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文献学考证与研究
2012-08-15马俊峰
马俊峰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文献学考证与研究
马俊峰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大纲》闻名于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文献学角度看,它体现了最为丰富的马克思的思想,是唯一一部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马克思本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产主义所作的提示的文本。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解释当代世界的持久力,既对理解和认识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具有独特作用,也对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面对和解决现代性的危机至关重要。
马克思;《大纲》;《导言》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下文简称《全集》)中文第1版第46卷(上、下)与《全集》中文第2版第30、31卷收入情况不太一样。《全集》中文第1版第46卷(上、下)收入7篇经济学手稿:《巴师夏和凯里》《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七个笔记本的索引(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段和第三章开头部分》《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提纲草稿》。而《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收入的是《巴师夏和凯里》《导言》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前半部分。《全集》中文第2版第31卷收入了《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后半部分和第1组手稿的其他各篇,以及第2组的各篇。《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是一部庞大的经济学手稿,其基本部分大致写于1857年10月至1858年5月。这部手稿于1939年和1941年在莫斯科第一次以德文原文发表时,编者加上《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标题,从此便以《大纲》闻名于世。这部内容丰富的手稿被视为《资本论》的最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一
由于马克思身体健康状况和其他原因,马克思的写作过程不断地中断,写作时间和计划也不断调整。同时,诸经济学手稿的结构有不同的安排,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我们很难就马克思写作的进程作出准确的判断,只能依靠马克思与恩格斯、拉萨尔等人的通信,以及他写作时所引用的最新材料来作推定。以下就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写作时间和结构作相应的探究。
《巴师夏和凯里》写于1857年7月,这是马克思在包含这一草稿的手稿笔记本Ⅲ的封面上所注明的日期,是马克思评论庸俗经济学家巴师夏和凯里的未完成的草稿。这一草稿写在手稿笔记本的前7页上,第1-3页和第4页上半页是马克思为评论巴师夏的《经济的和谐》一书而写的《前言》。第4页下半页空白。第5-7页是《(ⅩⅣ)论工资》。后来,马克思在《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中将其概括为“巴师夏和凯里(1-4),巴师夏论工资(5-7)”。这篇草稿不是为公开发表而写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考茨基1904年3月以《凯里和巴师夏》为标题第一次发表了整个草稿,载于《新时代》(斯图加特)第22卷(1903-1904)第2卷第5-16页。1939年和1941年,本手稿又用德文原文作为莫斯科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附录再次发表,标题为《巴师夏和凯里》[1]627。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简称《导言》,是马克思为他计划写的总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经济学巨著而写的。《导言》在标为“M”的笔记本上,笔记本封面页上注有“1857年8月23日,伦敦”字样,这很可能就是马克思开始写《导言》的日期。然而,《导言》没有写完就中断了,据历史考证版编者根据各种情况推断,可能是在8月底中断的。“我把已经起草好的一篇总的导言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马克思在1859年1月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导言》在马克思生前亦没有发表过。考茨基在1903年3月把这一手稿第一次发表在《新时代》(斯图加特)第21卷(1902-1903年)第1卷第710-718、741-745、772-781页上。1939年和1941年,该手稿又用德文原文发表在莫斯科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上。《导言》的中译文第一次全文发表在1930年2月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出版的《马克思论文选译》中[1]629。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手稿是《资本论》最初的草稿,包含在马克思用罗马数字注明Ⅰ-Ⅶ的七个笔记本中。