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万国公报》的出版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2-08-15郭延坡

关键词:万国传教士公报

郭延坡

在我国出版史上,近代意义上的报刊的出现,是从外国传教士和教会的出版活动开始的。第一份中文的近代化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就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815年创办的。据统计,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先后创办了170多种中外文报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教会或传教士创办的。这些报刊虽然是以传播基督教教义为直接目的,但客观上也为当时的中国社会介绍西方人文和自然科学新知、启迪民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起到了巨大作用,1868年创刊的《万国公报》尤为个中翘楚。

《万国公报》是清末外国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报刊,它的创办和编辑活动自始至终是与林乐知这个名字分不开的。

林乐知(1836-1907),清末旧上海著名教育家、报人。原名Young John Allen,是美国基督教卫斯理宗的支派监理会的传教士,1836年生于美国佐治亚州,1860年受美国监理会的派遣,携妻女来到上海传教。林乐知到中国后,学习中国文化,取中国名言“一物不知,儒者知耻”之意,更名林乐知,字荣章。林乐知在中国开展传教活动的同时,还积极从事翻译和文化教育出版工作。他先后在清政府主办的上海广方言馆任教习,在江南制造局内设的翻译馆担任翻译等职务,由于工作努力,被清政府授予五品顶戴官衔。1882年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1887年加入同文书会。林乐知在中国投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和报刊编辑活动,并积极著书撰文,介绍西方先进科技和制度文明,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现代化的播种人”。

林乐知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活动就是创办并主编《万国公报》。《万国公报》前后共刊行34年,分为三个阶段,即《教会新报》阶段、前《万国公报》阶段、后《万国公报》阶段。

《万国公报》的前身是 《教会新报》(The Church News),1868年9月由林乐知创刊于上海,周刊,每期约6000多字,目的是宣传宗教教义,交流信息,信徒之间相互联络,“稗中国十八省教会中人,同气连枝,共相亲爱”。《教会新报》虽然也刊登一些各国消息、国内趣闻、科技知识等,但它的内容主要以宗教教务为主,发行范围也主要限于传教士较活跃的地区,读者主要是教徒,因而期刊销售量一直上不去,最初两卷仅发行100余份,平均也不到200份,影响力不大。

1874年,《教会新报》出至301期时林乐知将其改名《万国公报》(Globe Magazine),仍为周刊,其办报宗旨和刊物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侧重传教演变为侧重刊登政治时事内容,开始跳出宗教圈子,对晚清社会政治密切关注,并且试图对中国各阶层民众及官吏、知识分子有目的地施加影响。林乐知十分自信地称《万国公报》:“既可邀王公巨卿之赏识,并可以入名门闺秀之清鉴,且可以助大商富贾之利益,更可以佐各匠农工之取资,益人实非浅鲜,岂徒《新报》云尔哉!”

林乐知之所以将《教会新报》改名为《万国公报》,并且刊物性质发生实质性转变,实际上是其传教策略发生转变的结果,也是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了解日益加深后的选择。

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初入中国传教,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应对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基督教的拒斥。在这一点上,基督教新教各派相对于保守的天主教来说,采取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多试图通过将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思想结合起来,达到传播基督教的目的。林乐知到中国后,一方面在传教中十分注重用儒家思想来阐释基督教教义,将孔子和耶稣等同起来,林乐知曾师从当时一位名儒王韬学习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林乐知认为,传统的中国人保守落后愚昧,缺乏对现代科技知识的了解,只有让他们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了解文明国家的政治和历史,才能接受基督教。林乐知热心教育,创办中西书院,以及创办主持《万国公报》,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在传教过程中,林乐知认识到,单纯的基督教教义的宣传在中国不会有太大的市场,许多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知识、政治文化制度等却很有兴趣。于是,他采取“以学辅教”、“以政论教”的传教方式,把单纯的基督教教义说教变为主要介绍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制度以及现代科技知识。同时极力宣传西方的科技和制度文明都是源于基督教,企图使中国人在接受西学、西政的过程中接受基督教。他自己在谈到创办 《万国公报》的缘由时曾总结到:“西方之政原于教,西方之教本与爱,新旧二约详哉言之。论政而原于教,论教而推暨于人,论报而悉衷于道,论西方而专著于东方,殷殷素报,难自诬也。”这种以学辅教、以政论教的间接传教方式,鲜明的体现在改版后的《万国公报》中。

