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涵义及其现代教育意义

2012-08-15

文教资料 2012年1期
关键词:致良知私欲天理

袁 莉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王阳明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一生既辉煌又坎坷。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生于浙江余姚,卒于1529年,仅存世57年,不可谓寿,但流恩泽于后世,不可谓不厚。他生平不仅南征北战,致力于“破山中贼”,且殚精竭虑,思考着如何“破心中贼”。其讲学的主要核心是“致良知”,他说:“吾平生讲学,是致良知三字。”关于他的致良知说,学界多从哲学角度进行考究。致良知说包括“良知”和“致良知”两个部分,本文从这两个概念出发,进而探讨它们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致良知”的哲学涵义

(一)良知。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说文解字》说“良,善也。”《诗·邺风·日月》有:“德音无良。”“良”字的本意主要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原本具有;二是指善良,人的道德品质较好。“知”与“智”相通,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结合起来,对王阳明的“良知”的意义可做以下几点理解

1.良知即天理,是心之本体。

“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1]在王阳明看来,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灵昭不昧的天理,他把良知等同于天理,良知为天理之自然显露。每个人都有这种灵昭明觉的天理,那么只要把“思”的“发用”掌握好,所思考的就是天理。他把良知、天理、性、心之本体等同起来。天理和人的本心是一回事,心即理,因此又说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所共具有的、不受打扰的“恒照”状态与能力。

2.良知是万物之源。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作为一种唯心论,认为万事万物皆源于心。良知等同于心,是万物之源。此“物”不是马克思所指的客观存在,而是指意念之物。正如:“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既然万物皆源于心,而良知又等同于人之本心,那么良知就是天地万物的源头。正所谓“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2]

3.良知是至善的道德意识和原则。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王阳明认为性是粹然至善的,心是诚然恒恻的,良知是凌驾于一切的道德之本体。人们行事,必依着良知这条至善的道德准则。所以作为一种完美无缺的道德意识和原则,良知是至善的。圣人的良知未受人欲的蒙蔽,就是至善的表现,这是人原本就应有的状态。依此角度,余文武对良知有同解:良知,指人原本具有的知识,指人不依赖于教育而自然具有的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3]

4.良知即是非之心。

“尔那一点良心,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良知原是完完全全的,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是依着它,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4]良知,是判别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是主体进行价值判断的内在的最高依据。王阳明认为用良知去判断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事物,就如同运用规矩尺度去测量方圆长短一样,可以普遍使用而准确无误。那良知为何能成为裁决是非的标准呢?是由于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处于虚灵明觉的恒然状态之中,是超越人们行为善恶的纯善,只有这种凌驾于一般善恶观念的至高的纯善,才能分辨一般的善恶邪正。

(二)致良知。

致良知的重点是在 “致”这个动态过程的工夫上。“致”通“至”,是指达到、推广、充拓以至其极,既有极点之义,又有向极点运动之义。“致”既指良知的圆满状态,也指扩充人人皆有的这点良知,表明它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实践论的范畴。“致良知”就是依良知而行、存善去恶,其实质是去除私欲习气,扩充现成良知,恢复本体良知,将良知推广到日用伦常之中去,且经由教育途径使人达到高尚的道德与情感。它是摒除私利、物欲以使良知本体得以恢复的过程;也是一个由良知本体到良知发用的展开过程。前者是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的本然形态,后者是人的思想情感见之于行为的明觉形态。至于如何实现“致良知”这个过程,他提出的修养方法不少,本文分析以下三个。

1.静坐时存养。

存养,就是在静坐的时候对良知的内心体认工夫。要求把所思所想与日常行事、社会活动、研析事理联系起来,仔细分析,而不是脱离世事、离开实际问题去悬空思索。静坐有利于隔断外界的引诱和干扰,摒除私欲,但也易使人脱离世事,所以要将静坐与存养结合,静坐时存养,以达“为圣”之目的。