在最后一本即第Ⅶ本的封面上,马克思亲笔写有“Political Economy Criticism of(Fortsetzung)”,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续)”。“续”这个词表示第七本是前六本的继续,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则可以认为是全部手稿的主要标题。马克思1858年11月29日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谈到自己1857-1858年期间的这部经济学手稿时把它叫做“草稿”。手稿确实具有明显的草稿性质。马克思在1858年5月31日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这个手稿“很乱,其中有许多东西只是以后的篇章才用得上”。手稿一开始是第2章,即《货币章》,后面接着是篇幅很大的第3章,即《资本章》。在手稿的最后一页上,马克思起草了第1章的开头,这一章应该是论述商品的,不过马克思当时还把它放在《价值》的标题下。手稿的写作可能始于1857年底,因为马克思在第Ⅰ笔记本第46页(见《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第166页)上引用了1857年11月8日《每周快讯》上的一段话。但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马克思在此之前就已开始了手稿的写作,不过中断了较长时间。因为马克思在1857年1月10日致恩格斯的信中已经对达里蒙的著作作了简短评论,手稿第Ⅰ笔记本第18页(见《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第101-102页)上还引用了1857年1月24日《经济学家》杂志和1857年2月12日《晨星报》的一些话。但无论如何,第Ⅰ笔记本结尾部分不可能早于1857年11月8日。这部手稿不是为出版而写的,它很少分段,并且不是按事先确定的计划写的,相反,它的结构是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在写作时,利用了他在40年代特别是50年代写的大量摘录笔记,许多引文注有这些摘要笔记的页码[1]634。
马克思将蒲鲁东主义者阿·达里蒙的著作《论银行改革》(1856年巴黎版)作为《货币章》的起点,并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货币章》里,马克思不仅仅批判了蒲鲁东主义者关于货币和银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的幻想,而且在深入研究中分析了作为商品发展的必然结果的货币的形成和本质。《货币章》这一标题是马克思后来补加的,他以后又补加了罗马数字“Ⅱ”[1]635。
《资本章》在本手稿中占很大篇幅,它是第Ⅱ至Ⅶ笔记本的主要内容。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整个机制,包括它的条件、历史性质、发展趋势以及灭亡的不可避免性。马克思在开始写这一章时把它称为《货币作为资本章》(第Ⅱ笔记本第8页);在第Ⅲ笔记本第8页继续写作这一章时,他又写成《资本章(续)(从第Ⅱ本开始)》;在以后的笔记本中一直把它称为《资本章》。虽然篇幅很大的《资本章》不是按照明确的章节划分写作的,但是从手稿可以看出,关于资本的全部研究分为三部分:(1)资本的生产过程,(2)资本的流通过程,(3)资本作为结果的东西(利息、利润、生产费用等等)。马克思在1858年3月11日致拉萨尔的信中把这些内容称为“资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利息”[1]645。《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一标题,是根据马克思的有关提示加上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提纲草稿》中明确指出,《Ⅱ.资本的流通过程》应从他的手稿第Ⅳ笔记本第15页开始。他在《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中也标明,《资本从生产过程过渡到流通过程》应从手稿第Ⅳ笔记本的第15页开始。但这也并不是说,从此往后的手稿内容都属于《资本的流通过程》。无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提纲草稿》中,还是在《七个笔记本的索引》中,马克思都是把“原始积累”“只有规律的转变”这些内容归属于第一篇《资本的生产过程》。这也反映出在这个手稿中,著作的篇章结构还未定型[1]655-656。
《七个笔记本的索引》(以下简称《索引》)是马克思在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之后编写的,是马克思用来整理草稿以备写付印稿的提纲。《七个笔记本的索引(第一部分)》,初步判定是马克思在1858年6月初编写完成的。马克思把这些手稿看作是草稿,他打算以这个草稿为基础写作自己计划中的巨著。为此,他在1858年初同弗·顿克尔出版社签订了合约。①参见1858年3月11日马克思给拉萨尔的信和同年3月29日给恩格斯的信。按照当时的写作计划,《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应当包括3章,即《价值》《货币》《资本一般》。②参见1858年4月2日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关于这个《索引》的写作动因,马克思在1858年5月31日给恩格斯的信中说,他单是把自己的手稿重读一遍差不多就要花一个星期,因为这一手稿印出来会是很厚一大本,共占了七个笔记本。马克思接着又说,困难的是,这些手稿很乱,其中有许多东西只是以后的篇章才用得上,“因此我得编一个索引,好很快地在某册某页上找到我工作中首先需要的东西”。但是,这个《索引》不是一次完成的。在一些情况下,马克思先写下大篇章的标题,篇章下的小项目是后来才填写的。马克思编的这个《索引》由两份未完成的草稿组成:在第一稿中,马克思想把手稿的材料按第一部分的各个主要章节分篇,但只编到《资本流通》这一节,而且这一节及以前一些节也没有能填齐手稿中相应的页码;第二稿只包括《货币章》的材料,较详细地制定了这一章的结构。在主要标题之间,马克思留了很大的空白,可能是为了便于之后再补充小标题或引文。