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评语言学角度看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
2012-08-15刘芬
刘 芬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405)
从批评语言学角度看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
刘 芬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405)
名物化在英语新闻语篇中大量存在,它通过非人格化、预设、背景化等策略,承载作者的目的、倾向,并将其以非常自然的形式传递给读者。它能重构读者的经验知识和意识形态,进而重构社会现实。
名物化;非人格化;预设;背景化;重构
名物化是一种语法隐喻工具,是创造概念隐喻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方式。Halliday认为,和一致式相比,名物化除了能够增加语篇的正式性、连贯性和权威性外,还能够暗中操控读者对于某一事件的观点和态度。[1](P110~112)
英语新闻语篇是一种宣传工具,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力图影响读者。名物化在英语新闻语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试图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进行解读,分析其形成模式、隐含的结构及语法与社会功能,从而揭示隐藏在新闻语篇中的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名物化是如何对读者的理解及社会现实进行重构的。
一、名物化的意义
名物化是一种变形,它把事件的过程变成名词形式,不提及时态和情态,且通常不指出事件的参与者。名物化通过对原内容进行浓缩、删减或者形式变化,模糊原有的模式内容,从而对读者的理解方式和其所理解的内容进行重构。这种对人类经验的重构具有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性。科技语篇和新闻语篇比较钟爱名物化,因为它们可以由此变得更抽象,对普通的读者来说更有神秘感和权威性[2](P179)。因此,名物化能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解读世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帮助人类对世界上的事物实现重新范畴化[3]。
二、英语新闻语篇中名物化的批评性分析
批评语言学家强调,批评语篇分析必须结合语境来进行。任何类型的语言机制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可能是由深层意识形态驱动的,但有些语言机制被更典型地用于新闻语篇,名物化就是其中之一。它通过以下方式,对原内容进行形式转化,从而重构读者的经验和社会现实,使语义具有客观性、权威性。
(一)通过非人格化模糊行为主体
非人格化指的是运用不同的语言手段,使动作的施事者模糊化。非人格化通常通过删除动作或过程的施事者,达到模糊行为主体的目的。它是表达意识形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在新闻语篇中,名物化通过非人格化,为作者/说话人省略事件的参与者、隐藏其身份提供了一种选择方式。如:
(1)There has been a lot of criticism of this bill for insurance coverage for birth control.(From New York Times)
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奥巴马于2012年2月提出一个议案,计划将女性职员的节育费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这个提案招致了大量的批评。这则新闻没有提到“批评”的施事者,而是采用了名物化“criticism”(Xcriticized the bill)。“criticism”作为动词“criticize”的名物化形式,根据新闻的上下文可以将其解释为:The right wing/Most Americans/U.S.Congress…criticized this bill.
名物化省略了动作的参与者,这种非人格化让报道显得客观公正,但文中省略了对这个议案提出批评的施事者,造成部分信息丢失,使语篇神秘化,读者无法从中获取非常准确的信息,只能根据自己的思维经验进行理解。这正是作者的目的所在,他/她故意忽略施事者,移除自己的主观责任,同时,在客观上也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
(二)通过预设增加新闻语篇的权威性
预设是指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是以句子意义和结构为基础,结合语境推导出来的。预设在新闻语篇中经常被当作一种有效的语言资源,来表达意识形态,实现操控、影响读者的目的。预设绝非客观的,它在语篇中明显具有介入功能,充分表明了说话人的观点和立场。[4]例如VOA(Voice of America,美国之音)里一则新闻对中国国防预算保持不变表示怀疑,进而引用美国安全专家James Nolt的话:
(2)He says much of the defense increase
will go toward rising costs for new equipment.
句中运用了名物化的“increase”,将“军费的增长”看成是既成事实或者肯定要发生的事实;而不是运用动词结构“He says the defense has been increased…”,使原来的“某物”和“某过程”组成一个新的“某物”。过程是动态的,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过程的表述具有主观化的嫌疑,没有较大的说服力,很容易引起争议;而预设就不会[2](P185)。作为预设的名物化,能使读者在作者的劝诱下不得不认同其传递的信息。也就是说,名物化结构作为预设诱发语,能让读者把“军费的增长”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把这一命题作为真实的内容接受下来,尽管事实上它根本不是真实的。因此,在新闻语篇中,作者能利用名物化进行预设,将共享的知识作为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是话语生产者表达知识和态度,将意识形态自然化,操纵读者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通过背景化模糊时态、情态标记
名物化作为一种将过程转化成名词的变形,能够将过程背景化。Levinson认为,句子的时态和情态经常被省略,话语中含有确定、否定或者怀疑的成分经常被模糊化了[5](P180)。名物化把具体的过程和特征隐喻为事物,复合后的语义变得抽象,强调了客观性。例如,以下新闻中提到联合国安理会在制定一项提案,对朝鲜的核试验进行谴责:
(3)The proposed resolution would increase sanctions,while adding some new provisions aimed at curtailing the regime’s nuclear activities.
在此句中,“resolution”和“sanction”这两个名物化形式,和表过程的结构“A resolute B”以及“A sanction B”比起来,除了模糊行为主体外,也省略了一些重要信息,如“resolute”和“sanction”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确定或不确定的语气、情态等。而这些信息的丢失更能体现语篇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度,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认为这就是客观事实,从而有效地将媒体或官方的立场和观点传递给读者。它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模糊事实真相,在无形之中向读者传播权力影响,是一种话语权力的体现;同时能增强语篇的客观性、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其具有不容置疑的力量。
三、结语
语言是一种客观的传播媒介,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通过非人格化、预设、背景化等策略,承载着作者的目的、倾向,并将其以非常自然的形式,甚至以“常识”的形式传递给读者。这种转换能重构读者的经验知识和意识形态。因此,对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进行批评性分析,能使读者看清其本质,并挖掘语篇的深层含义,了解作者所传达的意识形态。
[1]Halliday,M.A.K.The Language of Science[M].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4.
[2]Norman Fairclough.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3]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4]魏在江.语用预设的语篇评价功能——语篇语用学界面研究[J].中国外语,2011(2).
[5]Levinson 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责任编辑 强 琛E-mail:qiangchen42@163.com
H315
A
1673-1395(2012)08-0085-02
2012-06-10
刘芬(1976—),女,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