2.省察克治。

要使良知无所障蔽、自然明朗,就要在心体上用功,做好省察克治的工夫。省察即内省,就是对照自己的道德反省,从中发现恶念与恶行;克治即克已,就是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省察克治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断反思、及时改过。王阳明说:“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把私欲从根本上彻底清除,改过自新。这与佛家“慎独”有相似涵义,旨在通过自己的内心体认,摒除私欲、净化心田。

3.事上磨炼。

若不从实际中践行,只在心体上用功,无论如何苦思冥想也是无用的。正如王阳明所说:“必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5]并且,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所以更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合良知的准则。践行“良知”属于实践论的范畴。只有依照良知去实行、实践,才能真正去除私欲对良知的隔蔽,正所谓“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二、“致良知”的现代教育意义

(一)对主体性教育的启示:主动自觉、独立思考。

当代教育,应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即主体性教育。[6]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裴娣娜教授把这种主体性分为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浓缩了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精华。

1.“致良知”与主动性——主动自觉。

“致良知”首先属于本体论范畴,从人的自觉性入手呼唤良知。它注重人自身进行哲学上的、回到自我的、彻底的沉思,这种自我修养是对本体自我的诉求。只有通过王阳明所说的存养、省察克治、事上磨炼等工夫,我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为我而存在的一切,而这个我自己和为我而存在的一切便是主体性。就今天的教育而言,就是说学生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主观立志、主动改过、自主学习、自求自得。

2.“致良知”与独立性、创造性——独立思考。

“学,天下之公学,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王阳明提倡“学贵自得”,是旨在反对盲从,主张独立思考。他鼓励人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身体去力行,变盲目相信现成的教条为相信自得之理,认为圣学与异端的根本不同就在于自得。他提倡为学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身体力行,这充分体现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因而,致良知学说对当今主体性教育颇有启示: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强调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认知方式,启发他们独立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总之,“致良知”思想内涵体现了对学习主体性的充分眷注,强调学习过程中要主动自觉、独立思考,强调人的自我更新与自求自得。学贵自得,强调学习过程中自我的解化而不是单纯依靠旁人的“点化”,单纯地读书要有限度,必须考之于心并身体力行。王阳明提倡进入自我,并对自我进行理性反思、省察克治、独立思考等方法,无不渗透着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因此,“致良知”说的内涵是当代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石。

(二)对道德教育的启示:道德自律。

王阳明 “致良知”思想中充溢着浓郁的道德自律精神。由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道德教育的关键之一。他注重这种由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良知的转化,说:“君子之学,求尽吾心焉尔。故其事亲也,求尽吾心之孝,而非以为孝;事君也,求尽吾心之忠,而非以为忠也。是以夙兴夜寐,非以为勤也;繁理据,非以为能也;临难死义,非以为节也。吾心有不尽焉,是为自欺其心,心尽而后吾之心始自以为快也。”他尽忠尽孝、尽忠尽责,不是外在的忠孝节义规则强求他去做的,而是为了达到内心的愉悦和自足,是一种顺应本心的满足罢了。王阳明注重把外在道德规范和人内心深处的诉求统一起来,这对我们当今的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教师是道德教育的引导者。道德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7]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应努力将各种道德规范内化,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学生形成一种自觉自愿的习惯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要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并强化主观立志与主体精神的力量。当代学生可借鉴王阳明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注意对自己进行反省沉思、究错改过,时常对自己进行心灵的洗礼,并发扬自身优点、扩充自我的德性以至高尚淳厚。最后,就学校而言,应引导学生自觉自律、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如远离网吧、毒品、歌舞厅等。同时,应避免仅将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学科进行讲授的现象,而应本着大德育的思想,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将德育贯穿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让德育生活化、鲜活化。

[1]王守仁.传习录(上、中、下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4][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余文武.王阳明教育思想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32-138.

[6]孙喜亭.教育应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发展[J].教育研究,1995,(10):16.

[7]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8.

猜你喜欢

致良知私欲天理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回声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存天理和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