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原则问题的探讨

2012-08-15张国芳尧必文付小清

文教资料 2012年22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政治

张国芳 尧必文 付小清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抚州 3440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还是“造人”的教育,其灵魂是人文关怀。实际上,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医为仁术”的行业特质密切相关。

1.关于“人文”

关于“人文”一词,《易经》有“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里的“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化成天下”指的是人文的功用。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文学、史学、哲学、经济、法律和艺术等学科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外化为人的理想道德、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心理品格和行为方式等,内化为“人文关怀”精神。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单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也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存在。人的存在丰富性也不单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更是一个能动性创造过程。人文关怀外在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在此意义上,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追求

要考查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就要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魂”是什么?这不但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现象,而且要对原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方面考量。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现象中,作为现实的人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体与客体是在实践中统一的。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自觉性、创造性与能动性。人在实践中凭借劳动资料有目的、有意识、能动地改造客体,使之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又将对客体的认识转化为人自身改造客体的能力,优化了人自身。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人文关怀之学。其次,从人的生成的角度方面考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人的全面生成包含理性和非理性成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绝不能只是限定在理智的教育范畴中,它还包括那些只能以现实的生命活动表达出来的生长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人,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只有真正做到关怀生命、关注生活,提高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强亲和力,富有感染力,提高实效性。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造人,其本质是人的哲学,它始终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等终极价值相联系,是使人自我实现、自我理解、自我确认的过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造物的教育是标准流水线式的生产,一般不会顾及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情感甚至人的合理需要,造物的教育最终导致教育的无所作为。而造人的教育恰好相反,让人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彰显人的潜能和思想。

十七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体现了对“人文关怀”的追求。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人文关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的本性,确立人的本性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是用人的方式去关怀受教育者,特别是关怀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

3.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3.1中医学科的人文本质要求。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中医药学与人文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说”与“天人合一”的整体治疗观念,中医的临床治病原则“辨证施治”,中医精神“医为仁术”,还有针灸中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无不体现人文学科的内涵。《黄帝内经·素问》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即习中医者须通晓天文、地理、医道,又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而这些大都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回顾一下中医学的历史,我们会认识到中医学蕴藏的是一个世界观,一种哲学,一种文化,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睿智的祖先究心天人之际,以整体方法认识自我的结果。为医者,力求达到“大医精诚”,其中“精”缘由关乎人的性命,“诚”要求医者有“悯世情怀”。从中医药学科的“人文属性”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看,医药院校更要求服务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放在人文关怀。

3.2从大学生的成长需要看,应重视人文关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端正发展方向,又要帮助学生矫正认识,走出误区,克服困难,增添勇气。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人文关怀。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既要重灌输,又要重示范;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换位思考;既要加强管理,又要增强人文关怀。

3.3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看,应体现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是按照其自身内在尺度,把各种外部的影响改造为可以被理解被内化的对象,融合到他自身固有的思想品德结构之中,形成其中的新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自我创造的过程。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遵循人身心发展与品德形成的规律,倡导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良性运行。

4.人文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4.1方向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文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确保自我教育不偏离方向。坚持方向性原则是保证环境优化的前提。

4.2主体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过程,其前提是要尊重人,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要从大学新生培养科学的自我意识出发,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自我完善,形成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和健康科学的心理倾向,增强他们的心理内聚力,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使他们消解内在不稳定、不和谐状态,从而使教育真正深入到个体的内心世界。

4.3差异性原则。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由于受教育者自身存在差异,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差异化,要把培养和发展人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目标,注重开发个体潜在的素质闪光点,为每个人创造发展的空间。差异化得教育原则要求我们在环境优化上要从整体考虑,在物质环境优化上既要考虑到空间的立体性,又要考虑时间的连续性,还要考虑布局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在精神环境优化上,既要发挥制度环境的约束性,又要发挥舆论环境的导向性,还要注意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4.4生活化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人的现实生活。一旦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重视培养道德学家、圣人或神人时,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把握方式势必完全抛弃人的感性、生活性等方面的内涵,最终将会成为一种冷冰冰的虚幻的“说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其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其来自经济、就业、情感、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发展和对他人、对社会所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促进个人与社会的有机融合,品味到现实的幸福。

4.5发展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必须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避免心理不适应或精神障碍,这是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在逐步解决了衣、食、住、行、安全等基础需要后,面临着人际归属、人格健全、知识观念更新、道德发展等需要的开发。

[1]王涛.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

[2]黄正泉,王建.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3).

[3]黄华,倪勤丰等.浅谈高职高专中医药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9).

[4]卿定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人文关怀[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

[5]耿彦君.高校思想组织教育基本原则的探讨[J].社会科学论坛,2007(4).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