1882年林乐知创办中西书院,自任院监。1883年,《万国公报》出版至750期,因为林乐知忙于中西书院的事务而停刊,这是前《万国公报》阶段,从1874年至1883年共9年的时间,共出版450卷。

1887年,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韦廉臣(Alexander Willamson)在上海发起创办基督教出版机构“同文书会”,主要成员是西方在华人士,包括传教士、外国驻华公使及驻沪领事、上海工部局官员、商人(洋行经理)等,林乐知作为重要成员参加该会。1888年,同文书会商定《万国公报》恢复出版,于是《万国公报》在1889 年复刊,英文名改为《The Review of the Times》。1889年复刊后第一期《万国公报》林乐知的《答序跋语》中说:“近西国官绅士商于上海立有同文书会,摆印一切有益中国书籍,俾广流传。又拟复辑《公报》,以广见闻,同人集议于来年正月始。”

1890年韦廉臣病故后,同文书会由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主持,1892年改名为“广学会”,成为清末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基督教出版机构,先后出版过《万国公报》(1889~1907)、《中西教会报》(1891~1917,1912 年后称 《教会公报》)、《大同报》(1904~1917)等多种期刊以及《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五大洲女俗通考》等一大批产生广泛影响的书籍。

复刊后的《万国公报》由周刊变为月刊,也不再是林乐知个人主办的刊物,而成为同文书会(广学会)的机关刊物,但仍由林乐知主持。除林乐知外,参与编辑事务的还有其他英美传教士韦廉臣、慕维廉、李提摩太、艾约瑟、丁韪良、花之安等传教士,华人编辑则有沈毓桂、蔡尔康等。

1907年5月,林乐知在上海去世,12月,《万国公报》停刊,这一阶段是后《万国公报》阶段,从1889年至1907年共19年,出版227期。

《万国公报》是清末在华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是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重要载体之一,被当时人誉为“西学新知之总荟”。尤其是1889年复刊后的《万国公报》,月平均发行量维持在4千份左右,最高时全年达到5.4万多份,是当时发行量最高的报刊,在清末的知识分子、维新人士和中央及地方要员中产生广泛的影响。据记载,康有为26岁时曾“购《万国公报》,大攻西学书,声、光、化、电、重学及各国史志,…新知深思,妙悟精理,俯读仰思,日新大进”;李鸿章、张之洞等维新派官员长期订阅《万国公报》;光绪皇帝曾购买广学会出版的书籍89种和全套《万国公报》;日本天皇也是《万国公报》的热心读者,长期由上海的日本领事馆订购转寄;孙中山给李鸿章的上书《上李傅相书》也是在《万国公报》上公开发表的,可见这份刊物的影响力之广。

《万国公报》对晚清社会发生巨大影响,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宣传传播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新思想;二是批评时政,鼓吹变法图强。