《七个笔记本的索引(第一部分)》写在笔记本“M”的最后11页(即第23-33页)上,这个笔记本前半部分(第1-22页)是马克思著名的《导言》(见《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第21-53页)[2]640-641。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的初稿,大约是在1858年8月至10月底完成的。根据马克思当时的计划,他的第1分册应包括3章:(1)《价值》,(2)《货币》,(3)《资本一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两者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利息)。马克思在写作这个手稿的过程中,大约在10月中旬或10月底发现第1分册的手稿篇幅超过了规定,于是第3章只写了开头就中断了,并且决定第1分册将包括前两章。大约从11月起,马克思开始了第1分册正文的誊写工作。这个初稿的开头部分没有流传下来,留下来的只是第2章的后四分之三和第3章的开头部分,包括在“Bˊ”和“B〞”这两个笔记本中。笔记本“Bˊ”的开头是半句话,其前半句话在没有找到的笔记本“C”上。从马克思写的《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见《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第605-623页)可以看出,笔记本“C”应包含《商品章》(这一章起初称为《价值》)和《货币章》的开头部分。在笔记本“B′”的封页的正反两面,马克思写了五段简短札记。③第1段“黄金的美的属性”,写在封页正面,其余4段写在反面。初稿写到笔记本“B″”的第19页,第20页上只写了一个标题“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笔记本“B″”第21-27页包含的是《引文笔记索引》,第28-36页包含的是《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2]642-643。
二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于1859年出版,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创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马克思在写作这本书以前,进行了15年的经济学研究工作。马克思着手写作他的经济学巨著,结果写成了一篇庞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把《政治经济学批判》分成6册的计划:第1册——《资本》,并且在阐述资本之前写若干绪论性章节;第2册——《土地所有制》;第3册——《雇佣劳动》;第4册——《国家》;第5册——《对外贸易》;第六册——《世界市场》。第1册预定包括4篇,分别考察资本一般、竞争、信用、股份资本,而被马克思称为《资本一般》的第1篇则包括3章:(1)价值,(2)货币,(3)资本。可以说,1858年初,马克思同柏林出版商弗·敦克尔签订了合同后,就着手写作第1分册。但由于健康状况和其他原因,他只能先写一个第1分册的初稿。到1858年11月,马克思才开始写第1分册的最后定稿。当时他已经决定,第1分册不再包括原来计划的第3章,而只包括前两章,并改称为《商品》和《货币或简单流通》。马克思在第1分册结尾说:“关于货币转化为资本,我们将在论述资本的第3章即这一篇的最后部分中加以研究。”马克思的夫人燕妮从11月底开始誊抄付印稿。1859年1月21日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提到,篇幅超过12印张的书稿已经完成。但当时马克思生活困难,付不起邮费和保险金,不能把书稿寄走。只有当恩格斯寄来一笔钱以后,马克思才在1859年1月26日把书稿寄给柏林的出版商。同年2月23日,马克思把《序言》寄给了出版社。至此,《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于1859年6月在柏林正式出版,署名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在世时,《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没有再版。只有《序言》曾于1859年6月4日发表在伦敦德文报纸《人民报》上,但发表时作了某些删节。恩格斯曾把本书第2章中批判格雷关于劳动货币空想主义理论的部分,作为附录收入马克思《哲学贫困》一书1885年和1892年的德文版。在莫斯科原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档案馆里收藏有两本《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的样本的影印件:马克思自己作了修改并加注的校正本和马克思1859年8月19日赠给威廉·沃尔弗的样书。后面这本样书上也作了修改,加了着重号和页边注,其中多数和马克思的校正本一致;过去曾被误认为也是马克思亲手作了修改的本子。实际上这些改动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目前尚无确证[2]647-648。
《资本章计划草稿》包括在一本单独的(既无号码页也无字母编号)小笔记本中,没有总标题。这个计划草稿的内容,是为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2分册即第3章(资本章)所拟的结构。根据同出版商敦克尔达成的协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出版以后,应当接着出版第2分册。①参见马克思1859年10月2日给斐·拉萨尔的信和1859年10月26日给恩格斯的信。正像马克思在为第1分册作准备时写出《七个笔记本的索引》一样,在这里他也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草稿,这个草稿是上述《索引》中第III项(资本一般)的具体化。马克思在1859年1月21日给恩格斯的信中提到,第1分册的手稿已经完成,他在继续写作之前,先给自己放一星期的假。因此,这个计划草稿很可能是在1859年春天制定的。