的干部形象。[4]

现实主义小说遵循的美学原则的核心是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物是理性意识的外化。一举一动、所思所想都在理性控制之下。亚理斯多德在《诗学》十五章讨论人物性格刻画时说,刻画性格必须具有四重性:一性格要善良;二性格要合适;三性格要相似;四性格要一致。这些条律所追求的就是“逼真”二字。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将人物划分为两类: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5]区分两类人物的标准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扁平人物只有个别性格特征,可分为性格人物,类型人物和漫画人物。而圆形人物却有数种特征,其中有些特征甚至相互矛盾,非常复杂,在读者的眼睛里,他们就是“真实的人”。

在现实主义文本里,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追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具体聚焦点落在单一的人身上。在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丹尼尔·笛福 (Daniel Defoe,1661—1731)的《鲁宾逊漂流记》 (Robinson Crusoe,1719)中,鲁宾逊这一人物的塑造就是文本的核心,重中之重,也就是说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就是“人”。

现实主义小说家塑造人物,常常采用两种手法进行塑造,即直接与间接手法。读者常常通过阅读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分析人物的生活经历来认识事理,总结经验,开启心智,成就事业。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塑造

进入20世纪,帝国主义时期,人们便生活在与先前大不相同的环境之中,因为这个世纪社会剧烈变动,文化出现危机,而且冒出了很多“理论”、“原则”、“相对论”、“解析”和“人格结构”等,无不叫人迷惑。1905年秋季,巴黎的画展揭开了现代艺术的序幕。野兽派画家们以“粗糙的、显然未完成的、笨拙的表现形式和画布上强烈的、尖锐的色彩对比”[6]向传统艺术发起了挑战。他们以胡乱涂抹的方式进行创作,打破了传统艺术和谐统一的绘画特征,构成了与现实艺术世界和现实人生世界的根本对立。这一切都迫使文学家重新思索美学与现实的关系,就这样文学就由传统的“一面镜子”变成了现代的“一盏灯”。文学家也重新开始思索人的问题,提出了“我是谁?”的关于人类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人类生存危机的反映—人类已经失去了他原来拥有的中心地位。于是,人的存在、人的结构、人类价值就成为学者们思考、探讨、研究的课题。

借助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学说,现代作家笔下的人物就成了肢零破碎的多面自我。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学人物也已经不是“常 见”、“普通”、“典型”的人,而是一种多面的“人格”。这一切变化是因为二十世纪的文学家不再将现实世界看作是唯一的外部的客观世界,在他们眼里现实世界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而且人们的内心主观世界也是多个。在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已经不是传统小说中所指的人,而是一种自我,是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现代主义的作品中,读者很难区分人物的性格特征,因为他们的特征太多、太矛盾、太复杂,无法辨认谁是谁。说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因为人物只是一种人格。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性格中,有时本我 (id)作祟,反映出动物的欲望,有时超我 (superego)压抑自我,反映出社会中人对自己的控制,有时自我 (ego)理智地挣扎着融入社会或者自我由于不堪重负而被社会压垮。在社会上出现的人,只是一副面具,只有在做梦或者说漏嘴时才会显露其真实面目。在趋于物化和极其动荡的年代,作为社会主人的人既疏离于社会之外又处处受到社会挤压,成为金钱与物质的奴隶,即人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成为无依无靠,任凭摆布的非人。[7]

现代派文学是一种异化文学。在现代派文学中,异化理论已经成为重要的理论支柱,异化现象的描写处处可见。在这里,社会与人为敌,不可认识,无法控制 。现代派文学作品中的人是非人、是虫、是机器的同类。在卡夫卡的典范之作《变形记》中,他以自己独特的敏感对人变为“非人”的异化过程做了冷峻的描绘,也对社会因素做了深刻的剖析。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夜之间由人变为甲虫。在描绘这个荒诞不经的事件时,作者首先点明了此非为梦,而是变形人睡醒之时的自我发现。就这样故事的可信度自然而然地被强化,使怪诞中蕴含了可信的真实性。接着作者笔峰一转,让人物格里高尔去回忆自己日复一日的艰辛与苦涩的推销员生活。他常年奔波、食物低劣,无朋缺友,孤独万分,强悍的老板居高临下,发号施令,铁腕独裁,一不小心就会被解雇。如果不是债务的缘故,他早就辞职了。[8]变形后的格里高尔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之中,他的生存无奈不易,尤其是变为甲虫之后,他整日卧床,翻身困难,却还担心上班会迟到,可能会遭到上司的申斥。事实上,小人物格里高尔早已被社会异化,沦为辛苦劳作的工具。他的变形虽然离奇荒诞,却有充分的社会现实作为依据和严密的内在逻辑作为支撑。因此,在现代主义小说中,传统意义上的人物已经消失。人物不再是典型的人,而只是异化了的人格存在。

在现代主义的作品中,故事情节淡化。作为共存艺术的肖像能被人一眼看出是因为他有一个空间,即传统小说里的情节。然而在现代主义的小说中,时间与空间均漂浮不定,表现为情节的淡化。于是作者就寻求梦幻世界和借助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因此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人物行为大多分是内心活动。思维和言语以逻辑混乱的内心独白为主。人物的外部活动和实际言语的动机是什么,读者很难辩别。这样的人物塑造,读者根本得不到完完整整的肖像,所得到的只是人物人格的诸多细节,仿佛一幅完整的肖像被撕成了许多细小的碎片。读者难以从碎片中辨认出人物的本质来,但是如果他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整理、拼凑和归纳凌乱细小无规则的碎片,人物肖像还是依稀可辩。如果说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主人公总是那样英雄,那么,在现代主义小说中英雄神圣的光晕逐渐褪去,成为一种非英雄的形象。这种非英雄的人物形象随着“上帝死了”而深感精神困惑。他们的生活变得日益混乱、难以控制、荒诞无理。他们正在无可挽回地失去自我和主体性,再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塑造

