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名称由来与河道变迁之考证
2012-08-15吴蓓谢艺
吴 蓓 谢 艺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松花江名称由来与河道变迁之考证
吴 蓓 谢 艺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随着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迁徙,松花江河道不断变迁,其名称不断演变,回溯其演变历程以及河道变迁,对研究和了解松花江流域的水利开发历史以及地域生态环境演变有重要意义。
松花江;名称;河道;考证
一、松花江名称的由来
自汉代始,松花江这一名称,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松花江流域历史疆域和重要州城位置的变迁,也反映了满族为代表的东北少数民族开发东北平原的历程。
(一)汉、魏、晋时代的“弱水”
弱水之名始见于《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人于流沙。”于其它文献记载,以弱水为名的江河是很多的,[1]但这里所说的弱水,是指汉、魏、晋时代夫余和挹娄北部的河流。是指今第一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和第一松花江合流后的一部分)而言。挹娄把今嫩江、第一松花江、黑龙江下游看成一条河流,挹娄是满族在汉代的名称,汉代以来,他们在东北平原的实力不断扩张。
(二)唐代的“那河”、“果末河”(速末水)
《魏书》记载:失韦地“有大水从北而来,广四里余,名捺水”。这里所说的捺水即后来的纳水、那水(那河),亦即今嫩江。北魏时挹娄改称勿吉,已将其南界推进到徒太山(即太白山,今长白山)一带。①见于魏收著《魏书》(卷100)《勿吉传》:“国南有徒太山。”魏徵等著《隋书》(卷81)《靺鞨传》:“其一,号栗(粟)末部,与高丽相接。”欧阳修,宋祁所著《新唐书》(卷219)《黑水靺鞨传》:“其著者日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该法第十二条对可以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规定。今第二松花江流域已被勿吉占据,成为勿吉国内的大水。到隋、唐时代,又成为粟末(满族在唐代的称号)鞍辐部的居地。[2](P387)故所谓勿吉国内有大水,名“速末水”,是指今第二松花江。《吉林通志》谓:“唐时粟末之称,仅至嫩江而止”。[2](P389)
(三)辽、金时代的“混同江”、“鸭子河”
辽太宗时(946年),粟末河(今第二松花江)又改称“混同江”,混同江之名始见于此。从《金史·地理志》上京路境内有混同江、宋瓦江、鸭子河等河流的记载可知,鸭子河当指今第一松花江的一部分,即第一松花江的西段而言。
(四)宋、元代的“宋瓦江”、“混同江”
《辽史·地理志》:“鸭子河,春猎之地。”此为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之“鸭子河”。到辽圣宗年代,松花江干流段这时又由鸭子河改称混同江。在辽圣宗以前,当时人们把嫩江和松花江干流段看作一条河,称难河、那河、鸭子河,而把第二松花江段单称粟末水、混同江,是干流段的支流。自辽圣宗以后,却把第二松花江段和松花江干流段看作一条河,统称“混同江”,而把嫩江看作另一条河,叫“鸭子河”,是混同江的支流。此后,不以嫩江为松花江主源,而以第二松花江为主源了。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圣宗改鸭子河为混同江,并不是将全部鸭子河改称混同江,而只将鸭子河下游,即松花江干流段改称“混同江”;鸭子河上游,即嫩江则仍称“鸭子河”。同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松花江干流段习惯上仍通用两名。有时称“混同江”,有时仍称“鸭子河”。这与松花江干流段原称鸭子河后改混同江有关。宋瓦江之名始见于宋代,到了元代,宋瓦江、混同江同时并用,元代为了加强对宋瓦江、黑龙江流域的统治,在宋瓦江(混同江)、黑龙江下游两岸设立许多驿站,是元代通往弩儿哥(奴儿干)、东征元帅府的重要交通路线。
(五)明代的“松花江”
明代松花江流域为海西女真居地,明在这里设立许多卫所,归明代奴儿干都司管辖。明朝为了加强对东北的经营管理,沿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两岸,设立四十五个驿站,即明代有名的“海西东水陆城站”。陆路从底失卜站(今黑龙江省双城县西八十里,拉林河北岸的大半拉城子)出发,沿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到亨滚河口北岸的终点站——满径站。水陆从今吉林市(明代造船厂)出发,顺江而下,直抵奴儿干都司。这条水陆交通线,是明朝经营东北的重要交通干线,也是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各卫所头目进京朝贡的路线,此时才正式出现松花江之名。洪武二十年(1387年)出现“松花河”之名,[2](P389)到宣德四年(1429年)以后频见“松花江”之名。