还有一种可能是,马克思在开始写作《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时即1861年夏才写下了这个草稿,因为《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就是在这个计划草稿的基础上写的。这个计划草稿涉及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第Ⅱ-Ⅶ笔记本中所论述的问题,并按三个主要部分进行了分篇,即(1)资本的生产过程,(2)资本的流通过程,(3)资本和利润。草稿的末尾还写有标题为《其他》的一篇,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学史的问题。在计划草稿中,许多小标题之间留有很大的空白,是准备进一步补充材料用的。马克思在每一小标题后面用罗马数字标明了手稿笔记本的编号和页码,其在括号内所画的线和记号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记号相对应。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这个计划草稿没有发表过。1941年底,在莫斯科其德文原文发表在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附录中[2]654。
《引文笔记索引》写在马克思自制的笔记本“B″”的第21-27页上,它是为了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第2分册而对《引文笔记》中的材料所作的概括性索引。1859年,马克思在柏林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包括《商品》和《货币》这两章。接着,他应撰写第2分册,论述第3章《资本》。为此,他把自己以前的读书摘录笔记中的材料重新组合,编成了《引文笔记》。《引文笔记》是马克思分阶段编制起来的。首先,马克思利用了《伦敦笔记》第Ⅷ笔记本以后的各笔记本的摘录,之后,他补充进来形成于40年代的《巴黎笔记》《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中的摘录,最后,他把1858年写经济学手稿时用的第Ⅷ笔记本摘录部分中的材料加了进来。《引文笔记》共92页,包括多种著作、报刊杂志的摘录,约700多条。就在编制《引文笔记索引》之前,马克思给他的《引文笔记》编上了页码,在给从《引文笔记》摘引来的这些摘录确定标题时,马克思并没有按第2分册即第3章的提纲草稿,而是按照最初编制引文笔记时的核心思想来确定标题。因此,《引文笔记索引》的结构也和《引文笔记》的结构一样,完全不同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第2分册的结构。《引文笔记》目前尚未发表,但从《引文笔记索引》(《索引》中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引文笔记》的页码)中可以看到论述资本问题的预备材料《引文笔记》的一种思路。《引文笔记索引》过去没有发表过,在《全集》中文第2版第31卷是第一次发表。《引文笔记索引》形成于1860年1-2月,这是马克思致力于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2分册的一个阶段。在撰写第2分册的过程中,马克思写成了篇幅巨大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这个手稿中,马克思广泛地利用了这些材料,并且经常直接从《引文笔记》中采用一些引文[2]654-655。
《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写在马克思自制的笔记本“B″”的最后9页即第28-36页上。《提要》是对笔记本“M”、“Ⅰ”-“Ⅶ”、“C”、“B′”和“B″”中所包含的材料的概述。笔记本“M”和“I”—“Ⅶ”包含的是《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笔记本“C”没有保存下来,据判断,它应包含《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第1章和第2章开头部分的初稿;笔记本“B′”和“B″”包含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2章后半部分和第3章开头部分的初稿。马克思从1861年8月开始写《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提要》大概是在动笔写这部手稿之前刚刚写成的。马克思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之后,一方面由于健康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写作《福格特先生》,使自己的经济学写作中断了较长一段时间。马克思在《提要》中写的,只是为未来的第2分册制定的详细计划中所涉及的那些内容。马克思在1861年6月10日给恩格斯的信中说道,“一星期以来,我在认真写我的著作”。这表明他在中断了一年半之后,以《提要》为开端,又继续他的经济学写作了[2]662-663。
三
马克思这些重要的手稿在他生前没有发表。1939年,手稿由前苏联中央马恩列研究院以德文首次公开发表,当时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968-1969年前苏联学者编辑《全集》时,将手稿易名为《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后来中文第1版《全集》在收录这一手稿时,沿用了这一书名。而1976年MEGA2第2部分第1卷在重新出版手稿时,再次恢复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名。也由此,在国外学术界的研究中,人们常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指称这一手稿。1962-1964年,我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潇然先生根据柏林狄茨出版社德文版翻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第2-4册,1975年又出版了该书的第1册。1979-1980年,《全集》中文第1版第46卷上、下册,再一次全文出版了这一手稿,手稿编排完全同于俄文版《全集》第4卷[3]556-557。
