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科学技术观

2012-08-15

关键词:恩格斯生产力科学技术

曾 静

(1.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300071)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科学技术观

曾 静1,2

(1.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300071)

马克思恩格斯向来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并且在多部经典著作中都明确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闲暇时间。科学技术推动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强有力的杠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翅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依然没有过时,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走依靠科技创新之路。

科学技术;生产力;技术决定论;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生产力,重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技术。尽管19世纪的欧洲,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但是它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已经初露端倪,特别是经过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洗礼,使当时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城市——伦敦成为世界上毫无争议地世界工厂和金融中心。对每一次科学技术上的重大进步,马克思恩格斯都会感到由衷地喜悦。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在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着无情地批判和揭露,但是他们丝毫也不掩饰对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创造的先进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的重大作用进行的赞美,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中蕴藏这样的生产力呢?”[1](P36)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我试图梳理出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观的论述,通过分析这些论述,得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对于当今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点启示,这就是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并非马克思恩格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和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作“科学的世纪”,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科学终于从统治欧洲长达一千多年的黑暗的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束缚被解放出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最先打破宗教神学束缚的是天文学,继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后,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又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大胆地指出了宇宙不是静止的,而是时刻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我们的太阳系就是由微小的尘埃物质逐渐演化而来的,从而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第一个缺口。接下来就是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以及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以及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关联;达尔文提出来的生物进化论则告诉人们:即使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是自然界不断演化的产物,从而给当时的宗教神学以沉重的打击。正如恩格斯所说:“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2](P300)

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19世纪自然科学飞速的发展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这门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正如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自然科学离开了认识论的指导,就会成为混乱的材料;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空架子。”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自然科学怀有特殊的感情,马克思对每一个科学发现都感到“衷心的喜悦”,他们除了密切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而且身体力行,耗费大量时间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都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基础上。正如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可是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3](P13)

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各种新的发明和创造运用于机械化大生产,从而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革。科学孕育着新的理论,科学创造着社会的文明,这引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他们一生在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将其视作共产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是为了研究政治经济学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的。即使到了晚年,马克思身患多种疾病,夫人燕妮得了癌症,他自己精神极度痛苦,不能正常写作的情况下,也念念不忘不忘对数学的研究。因此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科学性的基础之上。恩格斯在自然科学上的博学和造诣也是令人钦佩的,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在经商之余,抓紧时间,广泛地涉猎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数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领域。在此基础上,恩格斯还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了自然科学史、自然科学方法论等,这一切为他写作《自然辩证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中,不仅善于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原则,而且还注意运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总体上考察自然科学,探索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并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4]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著作中:《共产党宣言》、《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资本论》以及《反杜林论》当中。当然,像《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雇佣劳动与资本》、《自然辩证法》当中也有关于科学技术零散的论述。下面本文就以这些经典著作为文本依据,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展开初步的分析和论述。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他们用犀利的语言和生动地笔触为广大无产阶级描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观。当然在这部广为流传的小册子中,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惜笔墨,高度赞扬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比其他社会形态的进步性,而这些进步都是由机器大工业及新发明、新科技的运用所带来的。他们写到:“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1](P32)“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革命。”[1](P32)“世界市场促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的扩展。”[1](P32)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憎恨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他们仍然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比以往其它制度更具进步性。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最终人类社会由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了文明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以及科学技术的历史地位都作出了客观实际的评价,即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尽管资产阶级主观上是为了提高自己工厂的利润而大力发展科技,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作用。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包括两种:一种是以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这类显性要素存在,另一类是以科技、教育、管理这类软件要素形式存在。科技这种间接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要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向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渗透。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里,分析指出了在科学和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的劳动生产力能够不断提高,从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的强有力杠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5](P338)三大发明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产生的需要,同时客观上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科学和技术一旦由间接生产力向直接生产力转化,如蒸汽机、电磁感应等,将不费资本家分文,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马克思甚至说:“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并入资本——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5](P356-357)正是由于科技给资本家带来的种种好处,所以资本家乐意花钱去购买新机器,培训员工,这样做的原因是他的回报要远远高出他的投资,使资本家的利润能够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花费心血最多、用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部光辉著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他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6](P53)“总之,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6](P53)这也就是说,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会使商品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应该是对消费者有利。另外,马克思的著作中还蕴含了关于体脑分工的观点,在同样的时间内,脑力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要远远高于体力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因为前者属于复杂劳动,而后者属于简单劳动。“简单平均劳动本身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是一定的。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6](P5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具体地考察了技术的本质,他从人类的生产实践出发,得出技术的本质即工业。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改造自然,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不断地创造着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的物质,从而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历史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自身也不断得到改造。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逐渐学会钻木取火,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铁器时代,人类实践的范围越来越大,改造自然地能力也在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劳动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而技术活动又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认为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正如马克思说:“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7](P193)技术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是对人的体力和脑力的一种延伸,而技术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一定的共同的活动的方式联系着,而这种共同的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8](P129)人类将天然自然改造成人工自然靠的是技术,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才给自然界处处打上人类意志的烙印,不断满足人类的需求。正如列宁说过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9](P138)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商业活动和工业活动是科学技术实现其作用的重要途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7](P532-533)其实这里面已经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7](P528)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半截子唯物主义,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虽然马恩局限于他们生活的历史年代,只看到技术在工商业领域的运用,而今天技术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其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他们的论述在当时还是有其历史进步性的。

