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轼诗论看“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

2012-08-15

文教资料 2012年17期
关键词:淡泊陶渊明张力

曾 辉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平淡”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范畴。它不仅仅是一种诗歌风格,更是一种审美理想。这个范畴在理论上的最终确立与成熟,是与苏轼对平淡风格的阐释密不可分的。苏轼的“平淡”诗论,揭示了平淡美的本质特点,而且把“平淡”诗美与人格精神结合起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张力。

美国文学批评家艾伦·退特1937年在 《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先提出“张力”这一概念。他指出诗的意义就在于张力:“为描述这种成就,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1]P109关于诗的审美张力,理论界有多种理解。本文所要探讨的“平淡”诗美的张力,主要指两种相反的审美元素在矛盾冲突、对立统一中所产生的诗的张力。

苏轼对“平淡”诗美的阐释,主要有以下几条:

(1)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 ……[2]P2109-2110

(2)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2]P2515

(3)……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2]P2124

(4)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2]P2523

上引几段文字,第(4)段并非诗论,而是文论,不过南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引用该段文字后,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余以不但为文,作诗者尤当取法于此。 ”[3]P348因此,我们认为这段文字同样适用于诗歌。每段文字虽然说法不同,但大致表达了苏轼对平淡风格的欣赏。

苏轼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陶、柳一派诗歌,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平淡”美的本质特点:形式上,平淡的语言实际蕴含着华美的文采;内容上,诗的表面虽平淡无奇,但蕴含了深厚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而“枯”与“膏”、“淡”与“腴”等矛盾双方的运动构成了“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

一、“平淡”而“有味”

苏轼所说的“寄至味于淡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平淡的语言蕴涵深刻的哲思。中国古代诗歌,讲究“诗言志”,讲究“寄托”,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寄寓自己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因此,要理解古人的诗歌,只看表面是不够的,还要看到文字背后的哲理思考和人生境界。

平淡之美,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追求和最高美学理想。以简淡古朴的形式,以最有限的言语文字,表现最丰厚的宇宙人生内容——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追求。苏轼所说的“外枯而中膏”、“寄至味于淡泊”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心灵越是丰富,内蕴越是深厚,而表达出来的文字越是平淡,两者的反差就越大,那么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震撼力和审美张力就越大。由此产生诗歌的平淡美。

一提起平淡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陶渊明之诗。明人胡应麟以“惟陶之五言,开千古平淡之宗”[4]P35来评价陶渊明诗歌。我们来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5]P327

“性本爱丘山”,可见诗人喜爱的是超然物外、淡泊自持的田园生活。清人周亮工这样评价陶渊明:“独有陶渊明……闲靖旷达,千载而上,如在目前,人即是诗,诗即是人,古今真诗,一人而已。 ”[6]P250伟大的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

中国古代的诗人,和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不管得意失意,都喜欢投身于山水田园之间,吟咏性情,极力追求淡泊冲和的心境。超越名利的纠缠,率性自由,恬淡自适是中国古代哲学共同的追求。在这一点上,古代诗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淡泊超然是一种人生境界,把这种人生追求寄寓在平淡风格诗歌中,从而使之具有一种哲理之美。

(二)意境隽永而深远。平淡诗歌的韵味,还体现在其隽永深远的意境上。它所选用的语言和意象都是极其普通常见的,但这些常见的意象却能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强烈的美学张力。读者在想象与联想中,超越了这些平淡的语言和意象,进入审美的自由。

陶渊明的诗歌中,经常出现桑、麻、豆、苗、竹、林、松、菊、飞鸟等意象,这些常见的意象,在陶渊明诗中却有了超越平常的意义。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P335

这首诗,以平常语道来,自然而不着痕迹。通过“菊”、“飞鸟”等意象,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与大自然物我两忘、超然世外的诗人,更看到诗人的人格、气质和精神境界。

在盛唐诗歌雄浑壮丽、绚烂之极后,中唐出现了柳宗元、韦应物的“平淡”诗风。柳宗元的诗备受苏轼推崇,认为其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江雪》这首诗,可以说是柳宗元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7]P170

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孤傲,抒发政治上的失意苦闷。这首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实际上是作者的自况。这首诗意境之深远、影响之广泛,似乎已经超过作者最初的构想。在天地寥廓、浩瀚无边、万籁俱静的大自然面前,寒江独钓的渔翁是那么的萧索孤寂,人类所孜孜以求的功名利禄似乎都毫无价值和意义。这种幽寂淡远的意境,遗世独立的人格形象,是通过山、飞鸟、孤舟、蓑笠翁、雪等平常的意象、全诗平淡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二、“似淡而实美”

从苏轼诗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平淡”之美,实则是一种绚烂之美。二者看似矛盾,却又富含深意。

苏轼对“平淡”与“绚烂”之间的关系,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2]P2523

平淡来自绚烂,是绚烂的凝结与沉淀。平淡的诗歌,是以博大深邃的心灵为依托的。人在经历世事的过程中,心会随之逐渐丰富成熟起来,当看尽世间繁华之后,真正具有深邃心灵的人,会因此而变得澄澈通明,让这种丰富成熟复归于平淡。平淡只是表面,就像大海安静时一样,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苏轼的一生,就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最好例子。他经历过繁华,也经历过寂寞,更尝过死亡的滋味,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他的心反而变得从容淡定。苏轼深刻地领悟到了陶渊明诗歌的微妙之处,看到了他藏于“平淡”背后的热烈的感情。所以他会对陶诗极其欣赏而至于爱不释手。

诗歌的平淡境界,也是经由绚烂而来的。也就是苏轼所说的:“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平淡不是对绚烂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它的超越与扬弃。没有绚烂,也就无所谓平淡。一个诗人,只有尝试过各种风格并且各种风格都写来得心应手之后,方会臻于平淡之境。

苏轼早年的诗歌风格,以清雄豪放见称。《臞翁诗评》评苏轼诗:“东坡如屈注天潢,倒连沧海,变眩百怪,终归雄浑。 ”[8]P116与晚年“和陶诗”的平淡截然不同。 但它是平淡的必要准备,经历了这样的阶段,才能达到平淡。

黄庭坚说杜甫到夔州后诗“平淡如山高水深”[9]P471,杜甫在夔州时期写了大量的诗篇,其中有许多风格平淡之作如:“细雨荷锄立,江猿饮翠屏。 ”[10]P1611“青山淡无姿,白露谁能数。”[10]P1326“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10]P1644等等,但这些“平淡”的诗歌,是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表现。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盛唐一味秀丽雄浑,杜则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 ”[4]P70深刻地道出了杜甫诗风的绚丽多姿。平淡是其中一种,却是最能体现诗人功力的一种风格。

“平淡”是一种“绚烂”之美,真正的“平淡”,如清人许印芳所说:“精义内含,淡语亦浓,宝光外溢,朴语亦华。”[11]P201没有经历过绚烂的“平淡”,不是真正的平淡。那种平淡是苍白的,是平易浅俗、淡而无味的。平淡是绚烂的结晶,是将绚烂熔铸于其中的美。

[1][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A].新批评”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

[3]何文焕.历代诗话[C].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明]胡应麟.诗薮(新1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北大哲学系.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7]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朱自清.宋五家诗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宋]黄庭坚著.刘琳,李勇先等校点.黄庭坚全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10][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淡泊陶渊明张力
你好,陶渊明
淡泊,在风骨之内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张力
张力2
淡泊才能明志
不为五斗米折腰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