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看语篇连贯手段的潜功能
2012-08-15吕文静
吕文静
(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50)
语篇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Harris指出:“语言并非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1]Halliday和Hasan认为,最好把语篇看作是语义单位 ,即不是形式单位而是意义单位[2]。在胡壮麟看来:“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约束的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3]黄国文认为:“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4]语篇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是使用中的真实语言。应用语言学家Widdowson将语篇定义为结合起来的句子的使用[5]。Leech指出语篇这一术语对口语和书面语言都适用,该术语实际适用于任何样式、被用于任何目的的语言[6]。本文将所探讨的语篇界定为书面语言。语篇可以是一个按照语言系统的规则构成的复合语言符号,也可以是一种交际行为。总之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构成,可泛指任何完整的语言材料,包括一切形式、一切文本,其中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7]。默顿运用了显功能和潜功能观来考察社会功能,他指出:“显功能是被社会系统内的参与者所认识到的并有意造成的客观作用,潜功能指不是由社会成员有意造成并未被认识到的客观作用。”[8]我们可以借用这两个社会学概念来说明使话语连贯的手段也具有外显和潜在两种特性:显功能便是其语义功能,而潜功能则是指它特有的语用和认知方面的功能。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将对语篇连贯手段的潜功能进行探讨。
一、关联理论概说
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影响巨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是由 Sperber和 Wilson[9]在 Gvrice[10]的关系准则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关联理论结合了另外两种交际模式——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提出了交际中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按照关联理论,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的,指的是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9]。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指的是听话人从说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所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Sperber和Wilson使用了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个术语,来表示说话人要表达的意义和意图。暗含与明说相对,按照Sperber和Wilson(1986)的定义[9],“暗含”指语境暗含(contextualimplication),是说话人意义的间接表达,它往往需在明说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获得。那么什么是推理的根据呢?要找到此问题的答案,需从关联理论的语境观谈起[11]。根据关联理论,在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在语言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构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因此,可以说语境不仅仅限于客观环境等非语言因素、话语本身等语言语境。而且,语境不是言语交际中双方事先知道的固定因素。所以关联理论提出了一个动态的语境观,将语境视为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听话人有关世界的假设子集,也就是说语境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9]。因此,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那么听话人怎样利用语境对话语正确地理解呢?这又涉及到最佳关联的问题。Sperber和Wilson认为,能找到最佳关联是成功交际的关键,如果交际信息以某种方式与听话人现有的某种假设相互作用,产生了语境效果,那么该信息就是具有关联性的信息[9]。语境效果可指:在一定语境条件下,(1)新信息与现有的语境假设相互作用,产生了语境含意;(2)新信息加强或证实了现有的语境假设;(3)新信息与现有的语境假设相互矛盾或抵触。最佳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12]。
二、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手段潜功能的阐释
(一)通过推导明示意义获得语篇连贯
语篇语言学认为,任何语篇都是一种交际行为,都有其自身的目的和意图。如上文所述,在关联理论中,言语交流是一个明示—推理交际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说话者的明示过程和听话者的推理过程。关联理论又将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意义区分为明示意义与隐含意义。明示意义可从话语的逻辑形式推演中获得,涉及到消除歧义、确定指称和充实话语等过程,而与其相对的隐含意义的推理则涉及到百科知识和认知语境等,由语境信息构建、推理而成。下面我们将首先探讨消除歧义在保持语篇连贯性中的作用。
歧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根据形成原因不同,歧义句的类型也不同,可分为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语音歧义等。根据Gibbs的著述,可以运用关联理论这样来解释歧义的意义提取过程:人们在瞬间会激活一个歧义词语的所有意义,然后由语境在后提取阶段发挥作用,决定最相关的意义[13]。如下例:
例1 She took in the strange.