此外,将人类从自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人是技术存在的价值。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之后,有了剥削和压迫,少数统治阶级成为脑力劳动者,他们通过控制国家机器,不劳而获,依靠剥削体力劳动者来生存。体力劳动者,受脑力的支配发生着艰难的甚至是过度的支出,以满足脑力劳动的需求。科技成果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旅游休闲正在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时尚。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劳动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生产取代了人的手工劳动。生产工具是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6](P21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一台机器由一个成年男工或少年工看管,一小时印制的四色花布的数量,等于过去200个成年工人印制的数量。”这说明使用机器前后,劳动生产率大不一样。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中,技术进步己成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首要因素。近代以来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每一次都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使其朝着便捷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发生在美国随即波及全世界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实现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的解放。相信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消灭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生存仅从事某一项事业,成为一类人。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我们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或批判者。”[10](P37)

世界发展史就是一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历史。其中科学技术是重要的推动力量。[11]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了《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决定性东西”,都是通过这一文本第一次公开问世的。在这本书中,马克思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资本家的社会。”[7](P602)劳动工具是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它是伴随着科技的提高不断提高。社会形态的最终更替是说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推动的,而劳动工具是生产力中举重若轻的一个因素。

“他们各自的需要、他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难道探讨这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7](P607-608)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最主要的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以及财产分配关系。“总之,机器的采用加剧了社会内部的分工,简化了作坊内部工人的职能,扩大了资本积累,使人进一步被分割。”[2](P125)在这里,马克思指明了科学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有力手段。在人类历史上,以科技为变革力量导致了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革命,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第二次是电力革命,实现了生产的电气化;第三次则是微电子革命,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

科学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希腊的天文学、数学的繁荣都是源于当时人们对于观测天象、丈量土地的需要。科学研究的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确定它的具体任务的。生产生活实践产生的需要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动力,人类不可能发明和自己的需要没有任何关系的技术。

三、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理论意义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可能由于过度采伐自然资源,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恩格斯早就警示过我们:“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3](P559)自然科学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是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所以我们必须用辩证地、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对社会好的方面是主要的。回顾历史,三次科技革命曾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英国,主要是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使人类由手工工场时代进入蒸汽机时代,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德国,电力的发明又将人类由蒸汽机时代带入电力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的境界发展。目前人类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前夜,能不能抓住机遇,促使这次科技革命在我国实现,追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差距,我们还任重道远。