马克思自己赋予这部手稿以重要意义。他在1858年11月12日给拉萨尔的信中说:“1.它是十五年的、即我一生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2.这部著作第一次科学地表述了对社会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的观点。因此,我必须对党负责,不让这东西受肝病期间出现的那种低沉的呆板的笔调所损害。”[4]546
1939年马克思手稿的发表,在西方被称为继1932年《1844年手稿》发表以后的“第二冲击波”[3]557。《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成了马克思思想创作的“顶峰”,它的发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马克思”[5]。维戈茨基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在为创立工人阶级的经济学说的斗争中的地位》中指出:“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占有较特殊的地位。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制定了自己的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伟大发现;这个发现同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6]马克思的《大纲》是一部“天才著作”,它把我们带入了马克思的创作实验室,使我们有可能一步一步地考察马克思制定经济理论的过程[7]220。马雷什的看法与此大致相同,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是在19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完成的,只是在这时候,马克思既在总体上也在最重要的细节方面,完成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古德曼认为,《大纲》正是一部马克思用完整方式叙述其基本思想的著作。米尼则认为,马克思《大纲》的范畴与黑格尔《逻辑学》的范畴的发展是平行的[7]306。近些年,马克思的著作对于解释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持久能力,使得国际上的许多学者开始关注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的《大纲》,试图通过研究《大纲》来重新审视和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更多学者从《大纲》出发,通过诠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进一步理解自己存在与发展的境遇。这种学术理论与政治上的“马克思需求”,充分地证明《大纲》具有独特的魅力,它“无疑将再次证明是他的能够引起重大关注的著作之一”[7]228。
总之,《大纲》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研究者,虽然《大纲》是一部非常难懂的文献,但也是一部非常值得读的文献。这是因为它不仅提供了有关那部连《资本论》也仅仅是其中一部分的专著的唯一的全方位的指南,还提供了关于马克思的方法论的独特介绍。它包含了能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适用于远远大于19世纪的范围的分析和洞见,它们可以用来分析制造不再倚重人工的社会的时代、自动化的时代、闲暇的潜力,以及异化在这些情景中的变化。它是唯一一部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马克思本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产主义未来所做的提示的文本。在这个意义上,《大纲》的确体现了最为丰富的马克思思想[7]6。《大纲》的价值还体现在它是马克思巨著的第一稿,而且包括了大量诸如共产主义社会特征以及机械自动化等重要主题,这些主题马克思在其他地方再没有展开过论述,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许多方面都不同于20世纪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解释中呈现的那个作者的作者。《大纲》向我们表明了马克思解释当代世界的持久力[7]26。有鉴于此,《大纲》丰富的思想既对理解和认识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具有独特作用,同样,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对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面对和解决现代性的危机也是至关重要的。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尼古拉斯.不为人知的马克思[J].新左派评论,1968(48).
[6]维戈茨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在为创立工人阶级的经济学说的斗争中的地位[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79(117).
[7]默斯托.马克思的《大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玫西)
book=2,ebook=78
A811.2
A
1008-6382(2012)04-0037-06
10.3969/j.issn.1008-6382.2012.04.008
2012-05-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12JDSZK047)。
马俊峰(1969-),男,甘肃张家川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