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肺浸润高分辨率CT表现
2012-08-15张慧君张琳
张慧君 张琳
急性白血病肺浸润高分辨率CT表现
张慧君 张琳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肺浸润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HR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诊治的20例急性白血病肺浸润患者,采用西门子balance扫描仪,进行胸部CT扫描,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急性白血病肺浸润患者中,15例肺部呈现弥漫性改变,影像学图像也表现为多种形态。15例出现肺间质改变,多表现为肺小叶间隔线状或结节状增厚,并可出现“树芽征”,7例出现小结节影,15例双肺出现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5例肺内出现单发或者多发型斑块影,同时伴有小叶间隔的增厚,其中2例患者肺部既有毛玻璃样改变,又有斑片影。结论 HRCT扫描检查能够清晰显示急性白血病肺浸润的范围、大小等影像学特点,提供了客观的临床诊断依据。
急性白血病;肺浸润;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
急性白血病作为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清楚[1]。由于急性白血病发病较急,且病情相对较重,常累及多个脏器,其中肺部浸润是最常见的伴发症状,发病率为60%~70%[2]。对于急性白血病肺浸润的诊断,以往主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肺穿刺活检进行确诊。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引进和不断发展,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的超微结构,为急性白血病肺浸润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3]。选择20例急性白血病肺浸润患者,采用西门子balance扫描仪,进行胸部CT扫描,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诊治的20例(男12例,女8例)急性白血病肺浸润患者,年龄6.5~68.4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以及胸痛等症状),并结合相应辅助检查结果(骨髓穿刺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都有异常改变),对于抗生素和抗真菌治疗的疗效不佳,但是联合化疗后,病情有所改善,根据WHO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肺浸润。
1.2 扫描方法 采用Balance 64层螺旋CT机(西门子公司,德国),患者仰卧位,嘱其屏气,从肺尖到肺底,进行全肺螺旋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260mA,准直器宽度64mm×0.6mm,螺距1.4,矩阵512×512。首先进行7mm的层厚及层间距的重建,待发现病灶后,再根据病变情况,进行0.75mm的薄层及多方位的重建。
2 结果
20例急性白血病肺浸润患者中,15例肺部呈现弥漫性改变,影像学图像也表现为多种形态。15例出现肺间质改变,多表现为肺小叶间隔线状或结节状增厚,并可出现“树芽征”,7例出现小结节影,15例双肺出现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5例肺内出现单发或多发型斑块影,同时伴有小叶间隔的增厚,其中2例患者肺部既有毛玻璃样改变,又有斑片影。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作为恶性克隆性疾病,在骨髓及造血组织中,主要是由于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机体造血系统异常,通常会浸润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最常累及肺部组织。当白细胞异常增殖时,粒细胞增多,并且功能异常,粒细胞的趋化作用,以及吞噬功能就会不同程度的降低[4]。抗白血病药物的毒副作用,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大幅降低,这样就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使肺部浸润程度进一步的严重。
肺组织的含气量相对较高,与实质性组织具有明显差异性,CT扫描检查可以提供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是肺部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5]。在短时间内,64层螺旋CT能够在全肺范围,完成薄层扫描,实现真正的容积数据采集,可以对任意平面、任意层厚的图像,进行HRCT重建,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细节,以及空间解剖结构,尤其对肺小结节型,CT扫描诊断的敏感性更加高[6]。
急性白血病肺浸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并且肺浸润的影像学图像也没有特异性表现,多呈现多样性,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7]。笔者在检查时,要仔细辨别,做好与肺部其他病变,例如与感染、结核、霉菌感染的鉴别诊断。(1)感染:斑片影比较容易与感染相混淆,感染好发于肺段和肺叶,且伴有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疗效显著,而斑片影多伴有小叶间隔增厚,以间质性斑片影为主,薄层CT扫描能够显示;(2)结核、霉菌感染:急性白血病肺浸润,与结核、霉菌感染的结节影内,都有空洞表现,所以很容易造成误诊。除了影像学表现外,还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病理活检一直是急性白血病肺浸润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通常采用支气管纤维镜或肺穿刺方式,取得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验,但不论支气管显微镜检,还是肺穿刺活检,都会机体造成一定创伤,对于急性白血病肺浸润患者,尤其重症患者,常不能忍受该有创检查,所以CT扫描检查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临床肺部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64层螺旋CT通过其薄层扫描、不同方位的三维重建等诸多优势,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大小等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1] 陈刚,曹治婷,邹莹,等.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放射学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0,25(2):160-161.
[2] 张晓莹,张令羽,周怀琪,等.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相关病理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7,17(5):39-42.
[3] 李相生,张万对,许家兴.白血病肺部并发症的CT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5(2):133-134.
[4] 范宝岩,陈亮,朱万安,等.HRCT在白血病肺部浸润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2):2090-2091.
[5] 朱全新,姚巧林,王庆荣,等.CT对白血病肺浸润的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10,19(4):302-304.
[6] 韦建林,郭兴,赵海波,等.白血病肺部浸润的HRCT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03-1206.
[7] 李云,刘胜全,闫呈新.白血病肺浸润的CT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4):12-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4.115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CT室 (张慧君) 065000 廊坊市人民医院CT室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