当然,在看到科技带给人类好处的同时,同时也要注意它的负效应。当今世界,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能源枯竭、生态破坏……这些全球问题的出现都与科学技术有着密切关系。虽然科技本身是不负荷价值的,但是由于人为原因,对这些技术的不当利用导致今天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使人类唯一的家园面临重重威胁。要解决这些困扰人类的所谓“全球问题”,单单依靠某一个国家的力量肯定是办不到的,它需要全球人类的通力合作,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控制人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棘手问题。我们不能涸泽而渔,不顾我们的子孙后代,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人类的长远发展。和谐世界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它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南半球与北半球齐心协力,共同来治理好我们的地球。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其它部分一样,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不断遭受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大肆地诋毁和攻击。很多人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等同于技术决定论。关于技术决定论的含义,《自然辩证法》中是这样定义的:“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minism)常指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的一种思想。技术决定论把技术看成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12]这是中国学者对技术决定论比较典型的认识。有相当多的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断章取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进行肆意歪曲和诋毁,仅从马克思恩格斯个别论述中就推断马克思主义属于技术决定论。1967年,英国学者Rober Heilbroner在其发表论文《机器制造了历史吗?》将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作为技术决定论的证据:“手推磨产生的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他把这句话当作马克思主义是技术决定论的证据,据此武断地推出马克思是强硬的技术决定论者。马克思主义从未把生产技术当作是唯一决定社会文化和结构的因素,实际上马克思向来是辨证决定论者。他们有些人还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企图通过论证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来证实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永恒的社会制度。给马克思扣上“技术决定论者”的帽子,而称自己为“新马克思主义者”,表面上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则是反马克思主义。

与此同时,认为马克思是非技术决定论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如英国牛津大学的G.A柯亨将马克思主义说成是技术决定论是对其的“污蔑”;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卢卡奇在1925年发表的论文《技术与社会关系》中明确反对把马克思作为技术决定论者,卢卡奇提出:“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部分,一个要素,尽管它在本性上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或要素,技术既不能简单地在自身中同自己同一,也不是社会生产力中最后的或抽象的要素。”卢卡奇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用系统地、整体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因而能够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向来重视科学技术,把它看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杠杆之一。但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并不存在着“生产力=技术”的等式,他们只是把科技看作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一,而并非唯一地、独立地、决定性动力。与此相反,技术决定论者倾向于从科学技术内部去探讨它发展的动因,在理论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决定论从根本上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荒谬而反动的。邓小平曾指出:“现在世界上有人说,什么都是技术决定,不要完全迷信这个。当然,我们也要讲究技术,不讲技术是要吃亏的。但是,把电子计算机看成能代替全部指挥职能,那不可能,那样人的能动性也就没有了。”[13](P77)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就在于它们过分夸大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任何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都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除了科学技术,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等。技术决定论最终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把科技人员同人民群众对立起来是不对的。很明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资产阶级科学技术观之争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不仅是关系到科学技术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大事,而且关系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意识形态问题。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14]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现实价值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也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位的生产力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高瞻远瞩,对科学技术做出了新的论述。这些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继承,又有对它的发展。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曾经在不同场合明确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原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3](P87)由马克思的“生产力包括科学”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重大发展,他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总结了科技对人类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深化了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他深知,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邓小平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人类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3](P84)邓小平在多个场合都强调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在激烈竞争的新世纪,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上,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通过《论科学技术》一书全面展示了他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江泽民指出,“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5](P50)“在现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越来越起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正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5](P2)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青年人的文化素质水平提高了,我们的民族才能早日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受教育的比例和程度还存在较大差距。追寻这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所在,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重视科学技术,并且始终把它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点,并且努力弥足自己的不足。

在1995年5月,全国科术大会上,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认为:“搞科学技术持别是搞技术,创新非常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是有这种灵魂的。创新也是国家兴队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能搞闭关锁国,要引进先进技术。”[15](P70)所以现在国家非常强调自主创新,不仅要积极引进外资,更要引进人家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向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16]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路甬祥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前夜,谁能抓住这次机遇,谁就能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我们应该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努力促使这次科技革命在中国爆发。科技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科技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科学技术的实力也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每个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必须从观念上、行动上切实重视科技创新。

[1]〔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陈统渭.马克思的喜悦——谈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J].实事求是,1986,(1).

[5]〔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俄〕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左春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我国自主创新道路[D].兰州:兰州大学,2010.

[12]陈芬.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伦理维度[J].伦理学研究,2005,(2).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孟肖然,郭安沁.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2,(5).

[15]江泽民.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6]胡锦涛.在福建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新华社,2006-01-16.

曾静(1980-),女,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恩格斯生产力科学技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