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力性气颅16例临床分析

2012-08-15郭安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额部张力排气

郭安华

张力性气颅16例临床分析

郭安华

目的 为总结张力性气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治疗的16例张力性气颅患者,16例患者均急行局麻前额钻孔排气术,颅骨骨折9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颅内感染2例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吸氧。结果 1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25%,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 张力性气颅发生后往往病情较重,应早期诊断,及早正确处理。

张力性气颅;颅脑损伤;颅内压;钻孔排气术;临床分析

张力性气颅(tension pneumocephalus)是气颅(Pneumocephalus)中的一种[1],临床比较少见,其发生原因主要有颅底骨折、缺损以及颅内产气杆菌(Aerogenes)感染、脑手术、脑室引流及腰穿所致[2],一旦发生张力性气颅,后果较为严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为总结张力性气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文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治疗的16例张力性气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治疗的张力性气颅患者,其中男11例,占68.75%,女5例,占31.25%,男女之比2.2: 1,年龄17~28岁,平均23.5岁。主要表现: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加深至昏迷12例,占75.0%,偏瘫4例占25.0%。头痛加剧8例,呕吐5例。致病因素:外伤颅骨骨折9例,占56.25%,硬膜下血肿孔引流术后5例,占31.25%,颅内感染2例占12.5%。

2.治疗方法16例患者均急行局麻前额钻孔排气术(Forehead drilling exhaust surgery)[3],术后均置管接闭式负压瓶持续引流排气。排气2~4天后复查头部CT,气体明显减少,症状改善后拔除排气管。其它主要处理措施:颅骨骨折9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均置管接闭式负压瓶持续引流排气。排气2~4天后复查头部CT,气体明显减少,症状改善后拔除排气管。对于颅内感染2例患者进行细菌培养(Bacterial culture)并做药敏试验(Susceptibility testing),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吸氧。

3.典型病例:

例1,男性,56岁,交通事故致头部损伤2小时后入院,患者双眼睑青紫肿胀,额部和枕部头皮裂伤,左侧外耳道和双鼻孔有血性液体,伤后有约20分钟意识不清(Unconsciousness)。急诊查体:呼吸20次/min,心率99次/min,血压121/55mmHg,体温37℃,嗜睡,左侧外耳道和双鼻孔有血迹,额部皮肤裂伤,额部和枕部头有一3.2cm×3.1cm大小的头皮下血肿,CT扫描呈“富士山(Mt.Fuji sign)”征,同时出现“山峰征(Peaking sign)”征,额硬膜下积气,示颅底骨折,立即给予额部项骨钻孔减压,吸氧、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及适当脱水,l周后复查CT,患者完全恢复。

例2,男,44岁,系建筑工人,由于工作中不慎坠落伤持续性昏迷2d转入我院,查体:神志不清,双眼呈“熊猫眼”,右侧瞳孔大于左侧,呼吸21次/min,心率100次/min,血压122/58mmHg,体温37.7℃,嗜睡,急诊CT扫描示双额极大量积气呈“△”形,立即给予额部项骨钻孔减压,听到响亮的排气声,1周后痊愈,出院后随访3月,无神经系统异常症状。

结果

1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25%,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0%。

讨论

1.张力性气颅的形成机制:对于张力性气颅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主要有“倒瓶”机制和“活瓣”机制("Inverted bottle"mechanism and" valve"mechanism,),具体如下:①“倒瓶”机制[4]:脑脊液大量流至颅外,颅内负压,为达到颅内外压力平衡,颅底气化骨内及外界气体进入颅内,当脑脊液外流减少或停止后,再聚积的脑脊液与颅内气体竞争颅内空间,导致颅内高压。②“活瓣”机制[5]:硬脑膜裂口形成活瓣,某些情况下能使外界气体进入颅内,但颅内脑脊液却不能流出使颅压不断增高,形成张力性气颅。③外界冷空气进入颅内后受体体温影响,气体膨胀,使颅压升高。④由手术所致气颅,为术中脑室引流过快,颅压迅速降低致硬膜下腔间隙增大,大量气体进入并存于颅内。⑤气体的刺激可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2.治疗措施:张力性气颅发生后紧急额部钻孔排气,降低颅压。置引流管接密闭瓶持续排气。亦可通过引流管向颅内注入生理盐水排气,盐水的温度接近颅脑温度,且注入的速度要缓慢轻柔,否则水温、水压、水流刺激脑皮层,易诱发癫痫;外伤入院合并颅内血肿时,行开颅手术,引流管接袋前排尽颅内空气;可吸入纯氧,促进空气吸收。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

3.本组资料对1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25%,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0%。因此对于张力性气颅患者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及早进行手术,临床疗效好。

1 吴钢群,陈杰,单国进,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张力性气颅的防治[J].浙江创伤外科,2002,7(3):202-203.

2 邓跃飞,林吉惠,钟志光,等.外伤性前颅底缺损的手术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4):269-271.

3 赵亚伟,宋合成,杨卫山.硬膜下积液钻孔术后张力性气颅[J].河北医学,1998,4(4):18-20.

4 刘玉光,刘猛,王宏伟.张力性气颅12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5):280.

5 韩青松,于景惠.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积气与张力性气颅[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4):341-342.

book=1,ebook=20

343700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额部张力排气
改良发际内切口在额部脂肪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论张力
自体脂肪填充额部术后是否间断冰敷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张力
张力2
A型肉毒毒素联合Lux1540-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额部皱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