(六)清代的“松阿哩乌拉”
到清代,松花江满语称松阿哩乌拉。据《吉林通志》:“国语(满语)天河也”。又云:“今之松花、混同二名,实为上下游之通称。然取发源高远之义,则自长白山以下宜定名曰松花江(即松阿哩乌拉)。论其受三江(嫩江、乌苏里江、黑龙江)之大,则自嫩江以下,“言称混同江”。因清代,对松、黑两江还不能定何为经流,所以今黑龙江下游在清代也称混同江。[2]今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下游,在清代为吉林将军辖境。今吉林市松花江北岸为清代的造船厂,故吉林旧名“船厂”。
二、松花江水系及主要河道变迁
松花江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其上源由于受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控制,水系发育为树枝状河网,而在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流多呈线状结构,由嫩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三部分构成。
(一)嫩江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源头称瓮河。嫩江河名自古以来有文字可查考的,远从北魏时代起,据《魏书·乌洛侯传》:“东北流合于难水,其他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这里的难水就是嫩江。唐代,嫩江称难河(即那河)。辽时称纳水,其下游段则称鸭子河。金时称“纳水”,亦作纳兀水或那兀河。元时把嫩江称作“那兀江”,同时亦称“猱河木连”或“垴木连”等。到了清代,嫩江称诺尼水。按“诺尼”与“嫩”皆满语,就是碧绿的意思。
嫩江干流流经黑龙江省的嫩江县、齐齐哈尔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旗与吉林省的大赉镇,最后在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与第二松花江汇合,嫩江全长1370公里,流域面积为29.7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黑河、嫩江、绥化等地区和齐齐哈尔市以及吉林省的白城地区。
通过对宣统元年(1909年)东三省筹蒙大势图与1979年军委图对比,嫩江干支流河道基本属于稳定河床,变迁不明显,但具两侧较大支流如诺敏河等在河口段,河道平面变形较大,当时诺敏河只有一个河口注入嫩江干流,而到1978年军委图上已反映出有东、西二股水流汇入嫩江。由于诺敏河是发育在大兴安岭东坡的山区性河流,河流出山口后,河床展宽,河床坡降变缓,流速减小,出现泥沙滞积,从而造成河口段河道多分汊,水流散乱,曲流发育。
(二)第二松花江
第二松花江在下两江口以上也分为二支,一条叫头道松花江(简称头道江),一条叫二道松花江(简称二道江),历史上以河流的长度及流域面积大小确定以二道松花江为第二松花江上游的干流。
1907年俄人所著《松花江志》也曾对二道江水源有过这样的描述:“二道江河源,发源于白头山南侧山麓,在那里有二条小河流出,这两条溪流经不远就合成白河,一名四道白河,沿河谷北流,与由白头山东麓发源的娘娘库河汇流后转向西北流。由白头山高地发源向北流的二道、三道及头道白河等,全部注入此白河。白河与娘娘库河合流后称二道江。”[3]
又《长白汇征录》记载:“以长白山北直接衔接天池之二道白河为正源。”
1934年王华隆编著的《东北地理总论》一书,对第二松花江上源之正源有进一步论述:“松花江之上源有二,西源曰头道江,东源曰二道江。头道江上游分支之水即蒙江与漫江。二道江上游分支之水即五道白河(自西而东依次曰头道白河、二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综计以上各水与长白山顶之天池直接者惟二道白河一水而已,故应以二道白河为松花江之正源也。”[4](P286)
河源区地势是以崛起在我国东北部最高的著名山系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为中心,其高度是由中心向各方逐渐低下呈辐射状。
