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西发展战略背景下福建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2012-08-15陈超淼

关键词:动漫课题动画

陈超淼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和东北等地区,就已经出现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动画公司,这些公司一度成为专门为欧、美、日等一些地区国家的动画外加工基地。因此,这些地区便成为我国动画经济发展的较早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动画人才最大需求市场,与此同时动画高等教育较早便出现在这些地区,比如:国家第一批主要动画产业基地分布在北京、长沙、杭州、上海、常州和广州,动画产业规模发展相对较大且成熟。进入21世纪后,随着创意产业逐渐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国家对动画高等教育逐渐重视,促进了一批重点高校动画专业同欧美高校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交流机制,并且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留学的人才也纷纷归国投入动画教育。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上述地区的动画高等教育迅速的发展并带动其它地区的动画产业和教育。

当今众多高校的动画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院校动画专业匆忙上马,师资人才短缺,动画教育尚在探索阶段,教学与市场脱轨,学生在学校所学与实际所需的差距甚大。我国高校动画教学模式沿用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学科的特殊性,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改革教学模式,准确定位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配套课程和实践环节模块,形成体系和特色乃是当务之急。

一、国家海西发展对动漫产业及人才的需求

2009年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促进动漫、网络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依托福厦泉软件园和有条件的软件开发基地,发展动漫游戏产业;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高校服务海西建设的能力和成效等意见。随着这些政策意见的逐步实施,动画专业做为培养创意产业人才的摇篮,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对福建高校的动画专业而言,更应放在国家海西发展战略背景下,重新梳理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向,迎接新的产业发展需求。

因此,如果我们的动画高等教育还继续停留在照搬动漫较发达地区的动画教育模式,那么我们将出现专业学科结构单一化,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很难适应地方企业的用人需求,造成虽然人才每年都在走入社会,用人单位与人才相互却都很难适应的恶性循环,从而制约海西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

福建省动画专业大都设置在综合大学美术类院系,相对于专业性艺术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美术院系拥有全面的文、理、工科及相关教育资源,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因而它在综合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上比艺术专业院校更有优势。

二、动画专业教学模式新探索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实践创新能力。在面向海西经济区新一轮发展潮流中,我们的教学模式应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使高校动画教学在应有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上,突显专业特色和人才适应性。

(一)引入课题项目,强化基础和专业技能

以实践作为切入点,以若干主题项目或专业比赛为依托,联系相关基础和专业类课程,即每个课程都能作为动画大项目中的子项目进行设计,然后通过实践周安排整合以完成该课题项目,从而强化基础与专业技能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以项目主题创意能力培养引入专业基础和技能课的教学特色。具体实施方案以完整的创作项目实施步骤作为教学过程的分项目,把握课程中各个分项目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将实际课题项目制作流程作为联系所有课程的核心,建立系统教学模式。教师需引导学生承前启后,将基础课程的知识同专业课程知识联系起来,得以贯通。这样可以实现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项目为中心的转变,为后续实践项目和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二)培养实践意识,强化学生技艺

动画专业技能课程涉及一些较复杂且不同应用功能的软件应用技术,同美术学或艺术设计等专业相比,其教学难度较大。现代动画制作的每一道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软件,如:造型设计与绘制、二维和三维动画制作、后期合成和音效等等,如果采取以往单一课程的传授模式,学生很难熟练应用这些技能,其创意和探索则更加困难。因此,如果在教学中以课题项目实践设计制作为中心,将各课程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艺术创作与技术表达结合,寻找解决方法,完成艺术创作。在该过程中,老师扮演“项目主管”角色,发挥指导作用。

在培养模式改革中,我们借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的实践教学经验,设立“工作站”(Workstation),推进实践型教学,由 2-4 名老师通过连贯课程的形式辅导学生参加实际项目设计或者参与动漫比赛,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项目合作,共同承担设计项目或者动漫比赛,培养学生设计、制作、交流和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使看似单一个别的课程知识通过实践整合在学生的意识中,迅速形成实用的知识能力,强化学生技艺。为此,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重新审编。本校学生作品获得省教育厅主办的动漫比赛获奖4项,获得企业主办的国家级2项、省级2项、地区级6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课题项目同市场接轨。为了让学生更切身实际的理解动画的设计制作,以及使他们能将自己的课题项目设计同市场意识有效的结合起来,我们多次安排参观本地区的动漫企业,并充分结合实践周做了为期一周的实地实践交流活动,在每学期还安排邀请北京、上海或广州等地业内前沿专家,到学校来进行专业技能实践讲座。同时,还组织学生参观全国各地动漫节、创意展览会等,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基础、专业、实践课程形成互动整体。教学过程产生实践成果有效地为学生形成专业积淀,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专业实践应用和市场需求,积极接受校企互动培养,邀请行业人士来校讲学交流,专业老师通过横向项目合作,面向市场培养人才。以综合专业能力培养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培养创新型地方高校动画专业人才。

(三)促进教师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动漫专业教学新模式对教师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和综合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教学的责任。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并不会如期望的那样积极的投入,特别是90后的学生,在物质娱乐相当丰富的时代,很容易缺失上进心和责任感。对此,教师不能采取回避和埋怨的态度,要清楚地意识到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反对重学历、轻能力,引导青年教师积累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实行开放教学,融入校企互动,以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科研能力为切入点,对课题项目进行探讨学习、交流或合作,在教学中发挥“项目主管”和“艺术指导”作用,辅导学生完成各种实训项目,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

三、结语

福建地方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模式的初探,将课题项目模式引入教学,强化以课题项目为中心的动画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融入实践意识,强化学生的艺与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中以期得到能力的提高,磨练学生的适应社会实践的创造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提升专业竞争能力等方面是有效的。同时,我们为配合这种教学模式在建设好教学实践基地,与企事业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桥梁。最后,通过动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研讨与实践,使专业教师更加明确动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方向和职责,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实践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和科研积极性。

[1]刘波.起承转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八工作室影视广告实践课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王雪青.理念与方法的升级:中国(国际)设计基础教学特色课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3]林超.动漫教育与科研.新设计丛集(6)[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动漫课题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