由于上句中的took in是一个多义词,那么整句便有“她把这个陌生人带进来了”、“她欺骗了这个陌生人”和“她留这个陌生人过夜”三种不同的理解。若需确定其语义则需要通过具体的语境来消除歧义。具体的语境是: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个陌生人找不到地方住宿,于是她便留这个陌生人在她家过夜。在例1中took in的三种语义都被激活了,但根据语境我们可以确定其中“她留这个陌生人过夜”这种语义。
语境也可以用来确定指称词的具体指称。例如:
例2 Jack wanted Peter to look after him.
在例2中,him是代词,Jack和Peter是指称语,对于句中him可有如下两种理解:一种是指Jack,另一种是指句子中未提到的第三人称的男性。这就照成对例2的两种理解:
例2a 杰克想皮特去照看他(“他”指句子未提到的第三人称男性)。
例2b 杰克想皮特去照看他(“他”指杰克本人)。
若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例2,代词him的指称对象便可确定。例如,将例2放入特定的语境:“Yesterday,Jack caught a fever and Peter was Jack’s good friend.So,Jack wanted Peter to look after him.”这样便产生了可以确定例2语义的足够的语境假设,在这句话中him只能指Jack。
以上我们讨论了如何利用语境来消除歧义和明确指称语所指,从而获得语篇的明示意义,使语篇达到连贯。Sperber和Wilson指出,获得话语的明示意义,有时还需要对语义表征不完整或不明晰的话语予以充实[9]。陈新仁认为,语义充实就是在话语理解中,结合语境信息,运用推理,赋予语义表征残缺不全的话语一个完整的命题形式(即明示意义)。在语义充实过程中关联理论也可发挥其指导作用[14]。如:
例3 A:Will you go shopping with me this afternoon?
B:If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then.根据语法知识,我们可以明确知道例句3是一个省略句,缺乏完整的语义表征,需要结合上下文对其进行语义充实。可将例3变为以下任何一种形式使其完整,从而使语篇连贯:
例3a I will go shopping with you this afternoon.
例3b I will go shopping with you this afternoon to buy a pair of shoes.
例3c I will go shopping with you this afternoon and then we shall have supper together.
例3d I will have dinner with you this afternoon.
从可及性程度看,例3a在这个语境中是最关联的,因其可以直接从当前语境中完整提取,其次是例3b和例3c,因为听话人/读者在处理句子第二部分时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由于例3d传达的信息是全新的信息,在B未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其话语意义显然不会带来任何语境效应,也就是说,例3d在这个语境中几乎是不关联的,其语义最不易被提取。根据关联理论的首选原则,即最符合关联原则的解释(亦符合经济原则)就是最好的选择,例3a应是需要被充实的内容[9]。
(二)通过推导隐含意义获得语篇连贯
关联理论认为,当前话语所表达的新假设和已被处理的旧假设或语境假设可以决定话语的关联性。且人类交际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增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人们在交际时,话语双方总是期待着对方的话语能在自己的认知环境中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改变(善)自己对世界原来的认知状态。在前面我们提到,语境效果的产生有三种情况,下面我们将分别举例讨论这三种情况:
例4 A:Will you go shopping with me this afternoon?
B:I have to finish my paper today.在例4中,虽然B没有直接回答A的问题,但B的话语中所提供的语境假设与A原有的语境假设结合,便产生了以下一组假设:
例4a Going shopping takes sometime.
例4b People need to pay a lot of efforts to finish a piece of paper.
例4c B has to finish the paper today.
例4d B must pay a lot of efforts to finish her/his paper this afternoon.
由以上例4a、例4b、例4c、例4d假设推导出语境含义:“B cannot go shopping with A this afternoon.”A理解了B这句话的意思,便可以说B的话达到了语境效果,达到了使语篇连贯的作用。新信息有时也会加强或证实现有的语境假设。如下例:
例5 A:Henry seems to like English very much.
B:He chose it as his major.
例5中A不确信Henry很喜欢英语,听了B的话后,A就很容易将B的话语中所提供的语境假设与A原有的语境假设例5a和例5b结合,产生如例5c的语境效果:
例5a If someone chose English as his major,he probably likes it very much.
例5b Henry chose it as his major.
例5c Henry probablylikes English very much.
