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构建

2012-08-15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服务型管理体系

王 雷

(东北电力大学学生工作部,吉林吉林132012)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和服务要求的提高,“服务行政”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高校作为国家的行政事业单位之一,也在探索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学术界有关“服务行政”和“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理论探讨、各级政府机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为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作为整个社会行政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必然受到社会行政管理思想变革的深刻影响。有关“服务行政”的理论探讨,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而中央和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则直接推动了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探索[1]。探索和构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制,对于满足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好的为高等教育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1.1 “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

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指的是高校行政部门以师生员工等相关利益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首要职能,通过完善的服务制度和服务体系为师生员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2]。对于高校而言,规范的有效地行政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管理者和服务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最小的人力资源和经费投入创造出最佳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因此,必须改变旧的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概念,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高校从粗放型向内涵型发展。

高校的行政管理者必须将自身定位在服务者的角色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广大师生员工和其他相关利益者服务视为行政机构的基本宗旨,行政机构才能根据相关需求提供全面而周到的服务,以平等的姿态为相关方面提供服务。

1.2 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特征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行政事业单位,人才聚集,员工学历水平,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在推行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中有如下几个特征:

(1)服务为本。在行政管理中,必须体现以“服务”为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强调把服务作为核心价值观和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职责。

(2)尊重与平等。服务型高校管理模式倡导并实践尊重与平等的伦理观,尊重每个个体,强调人人平等,努力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和谐关系。

(3)高参与性。在学校的各项重大决策中,服务型行政要注重提高相关利益者在学校管理和决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让其广泛参与到学校发展与建设中来。

(4)强回应性。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具有科学有效的沟通回应机制,学校行政部门与师生员工及社会服务对象之间能够保持畅通无阻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行政机构能够及时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愿望和意见,并及时、主动地做出反应,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各种问题。

(5)公开与公正。在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下,学校行政部门应该及时向师生员工、家长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公布相关工作信息,使决策和管理活动更加透明和公正。

2 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通过高等学校自身的努力和上级部门的指导,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些高校非教学机构臃肿,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在高校的校长与学院院长之间,有一个庞大的行政管理系统。据统计,部分高校非教学机构设置数已超过学校机构设置总数的60%,非专任教师人数占教职工总数比例已超过50%,有的达到70%[3]。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份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工作,但多数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这种管理理念,轻视自己的本职工作,认为行政管理无非是为他人打杂、跑腿之类的粗活,无须用心和动脑;还有的认为学校本身就重教师和教学,轻行政人员和管理工作。由于种种不正确的思想,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在为教师服务的工作中不积极主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过于看重权力,以为担任一品高官,便可高人一等,呼风唤雨,从而出现滥用权力、工作作风败坏等不良现象。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指导、检查、监督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往往造成工作有部署、布置,但没有真正落实到高校行政管理中,有好的经验和典型得不到及时的总结和推广,造成“官本位”,主观主义等现象的大量存在。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系统的威信和行政效能,使高效行政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3 构建高校服务型管理体系的措施和途径

高等院校所承担的基本功能和我国高等教育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要求高校行政工作必须以“服务”为中心,行政部门应不断强化服务职能,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4]。同时,高校实行服务型管理,也是整个社会行政管理思想变革趋势的必然要求。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一项涉及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组织机构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下面各个方面着手,全方位构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

(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把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尊重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充分激发和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落实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制。每个职能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为学校师生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某些方面可谓是息息相关,所以应有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不能各自为营,各自为战。要强化“管理即是服务”的意识。把服务视为管理的核心要素,把为师生员工和其他相关利益者服务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做,将服务水平作为评价学校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

(3)改革人事聘用制度,缩减庞杂的行政队伍。在人事选用上,要坚决抵制“拉关系”、“走后门”现象,实行公开、公平、竞聘上岗,任人唯贤唯能,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另外,合理设岗设编,能者重任,不能胜任者转岗或淘汰,不断增强行政队伍的活力。要树立“管理意味着责任”的观念。高校行政部门的首要职能是服务,服务就意味着要对服务对象负责。因此,要大力加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努力构建责任型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行政管理人员要主动关注师生员工的利益诉求,对师生员工、家长和其他相关利益者负责。

(4)改革考核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在对行政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上,要进行思想品德、管理能力、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全方位的考察,同时,还要收集单位领导与同事对该行政人员平日表现的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考评。在效益分配上,要克服以往的“大锅饭”或“一碗水端平”等思想,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使物质利益与绩效挂钩,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表现优秀者除提供一定额度的物质奖励外,还可为其提供在国内外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行政人员的潜力,有效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高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5)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求学校具备良好的保障条件,如充足的办学资金、良好的管理运行条件等。拥有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拓宽办学资金来源,大力增加办学资金,为服务型行政管理提供良好的资金基础,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改善学校管理运行条件,提高服务效率,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总而言之,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它的改革需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及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素质等多方面入手。只有不断推进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高校教育、科研等方方面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使高校的发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陈志勇,赵小珍.创建和谐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J].温州大学学报,2007,20(3):103-106.

[2]周轶琼,查俊峰.关于高校行政管理角色定位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5):114-115.

[3]林海龙.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构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6-18.

[4]张应强,程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J].新华文摘,2009(4).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服务型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