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汉字书写素养培养的思考
2012-08-15刘西平
刘西平
(睢宁县龙集中学,江苏 睢宁 221200)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识字与写字”,新增加了第四条——“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有力说明:相当多的初中生写字时,不仅写字姿势不正确,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素养亟待提升。叶圣陶曾说:“学生初学写字就注意督促,从早把底子打好。是事半功倍的法门。老师可以少为学生写字操许多心,而学生一开始就养成写字的好习惯,也将终身受用不尽。”虽说是针对初学者来说的,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同样重要,特别是现在中学生受到网络时代的冲击,无论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对汉字的书写怀有某种偏见,认为字写得好坏无关紧要,早已把古训“字是门面”抛掷九霄云外,导致大部分初中生未能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书写质量也不敢苟同,根本谈不上具备汉字书写的基本素养,让教师们感到某种无奈和忧虑。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对学生的汉字书写提出严格的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的习惯,效果非常明显,谨结合教学实践的点滴体会,从培养书写兴趣、规范书写姿势、把握书写技巧和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期有效提高初中生汉字书写的素养。
一、培养书写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分离的。”就写字来说,相当的初中生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这么说:学生对书写的态度“好之者”就少,“乐之者”更是少之又少,看来提高初中生的书写素养不仅是必要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语文教师定当肩负起这一责任。2011年版新“语文课程标准”之“总体目标与内容”指出,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学生的书写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不能忽略。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书写兴趣至关重要,教学中笔者是通过引领、品读和师范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书写兴趣的,实施效果非常好。
1.引领。汉字是中华五千年璀璨文化的结晶,如何引领初中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对汉字的书写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笔者颇费了不少心思,多年的教学实践找准了唤起兴味的支点——汉字的“造字六书”,这也有学生的盲点,每当换了一届学生大都是从汉字的“造字六书”作为“唤起兴味”的基点,多年实践且屡试不爽。如象形文字鸟、人、龙等;指示字本、末、刃等;会意字采、林、森等;形声字换、唤、痪等,教学中勾画、讲解、旁征博引,没有料到的是每次都能迅速唤醒学生的兴味,学生不仅对汉字发展历史的认识、理解加深了,而且投入了极强的感情和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就是在随后的书写中都产生极大的兴趣,并肯用全副精神去写字,笔者同样没有料到的是,对于农村的初中生来说,关于汉字的渊源竟然了解得那样的匮乏,可以说就是一片“白纸”,看来我们语文教师有必要为学生补上好这一课。“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同样,书写教学中,找准了支点,就激起了学生的兴味,浓浓的兴味源于学生的求知欲、汉字的魅力和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智慧的敬仰。
2.品读。品读书法大家的故事,学生从中会受益匪浅,起到有力的促进、推动作用。据说有一次,王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品读着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赢得的是学生啧啧的赞美声和拍案而起的豪情;当品读王羲之专心致志练习书法,达到忘我的境界,竟然用馍沾着墨汁吃的故事时,引发的是学生深深地思考。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墨池记》有言:“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这些就足以唤醒学生深心的渴望。经常品读着著名书法家练习书法的故事,时时激发学生对练习书法的蠢蠢欲动的心,并从中领悟到要想写好一手漂亮的汉字,就要主动投入敢于、勤于下苦工夫,方可懂得“以精力自致”,而非天成,通过品读学生浓浓的兴味得以激发。
3.师范。师范就是教师书写汉字的示范作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教学时一手规范、漂亮的好字,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种潜移默化有种不可替代的神奇效应。笔者带每届学生,他们的书写素质都非常高,而且三年来坚持模仿老师的字迹,以至于其他学科的老师在看学生作文时,因字迹相仿而分不清是哪位学生的,都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大部分老师大都能够根据学生的字迹辨别出是哪位学生的,这就充分说明教师的示范作用,这里同样提醒教师教学中,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书法功底之后,特别是有志于书法的,应当鼓励个性张扬地书写,万不可千篇一律。
二、规范书写姿势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识字与写字”目标中新添了第四条——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足以说明初中生平时写字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更不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实践中教师不难看出,大多的初中生书写姿势不够规范,握笔姿势不尽合理,从某种程度来说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无从谈起书写素养的提高。虽说这是很小的一个细节,但应当引起教师的关注。“细节决定成败”,规范学生书写姿势看似不值得一提,但实际上是有大提特提的必要,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是写好规范字的基础,马虎不得。
1.书写坐姿正确。我们一般要求学生身子坐得要正,胸部距离书本一尺左右。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写字时坐得非常随意,有的竟然就是扒着、贴着桌面写字,这样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的摧残,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视力,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的初中生眼睛近视,虽说大都因为无节制的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以及过于随意读书的习惯,但与书写姿势不正确也有很大关联的,因此平时教学中对学生书写的姿势定要严格要求,这是让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2.执笔姿势正确。教学中我们同样发现相当的学生握笔的姿势不正确,握笔时握笔尖的同学较多,书写时歪着头面部几乎就贴在桌面上,有的全身就像趴在桌上一样,这样在书写时运笔不够自如,回旋的余地不足,想写好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样有害视力健康。笔者教学中时时提醒学生,握笔时要距离笔尖一寸的距离,这样学生的坐姿自然就挺立了,运笔也就相当自如了,不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而且对视力有保护作用。
三、把握书写技巧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之“具体建议”中关于写字教学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学生对汉字书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写中也能注意到书写的姿势,是不是就可以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呢?当然不是的,书写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基本的、必要的书写技巧。
1.运笔技巧。“万丈高楼平地起”,初中生书写教学时应当从书写的基础做起,教会学生把握好基本的笔画练习,对点、横、竖、撇、捺、横折、竖钩等运笔技巧,多示范、勤指导,“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让学生天天练习、时时揣摩,唯此学生才能写出遒劲有力、刚柔相济、美观大方的汉字,否则不注意运笔技巧写出的字就显得呆板无力、缺乏生机。要认真体味王羲之练习书法的真谛:“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2.布局技巧。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字,独具特有的形态美,体现的是中国特有的“方正”之美、“和谐”之美。因此汉字书写中不仅要把握每一个汉字的个体形体美,还要把握汉字书写整体的谋篇布局形态美,就像我们欣赏美女一样,既要追求形体和谐匀称美,更要追求姿态的落落大方美,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时的观察、思考、再认识、创新的能力,在实践中去摸索、发现书写规律,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高审美情趣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陆志平在《语文课程新探》中写道:“汉字富有神韵,具有审美价值,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不必说书写坐姿美、执笔姿态美、运笔走势美,也不必说写字情境美,单是一手漂亮的汉字书写,就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愉悦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多关注初中生汉字书写的审美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稳定、高尚、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学生书写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书写汉字就像是品读一首诗,犹如品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意境美,书写的点画就像是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和天涯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虽说它们各具神韵般的形体美,但毕竟缺乏生命的灵性,书写中点画浑然成字、成篇则境界全出,每个字都生机勃勃,千变万化,跃然纸上,诗意盎然,由形体美上升为形态美,使学生感知汉字书写独特的美学特质,同样会引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教学实践中的管窥之见尤显肤浅,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教会学生写好汉字,然后让学生领会,写出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虽说小学阶段已经错过最佳的书写习惯养成,但对于初中阶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素养和习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确显重要,从中还能培植中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只要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持之以恒,有心关注培养中学生养成汉字书写的习惯,有心关注培养中学生汉字书写素养的提升,那学生定会终身受用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