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
2012-08-15李秀红
李秀红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resceun,Angiography,FFA)是眼底病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它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在眼底血管内循环时发出荧光,用装有特殊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真实记录下眼底血管内动态变化的技术,为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患者对FFA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有效的护理指导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FFA检查的成功[1]我科自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对282例患者进行FFA检查,对每例患者都进行了护理指导,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对282例患者进行FFA检查,其中男165例,女117例,年龄15-78岁,老年性黄斑病变102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109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2例,眼底中央静脉阻塞25例,其它眼底病4例。
护理
1.造影前护理
(1)心理护理:做造影前,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特点,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造影的方法、注意事项、必要性及如何配合等。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FFA检查。
(2)造影前详细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了解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超过160/90mmhg,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超过10mmol/l,详细询问过敏史后,给患者做过敏试验,用1%荧光素钠5ml静推,20分钟后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无不良反应,并给予扑尔敏4mg口服,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3)扩瞳的护理:用托吡卡胺滴眼液滴双眼,每次1滴,5分钟一次,连续滴2次,每次滴眼后注意压迫泪囊2-3分钟,防止药物经泪道流入泪囊及鼻粘膜引起全身反应,瞳孔扩大8-9mm,方可拍照。如糖尿病患者,可滴3-4次,直到瞳孔扩大为止。
(4)训练患者眼球转动:嘱患者眼球向前方、正上、正下、左方、左上、左下、右方、右上、右下方位转动,使其在造影过程中,能够密切配合。
(5)备好抢救设备及抢救药品:检查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6)勿在饥饿、劳累、疲倦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进行造影[2]。
2.造影中的护理:将患者头部固定在眼底照相机的架子上,嘱患者拍摄时,睁大眼睛,尽量不眨眼,不说话,上肢放在架子上,伸直肘部,手心朝上,选择肘正中静脉穿刺,确保穿刺成功后,方可推要,将荧光素钠3mL在3-5秒内快速推注,操作要稳、准、快,与拍摄医生密切配合,并指导病人按要求转动眼球,同时护士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偶感恶心者,嘱患者放松深呼吸,稍作休息即可缓解,有呕吐、眩晕者立即停机,注意观察,如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者,立即就地治疗,紧急抢救。
3.造影后的护理:嘱患者休息30分钟,告诉患者不要直视强光,眼睛怕光是散瞳所致,5-10小时后会恢复正常大小,如眼睛、皮肤、小便发黄不必惊慌,属药物作用,荧光素钠不被人体吸收,可多饮水,24小时内经小便完全排出,如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平卧,吸氧监测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
讨论
FFA为眼底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和依据,本组282例FFA患者经过精心护理,顺利完成了检查,其中有5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荨麻疹,没有一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国内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3],国外报道FFA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约为5%-20%[4],综上所述FFA检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通过对患者各个环节的精心护理,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能使患者积极配合造影,使FFA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1 韩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与心理护理[J] .山西医药杂志,2009,38(9):866.
2 黄英,佟自力.静注荧光素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J] .护士进修杂志,1999,14(5):58.
3 梁树今,廖菊生,高育英,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释义[J]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7-8.
4 周妍丽,饶杰.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 .临床眼科,2003,11(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