20世纪60年代,跨国资本主义出现,此时的人类价值随之发生了极大变化。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人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此时的文学作品,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该类作品有其独特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这些观念和方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大相径庭,格格不入。“人物死了”,“人物是影子”等人物创作中的文学术语让读者感到茫然。

米歇尔·福柯宣判“人物死了”。评论家也敏锐地意识到“人物的消失与死亡”,认为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已不宜使用“人物”一词,故用“人影”、“密码”,来代替“人物”。按照亚莱德·福凯马的说法,这些词意味着后现代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已经不能“自我”。小说中的人物、英雄随之没有了崇高的志向,也没有了完整与统一性。统一的主体分裂成了互不相关甚至相互矛盾的碎片拼凑。

后现代主义的人物失去了家庭与社会根基。他们如浮萍随风飘摇,破碎的主体无感情可言,人物彻底平面化。他们只是虚构的无深层意蕴的形象。

在后现代主义非理性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大多趋于非理性化。传统地讲,引导人们前进的火炬应为理性,但是后现代主义理性火炬在照亮黑暗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照出了一片新的阴影。

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人物塑造的根本原则。二十世纪下半叶,人类进入了结构主义时期。十多年以后,又向后结构主义时期推进。此时,人类面临着重新界定自己本身的重大问题。我到底是谁?人类经过一番努力后发现他们本身不过是个符号动物而已。小说家塑造的就是这种意义上的人物。在电影《火凤凰》中的阿桃说她自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复杂的,琢磨不定的。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是谁。”她的出生名字是方盈盈,但是她已经“死了”,不存在了;逃难的时候她集中生智,就变成了阿桃;在影视界,她又成了凤凰小姐。在与黑社会斗争的时候她却变成了龙少爷。四个不同的人物集于一身,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身份,随着身份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装扮、言行,可谓忙啊!难啊!

在巴塞尔姆的《看见父亲在哭泣》中,小说中的人物听说父亲的死讯,便想找出事故的真相,但是他口吻冷酷,没有亲情,活像一个侦探。然而,当他亲眼看见父亲在哭泣的时候,读者却能感觉到他的种种复杂感情。悲伤、自责、怨恨、反感又敬爱自己的父亲。儿子是一个不定的矛盾的角色。完全可以说他是爱他父亲的,然而也可以说他对父亲非常冷漠。

作者巴赛尔姆通过描述这些不确定的人物来否定人物的可知性。人物的不确定性又迫使读者自己来断定人物。读者可以说那个哭泣的人就是叙述者的父亲,也可以说此人不是他的父亲。读者也可以认为这一切都是幻想。怎么来看这篇小说全由读者自己决定。[9]

亚莱德·.福凯马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人物,只是一个影子而已。后现代主义人物的六种生成特征是无理、无本、无我、无根、无绘和无喻。这些特征来自福凯马的一种相当有用的判断法,即六种传统代码的破坏:(1)逻辑代码。同一人物不可理解为存在,同时又不存在。也不可以说他是人,同时又不是人。(2)生物代码。人物必须具备生理功能。(3)心理代码。该支配人物的性格发展和思维活动。(4)社会代码。人物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根基、社会位置。(5)描绘代码。人物必须有一幅微妙的肖像。(6)比喻和转喻代码。借此读者可窥视人物之心灵。“六无”用来指涉以上传统代码所遭受的破坏。但是要注意,并非六种代码同时完全遭受破坏,才可以称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人物。福凯马认为: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人物“发生了某种变化”。但是这变化并不意味着与传统完全决裂了,在后现代主义人物身上仍然存在着某些代码。代码保留越多,人物固定本体就越大。

四、结语

以上几点绝未穷竭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三个时期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但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人类价值的不同决定了人物的塑造。现实主义的“人物”一眼可见,现代主义的“人格”依稀可辩,然而后现代主义的“人影”却躲闪、迷惑、模糊难辩,捉摸不透。主导现实主义人物塑造的原则是忠实地再现现实;现代主义的原则是描述人物的意识和梦幻世界;而后现代主义的原则是反映人物性格的不确定性。

[1][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66-71.

[2]李莹波.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 [J].科技风,2008(5):142.

[3]伍鑫甫.西方文论选: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94.

[4]毛克强.重铸现实主义文学的灵魂——从《抉择》等反映官场现实的小说力作看现实主义的永久魅力[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24-128.

[5][英]E·M·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114-221.

[6]邢 崇.同一·疏离·分裂——传统、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审美观念的变迁[J].理论观察,2008(4):5.

[7]何 峰.荒诞中的真实 现代人的困境——从卡夫卡的《变形记》到达里厄塞克的《母猪女郎》 [J].外国文学研究,2001(2):100-105.

[8]卡夫卡.变形记[M]//陈俘.外国文学作品选.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77-499.

[9]张 燕.从巴塞尔姆的《看见父亲在哭泣》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述特点[J].希望月报 (上半月),2008(6):51.

猜你喜欢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新法律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现代主义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