首先,出于“以学辅教”的目的,《万国公报》自创刊以来便不遗余力地宣传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知识。西方的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制造、铁路、轮舟、邮政、农业、渔业、开矿等新理论、新技术,《万国公报》都加以翻译介绍。欧洲的一些发生重大影响的近代科学家,如牛顿、达尔文、哥白尼等,《万国公报》亦刊出他们的传记加以介绍。在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万国公报》宣传的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民主制度和社会民俗的介绍,更是当时变法维新人士现代政治知识的重要来源。《万国公报》非常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包括英国的议会制、美国的总统制、三权分立制度、美国的宪法条文等,并比较西方各国民主制度的异同;在民主思想方面,《万国公报》第188册(1904年9月)刊登的《欧美十八周进化纪略》一文,介绍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丹(伏尔泰)、虏骚(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民主思想,使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了“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权”等先进的政治思想和概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的也是 《万国公报》。1899年2月—5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121期—124期,连载李提摩太翻译的《大同学》一文,第121期中说道:“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实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这里引述的“马克思之言”就是《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今译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第123期中又说:“试稽近代学派,有讲求安民新学之一家,如德国之马客偬,主于资本者也。”这里所说的“马客偬”即马克思,所谓“安民新学”即是指社会主义学说,所谓“主于资本者”即是指马克思的《资本论》。从总体来看,《万国公报》在甲午战争之前多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甲午战争之后则重点转移到西方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方面。

其次,批评时政,宣传变法图强,也是《万国公报》的重要内容。

早在前 《万国公报》阶段,1875年10月2日第356卷中刊载了林乐知的《中西关系论略》,林在此文中指出中国是天下最弱最贫之国,并通过中西对比来分析中国贫弱的原因:“中国墨守成规,不知善变,此弱与贫之由来也。”认为中国的贫弱是因泥古守旧造成的,因而变法就成了当务之急。1881年-1882年《万国公报》以连载的方式,发表《近事要务》《近事要务衍义》等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变法主张,如广集益以振国脉、继制作以媲前圣、广善法以助不及、筹新法以备凶荒、通有无以便民用、求外贤以助不及、究格致以得新界、设报馆以博见闻、广土产以图富强、通水路以便往来、立学会以兴大利、择善法以知所从、习西语以便翻译、立信局以便民生等等,这些文章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889年复刊后,《万国公报》更是不遗余力地点评时政、鼓吹维新变法,发表了大量文章,对清末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宪政改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等重大事件都有评论。特别是甲午战争期间,《万国公报》发表大量文章,报道战况,对比分析中日两国政治军事形势,通过分析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提出“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的口号。从1889年到1898年戊戌政变时止,《万国公报》上发表鼓吹变法的文章多达数百篇,使之成为影响当时清廷上层官员和维新人物思想的最成功的报刊。将戊戌变法时期维新人士提出的变法主张和《万国公报》上的文章比较就可以发现,维新人士提出的修路、开矿、劝工、惠商、保护专利、通上下情、改科举、兴学堂等很多政策建议,几乎都是首先在《万国公报》及其他传教士的文章著作中提出来的。可以说,虽然最早提出变法主张的并不是《万国公报》,但正是由于《万国公报》的积极鼓动,变法图强才成为清末的社会潮流。

另外,《万国公报》的刊行,在我国报刊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借助它的广泛影响,诸如报刊主笔制、独立的编辑方针和明确的期刊宗旨等等西方先进的报刊办刊制度、规程和理念也在中国落地生根。这些先进办刊理念都对后来的报刊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康有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也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就叫《万国公报》,后来才改名为《中外纪闻》,可见林乐知和广学会的《万国公报》对其影响之深。有论者指出:“及至《万国公报》创刊,传教士将其所知悉之西方报业思想、知识与报刊体例,透过是报传播于中土,中国报业之现代化,于兹肇始。”(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

林乐知及其创办并主持的《万国公报》,可以说是清末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一个代表。这些新教传教士在中国从事教育和创办报刊等活动,介绍西方科技文化知识,传播现代文明,从根本目的上说是为了传播基督教,但是从结果上看,他们所希冀的基督教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局面实际上并未真正实现,而其服务传教目的的西方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新闻出版等先进的文化却得到广泛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这说明先进文化自有其独立的传播规律和生命力。

猜你喜欢

万国传教士公报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春节700万国人出境游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马万国作品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万国茶帮”拜妈祖
从公报解读2014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传教士与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