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国际经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2012-08-15袁群华

文教资料 2012年12期
关键词:经验研究生创新能力

袁群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研究生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006)

借鉴国际经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袁群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研究生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006)

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日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提出我国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研究生 创新能力培养 国际经验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过去靠高投入、高污染、低成本、低收入的生产方式难以维系;通过市场换技术,即通过模仿或引进技术的模式又很难使技术获得实质性提升。因此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必然也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率。为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具有创新意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否则自主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研究生阶段教育就是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的摇篮,但是研究生是否有创造力还取决于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日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的发展阶段与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的情况基本相似,都是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日本通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大大提升了该国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故本文选取日本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作为国际经验的来源之一。再者,美国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最为成功的案例,也是美国经济一直以来引领世界的原因之一,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当然是我国研究生培养学习的榜样。因此本文将探讨日本、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以期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所启发。

(一)日本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

日本在上世纪80、90年代,为适应经济发展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改革,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有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大研究生基础课比重,并注重追踪科学前沿。

日本在新一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中,十分重视基础课程授课,加大了基础课程的比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研究方法;而个性化的课程需要可以通过适量的选修课程达到。作为研究生,通过阅读大量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能力和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而达到追踪科学前沿的目的,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教授基础课程,阅读外文文献,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办法,研究生既能掌握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又能追踪到科学前沿,从而为创新活动奠定基础。

(2)开设跨学科人员和企业人员主讲的讲座。

日本大学通过开设跨学科人员主讲的讲座,拓展了研究生的思维空间,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推动本学科的研究。企业人员主讲的讲座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活动与实践相结合,更能体现现实社会的需求,从而使创新活动更具社会意义。

(3)研究生制订科研计划,学校设立研究生科研项目。

日本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定了在学期间研究计划应早于选修课程的学习,这点类似于我国博士培养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更早开展自己的研究活动。一方面设立研究生科研项目可以为研究生科研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其科研团队合作意识与运作经验。

(二)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

美国的教育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并在不断地改进中,以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的需要。因此参考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也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1)招生环节注重研究生科研潜力。

美国在研究生招生环节类似于国内博士生招生,注重研究生的科研潜力。美国研究生招生不仅看个人的TOEFL、GRE成绩,更多的是从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自我的陈述和教授推荐信等方面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科研潜力,避免了只通过考试这一单一方式考查学生科研潜力的弊端。

(2)培养阶段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美国研究生培养阶段,与日本研究生课堂教学类似,美国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重视基础课程、跨学科交叉课程授课,启发性课堂教学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此外,美国研究生培养还要求学生定期报告研究进展情况,从而更好地追踪学生的学习科研情况,以便了解学生的科研进度,督促学生按时按质完成科研任务,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产学研相结合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研究与实际需要相结合,也能为研究生科研提供动力和资金支持。

(3)注重研究生个性化培养。

首先美国的大学各具特色,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领头羊,相应的学科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各大学这种定位的差异,为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大学提供了可能,也为研究生个性化培养奠定了学科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美国大学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培养会更为便利。

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招生环节

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还是采取以考试成绩为主,面试和撰写研究计划等为辅的形式,这种招考方式的优点在于便于操作和控制,更多的是注重形式上的公平和公正,能较大程度上防止道德风险,也适应了目前我国从小学开始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缺乏个性的实际。但其考查科研创新潜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不能从个人兴趣出发,选择符合本校要求的学生,最终研究生教育沦落为就业的跳板。

(二)传统的授课方式

要实现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变,通过一定的启发性课程学习必不可少;课程学习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起到了引导和激发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一般学制为2-3年,其中课程学习的时间占去了一半左右。然而,在这近一半的时间里,这些课程的绝大部分是以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课堂讨论,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与本科阶段的教学类似,对创新能力启发作用不大。造成这种课堂教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师生关系,即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习惯于听讲学习知识,而不是平等地参与到课程讨论当中,即使学术沙龙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

毕业论文作为检验研究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检验研究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指标,历来受到研究生培养机构的重视,不少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都较为严格,如采取校内外匿名评审制度和邀请校外人员参加论文答辩等。但在实践中,由于在国内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否通过涉及其导师的面子,同行又相互熟知,部分匿名评审和答辩老师降低毕业论文尤其是对硕士论文的要求,对不合格论文采取放任的态度,影响了这种淘汰机制的效果,从而也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与毕业论文相似,论文发表是通过外界标准来检验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实践中看,发表一定的学术论文还是有必要的。然而,现阶段部分学术论文都是导师撰写的,挂上学生的姓名,从而皆大欢喜;此外,部分学术期刊论文审稿不严,只要交了钱就可以发表,成为创收的工具。发表论文的要求仍然不能成为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办法。

(四)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

研究生适当地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不仅可以训练课题研究的方法,如分解课题任务、调研、总结结论及撰写等,也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学科前沿和当前社会的需求情况。然而,我国很多研究生参与的课题对其创新能力培养并不大,只是重复劳动,成为“苦力”;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成了“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当然部分学校正在尝试设立研究生科研项目和研究生科研机构,这些尝试起到了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然而,老师们的考核机制决定了其参与这些项目和科研机构运作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故其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提升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为提升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借鉴日美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实施启发式课堂教学和开设学术讲座

如上所述,启发性课程学习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起到了引导和激发作用。在目前无法改变权威型师生关系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办法还是可以达到一些启发性效果:如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布置一些主要讲授内容,每次课前半部分由学生讲解,老师最后点评。这种办法可以促进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或做实验,准备讲课的内容,从而达到较好的启发效果,是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较好的途径之一。学校作为讲座的主办方,应严格把好讲座的质量关,或者根据学生的需要由学生提出应该请来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避免讲座成为政绩工程,没有多大实际效果。

(二)研究生须撰写外文文献综述

阅读外文文献的原因在于目前各学科的学术前沿一般都在国外,国内专家、学者更多的是追随国外的学术前沿,因此我国研究生只有通过阅读外文文献才能更好地了解其所在学科的学术前沿,站在该学科的前沿。为了检验研究生阅读外文文献的效果,撰写外文文献综述是个良方。为了检查外文文献综述的质量,学校可以查看文献综述报告或者学生在公开场合讲解其文献综述的内容。

(三)构建双导师制与产学研相结合

我国高校大部分研究生导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其他行业的从业经验,虽然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对现实社会的运作情况不熟,因而造成很多知识和经验脱离现实。当然部分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到社会,对现实社会的运行较为熟悉。为弥补校内导师在社会经验和社会认识的不足,更好地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活动与社会接轨,构建“双导师制”势在必行,即引入校外导师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中来。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也是为了达到以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四)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加强与国内、国外同行的交流能获知别人在这个领域内研究的深度,获得最前沿的科研动态;也可以传播自己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在学术交流中很快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产生变革的联想,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效果。

[1]王文利等.创新能力的培养——二十一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日本问题研究,2008,(2).

[2]方丽等.美国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9.

[3]吴金昌等.美国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本文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1年研究生教改课题、2010年校级教学研究课题和2010年校级科研课题的资助。

猜你喜欢

经验研究生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