语境效果例5c的获得增强了A对Henry很喜欢英语猜测的确信程度,即新假设例5c加强印证了A的一个旧假设,获得了语境效果,体现了语篇的连贯性。新信息有时还会与现有的语境假设相互矛盾或抵触,产生否定或排除旧假设的语境效果,如例6:
例6 A:On Sundays we won’t have the school bus,so we have to take a taxi to the school to save time today.
B:Yesterday when I passed by the information board,it says on weekends the school bus will also work.
例6a On Sundayswe won’thave the school bus.
例6b Today belongs to weenkends.
例6c If the information board says on weekends the school bus will also work,surely it will work today.
例6d We can also take the school bus and needn’t take a taxi to the school today.
在对话开始的时候,在A的认知环境中有像例6a和例6b的语境假设,而例6b存在于A的认知环境中则属于隐含前提。在可信度方面,例6a最弱,因其缺乏证据证明。又由于例6c是视觉证据,因此其可信度最高。而例6d是例6b与例6c相结合得出的结论,关联理论认为,结论最多是和两个前提中较弱的一个前提强度相等,所以例6d的可信度与例6b相当。综上所述,例6d可以排除例6a,取得了语境效果,达到了使语篇连贯的目的。
(三)通过语篇接受者的动态认知获得语篇连贯
在对语篇的连贯问题进行研究时,Yule指出连贯概念的理解不在于语言,而在于人的内心[15]。Stubbs也认为,语篇的连贯性来自于接受者的理解,与其认知有关。在关联理论看来,在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中,语篇接受者不断提取语篇中的信息建立起一系列假设,并对这些假设进行处理,逐渐形成一个动态的认知语境和认知背景[16]。例如:
例7 A:We can go to the bank to open an account now.
B:It’s almost 6 now.例 7a Only when the bank is open,people can open an account there.
例7b Most bank will be closed at 5:30.
例7c Now is almost 6.
例7d We can’topen an accountatthe bank now.
在例7中,B虽然没有明说现在银行已经关门了,但话语的接受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B隐含地表示现在时间比较晚了,银行已经关门的意思。A结合原有的认知知识例7a和例7b结合B的话语例7 c,得出结论例7d。可见,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A的认知知识不是事先确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被创设、被选取、被延伸的动态系统。从语篇连贯的角度看,在这则语篇中虽然没有明显的语言衔接手段,但B为A提供了理解新话语所需的语境,使A能看出其话语所表达的命题之间的关联性,因而这则语篇是连贯的。
三、结语
由上述探讨可以看出,语篇的连贯是由读者的理解来实现的,语篇连贯的构建对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语篇有着重要的意义。语篇的连贯不是字面上的衔接,而是意义上的连续。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语篇连贯手段的潜功能,结合认知语境探索语篇连贯的深层认知机制。本文总结了语篇的连贯可以通过语篇的明示意义和隐含意义以及语篇接受者的动态认知获得。但任何语篇的连贯,都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讨论。语篇的连贯性与语篇接收者的认知有关,连贯性产生于听话人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对关联性的寻求,对语篇连贯性的理解涉及语篇接收者将语篇世界中的概念和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认知推理。
[1]Harris Z S.Discourse analysis[J].Language,1952(1).
[2]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Widdowson H G.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 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6]Leech G N .The Language in Adverting[M].London:Longman,1996.
[7]赵霞,朱晓萍.对时尚杂志广告语的批评性语篇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8]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9]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10]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The 1967 William James Lectures[M].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11]吕文静.话语标记语well的关联理论阐释[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4).
[12]何自然,莫爱屏.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1).
[13]Gibbs R W.What’s Cognitive about Cognitive Linguistics[C]//Casad E H.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the Redwoods:the Expansion of a New Paradigm in Linguistics.[S.l.]:Mouton de Gruyter,1996:27 -53.
[14]陈新仁.论话语理解中的语义充实[C]//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5]Yule George.The Stud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6]Stubbs M.Discourse Analysis:The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