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教育
2012-08-15金海花
金海花
(大同市财会学校 图书馆,山西 大同 037008)
浅论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教育
金海花
(大同市财会学校 图书馆,山西 大同 037008)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而且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作用。本文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 德育教育 加强和改进对策
一、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组织各种政治学习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空洞乏味、十分呆板,其效果相当有限。再有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仅仅是作为高校辅助教学的一个单位,而往往忽略了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功能。其实,高校图书馆通过其丰富的资源,自由的选择,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和科研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更是高等教育的又一条十分重要的渠道,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在满足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同时,对广大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1]高校图书馆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抱有远大的理想,但同时又缺乏对社会的接触和深刻的了解;充满着对事物的好奇心,但同时又缺乏对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因此,他们正处于心理学中“心理断乳期”,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情绪波动大,易动感情。他们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对社会和人生的追求具有极大的热情,这很容易导致他们主观武断,以偏概全,以感情代替理性,甚至走向极端。对大学生的这种心态特点,单靠几十堂政治课,以及党、团组织的一些政治思想工作是难以完全奏效的。[2]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可见,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既然图书馆是大学生最常去的地方,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高校图书馆具有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支柱之一,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图书馆工作者直接接触学生,为学生提供服务。只要留心,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可以从读者借阅的书籍了解其阅读倾向,觉察出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倾向,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了解的信息反馈到学校领导,给学校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成才的摇篮。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这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成为培养人才的肥沃土壤。最后,图书馆工作者的示范带动作用。身教胜于言传,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在和学生朝夕相处中,奉行着“服务至上”的宗旨,履行着德育教育、服务育人的职责,他们文明的语言、得体的举止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影响和感染着读者,对读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对加强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图书馆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
大学图书馆主要是通过各种导读工作,组织图片展览和编制专题索引等途径,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由于其功能的发挥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因此,人们对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功能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学校对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又没有硬性规定,再加上长期以来德育教育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的工作,导致只重视图书馆的情报信息和文献检索等功能,而忽略了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功能。即使德育工作做了,但和其他工作相比显得很不协调,总体成效不明显。[3]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大学生的课外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开阔,大部分是从图书馆获取的。图书馆员的言行举止对读者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强调体制管理的大环境下,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往往被忽略,这一优势的发挥也受到影响。
(二)图书馆对学生的引导不够。
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是文献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而且图书馆道德导向作用是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的,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相对于课堂的说理道德教育,通过他们在借阅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可以检验一个读者是否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是否能尊重他人权力、自觉遵守各项规约,是否能珍惜爱护资源、遵从公共秩序的要求。[4]这种实践性道德教育,因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而能够实现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激励和提升,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5]然而,一些高校图书馆过分注重图书的大量引进,馆舍的扩建,未能坚持将文献检索服务、阅读调查、书目推荐、新书通报、查询服务等纳入工作内容;未能开展大型的读书活动,未能组织作品的展览活动等,使得图书馆对学生的引导不够。
(三)图书馆员的德育素质不高。
如果说图书馆是开展校园文化的一个载体,馆员则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6]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知识能力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员热爱事业,具有较高的觉悟、良好的职业道德、端正的工作作风,娴熟的业务能力。但是,由于受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馆员认为图书馆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被学校重视,认为好老师都是在教学岗位,图书馆工作出不了成果,也不被领导认可,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缺乏工作热情和正确的工作态度。这些原因都使得图书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导致其言传身教对大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图书馆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受到阻碍。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图书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转变学校领导观念,提升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图书馆往往被看做是教学辅助单位,地位远远落后于教学单位。学校党委要重新对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功能进行界定,提高图书馆的德育地位。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领导机制。要树立党委统一领导、图书馆领导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图书馆要切实担负起德育工作的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将图书馆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来抓,强化图书馆的制度建设、环境建设、队伍建设、文献质量建设,提高育人的水平,协调开展图书馆德育工作,强化图书馆的德育功能;同时,要转变图书馆员的观念,强化其德育意识,树立起德育教育、服务育人的观念,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读者树立榜样。
(二)开拓创新,创办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使命。首先,图书馆在采购图书之前,应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阅读倾向,筛选整理后进行采购,保证所购买图书的有效性。其次,图书馆要创立先进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导航式的主动服务模式;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使图书馆能够具有便利的、高效的文献信息检索服务功能。再次,图书馆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图书馆要实行规范管理,制定馆员的道德规范,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用以激发全体馆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共同塑造一个良好的图书馆精神文明的氛围,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7]最后,图书馆要带领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来,让读者直接接触图书馆员的工作,让读者设身处地地为图书馆员着想,提高读者的责任感,增进其对图书馆的感情,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举办活动,完善图书馆德育教育的形式。
高校图书馆要举办多样化的活动,完善德育教育的形式。借助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进行主题教育。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以思想道德修养、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习报告、书评活动、展览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如开展展览活动既是激发学生读书热情的良策,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展览具有新颖,趣味性强,参观人数多,教育面广,形象具体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奋发向上的热情,使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人格品行得到历练,从而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四)服务育人,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对于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往往具有深刻的影响。学生高尚人格是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并非是有意识地灌输。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要开展德育工作就要依靠图书馆员,图书馆员就是一名德育老师。图书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在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还要注重仪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秉承着以育人为导向的原则为读者服务,要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去感染读者,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优秀的道德人格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操。
[1]李德成.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J].学理论,2010.
[2]陶然.高职图书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43-44.
[3]王新利.公共图书馆与德育教育[J].图书馆学刊,2003,(2):23-24.
[4]刘丽萍.高校图书馆文化对培养人才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7):114-115.
[5]黄嘉惠.新中国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D].湖南大学,2009.
[6]孙淑云.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76-79.
[7]张志明.模具拆装实训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2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