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脉的主峰白头山天池。流域在行政区划上分吉林省延边、通化、吉林、四平、长春、白城6个地区,包括2个市和22县,是吉林省人口集中、工农业较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第二松花江较大的支流有头道松花江、辉发河、拉发河、饮马河等。流域面积为7.34万平方公里,河流总长为958公里。第二松花江河名,最早见于记载在北魏,称“速末水”,隋唐时沿称“粟末水”:辽太宗时第二松花江从粟末水改称“混同江”,以后辽金元明清各代史书均把松花江北流段称作“混同江”。
清末,俄国交通部在对我国东北地区江河进行了大规模勘测,于1907年编纂出版了《松花江志》。书中提出以河长和水量为条件,确定嫩江为松花江干流上源,提出将松花江与嫩江汇源处三岔河以上至长白山的南源正式改称“第二松花江”。1917年,日本关东部督府陆军部又将《松花江志》由俄文译成日文,伪满时期出版的地图及各种资料,均使用“第二松花江”这个名称。
(三)松花江干流
南流的嫩江和北流第二松花江在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附近汇合后,折向东流至同江镇河口这段河道为松花江干流。
松花江干流右岸有拉林河、蚂蚁河、牡丹江、倭肯河等主要支流注入。左岸汇入的支流有呼兰河、汤旺河、梧桐河、都鲁河等。
值得注意的是,直至清初仍把黑龙江作为松花江支流看待,所以今黑龙江下游在清代也称混同江。而且在行政管理上,今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下游,在清代均为吉林将军的辖境。直至清中叶才基本不再把黑龙江作为松花江的支流。至于把今松花江看成是黑龙江的支流则是近代的事。
松花江干流河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演变比较频繁。变化较大的河段是松花江干流三岔河(汇流口)至哈尔滨河段,本河段有一天然弯道,在肇源县城西9公里处的松花江干流上,有一天然弯道,凸向左岸,呈一个急转弯的大弧形,全长15公里,江道从右岸而左岸再折向东的下游方向流去。由于弯道急,形成陡崖,每年冲刷侵蚀江道两岸大片土地,严重地威胁松花江防洪堤工程,这就是干流上出名的黄土崖子江段。
辽末金初时,这段江道是在吉林省伯都纳(今扶余县)附近,是一个顺直的江道,如今遗存的“土得河子”古老河床就是当年江道的遗迹。江道变迁过程在《肇州县志略》中有记述:“所谓金世肇州者,以拉林河为右卫,以伯都纳为犄角,其地势适与今合,其所异者,昔则大江背伯都纳而南,今则横贯伯、肇之间。”[5]到了1910年左右(清末),江道变迁已十分明显,从“土得河子”向左岸(北岸)已经至少移动了30多里而成为弯曲的江道,在1170年和1910年之间,从“土得河子”经过“二道河子”的变迁过程,使这段江道内残留有许多古河道。黄土崖子江段的变迁始终是由右岸(南岸)向左岸(北岸)发展而变迁,江道的右(南)、左(北)地形、地貌很不相同。右岸是淤积、冲积土层,上有土得河子、二道河子等古老江道及马场泡、牛羊泡、黑鱼泡等大小30余处泡沼,且有许多沙丘沙谷,岗形地形较明显。左岸则是经长久变迁的湖相沉积,有较密实的粘性土层在弯道顶端的“黄土崖子”高地,陡崖如削,壁立江边。
综上所述,松花江自古以来名称的变化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变化的过程也是满族为代表的各少数民族开发东北平原的过程,而随着流域经济的不断拓展,造成流域内河道多次变迁,为后世的水利开发与环境响应带来一系列影响。
[1]白鸟库吉.弱水考[J].史学杂志[Z],1896,(第7编第11号).
[2]〔清〕长顺修,李桂林.舆地志·水道上(卷22)[Z].吉林通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М.Родевич,Сунгариотистокадовпадениявамур,С.-Петербург,1906.
[4]王华隆.东北地理总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5]张樾纂.肇州县志略[M].长春:吉林大学图书馆藏,1913年抄本.
2010年度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近代松花江流域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编号:10YJA770057)。
吴蓓(1964-),女,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代史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2011年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支援项目(ISEF)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