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优化研究
2012-08-15王乐乐
余 江,王乐乐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1 农产品物流的涵义与外延
1.1 农产品物流的涵义
为了达到用户的需求,实现农产品自身的价值从而进行的包括农产品本身在内的及其有关信息从生产者到用户之间的物理经济活动就是农产品物流。它具体包括农产品从生产、购买、运输、存放、装运、包装、配送、流通再加工、分销到信息回馈等环节,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农产品也实现了价值增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物流发展报告》将农产品物流定义为农业销售物流,是指在销售农产品时,农产品在供给双方之间的实际流动,包括为了销售农产品而采取的交通运输和储存,为满足消费农产品的需求而采取的流通加工等过程。农产品物流业犹如一座跨海大桥,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承载着农产品的供与销。当今社会,产品种类琳琅满目,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成分,成为刺激消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必将成为除扩大生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之外的第三利润来源。
1.2 农产品物流的外延
从理论上讲,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主要包括了物流主体系统、物流作业管理系统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其中,物流主体系统是指农产品生产主体(在我国主要指农户)及农产品经营主体(包括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贩销户、农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零售终端比如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物流作业管理系统是用以保证在运输、存储、装运、包装、流通加工等过程中生产基地、物流基地、配送路线的正常运作并能提高鲜活农产品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等畅通的同时,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农产品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2 农产品物流需求的特点
2.1 技术要求高
消费者需求的新鲜农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其新鲜程度,但一般新鲜的农产品自身含水量高,保鲜期极短,短时间内极易腐烂变质的特点使得新鲜农产品的仓储、包装、运输等过程的技术要求大大提高。
2.2 农产品增值是发展农产品物流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市场价值较工业品来说,最大的不同是农产品市场价值大部分是在离开生产领域之后实现的,较工业品来说具有更大的过程加工再增值的前景。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加工环节就是农产品物流的主要矛盾,只要抓住了加工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农产品物流的主要矛盾。
2.3 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到城市
农产品的产地和销地是分开的,产地一般分布在农村,而消费者一般聚集在繁华的城市里,只有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能将农产品商品化,而这中间的环节是将农产品从产地转移到销地。农产品物流正是在这一首要环节下,精确、快速、有效地将农产品从产地送往消费群体里,实现其最终价值的过程。
2.4 季节性显著
农产品物流的季节性来自于农业本身的季节性约束。农产品物流和农产品生产一样,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稳定性差。首先因为不同地区在气候、土壤、降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产品种类也不同,这种不同也导致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差异,形成了农产品的季节性物流。其次,即使同一地区也会因为季节变换或农产品品种变化而造成季节性物流。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也带来了农用生产资料在运输方面的时间不确定性和不均衡性。例如,在采购种子、农药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时,农户一般习惯在来年春耕前一段时间进行,因为这些生产资料涉及到贮藏和时间问题,所以他们一般不会把购买的时间放在往年的秋冬天。
3 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系统现存问题分析
近年来,伴随着陕西省经济的不断发展,陕西省农产品物流也在不断地进步。虽然陕西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农产品的产销呈现区域性及结构性供大于求、农产品难卖、价格低迷等问题明显,农民收入增长不明显;另外,农产品生产的无序性、盲目和趋同的倾向,造成了农产品在安全方面又面临新的挑战。所以,构建和完善新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方面的作用,以此来解决农产品市场流通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目前,在陕西省己经把物流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领域中的一部分,却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
3.1 农产品物流起步晚,相关基础设施薄弱
现代物流行业在陕西起步较晚,21世纪以后才有了较为实质性的发展,农产品物流较之于别的物流行业更是如此,很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跟不上需求的变化。由于道路制约问题,农产品从田间到达销售的第一个目的地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大城市里超市间的调配转运时间,同时由于中途保管措施不当,在开始阶段的浪费也相当惊人。
3.2 农产品物流体制不完善
农产品物流作为一个复合性产业,其发展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政府部门出面加强协调。农产品物流的终极目标是无限地接近“零库存”这个理想状态,让更多的商品在运输的路上而不是放在仓库里。只有全省的运输系统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紧密有效的结合,充分利用多式联运,才能使得农产品物流更加有效地进行。
3.3 农产品物流市场化程度低
陕西省农产品的品种很多,但多以产品多样、规模较小的小农生产为主。由于耕地面积少而散,农产品生产很难形成规模化。同时,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很多农民在本来就不富足的田地里种植了多种农产品,并养殖了种类繁多的禽畜,虽然农产品种类繁多,但由于形不成规模化,不能有效的形成商品。有一些农民与农业公司合作,但不占有主导权,产品的供给数量、质量等级、价格等受控于农业公司。
3.4 农民有效组织化程度低
陕西省在农产品管理方面,没有有效的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农户-合作社、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市场和零售商-消费者、农户-销售中介-销地批发商-零售等仍旧是农产品物流的一般形式。很少有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团之类的。农产品的整个产销过程都是农户自己单独完成的。在此过程中,由于农户自身实力和外界环境的约束,存在很大的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
3.5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现阶段,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落后。依然有很多地方在使用以常温物流和自然物流为主的传统农产品物流形式,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缺少低温冷链等现代物流方式。大量的农产品因装卸次数多、搬用、交通基础状况差和低效的保鲜造成产品变质、腐败。大部分农产品在销售的时候,没有经过严格的加工、包装、检验等环节,也没有运用高科技如条形码等技术,致使其附加值比较低,效益低。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单单靠政府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农民、农产品公司及当地政府对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重视程度不够,农户和农产品公司只想快速出手其手中的产品,对如何防止或减少损耗没有显示出太多的关心。
3.6 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太低
由于经济发展、交通环境和历史的影响,陕西在农产品物流这项工作中的信息化程度非常低。买卖的方式不够畅通,受阻现象严重,成为了典型的区域性“信息孤岛”。农户在收集有关农产品信息的时候,靠得是口头或者电话,这样就导致了信息不准确、时间延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农民往往不会用,也想不到去用互联网了解农产品方面的信息。但对于农户,农业公司和规模比较完善的收购商,运用互联网获得农产品各个方面的信息就容易的多,于是这样的现状就造成了农户在农产品收购方面的主要权力丢失,这样就让农业公司及收购商们顺理成章占了主动权,于是市场信息出现了不平衡。
4 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的优化措施
4.1 大力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基础建设
现代物流中心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是重品集散地,通过专业物流代理商将各处所需农产品集中起来,对物流方向、物流流量以及物流发生时间进行统筹管理,有效地减少物流环节,优化农产品物流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损耗,节约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它将农产品流通加工、储藏、运送等各种物流功能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投资大量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运用物流技术,如分级包装、冷冻储藏等,有效保证农产品物流环节中的保值增值。农产品物流应坚持以销售农产品为主,配合冷藏保鲜、质量安全检测、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等,运用新型市场组织构成如代理或会员制等,采取直销、期货、拍卖、网上交易等多种经营模式,为参与农产品产销过程的所有对象提供经营场所和一流服务的农业企业。农产品物流中心自身定位于“绿色、安全、健康、无公害”,在农产品产销过程中充当着生产者的销售员、消费者的导购者角色。在物流行业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里,基础设施尤为重要,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和相关的农业企业一定要加大投资力度,调整相关政策,给于包括税收在内的政策优惠。在交通运输方面,目前陕西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有能力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便利,同时,结合陕西的区位特点,在物流园区和集装箱中转站的建设中,应发挥其交通枢纽的优势。2010年,蔬菜及部分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加大了广大市民的生活成本。为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在2010年9月15日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10年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每个最高给予50万元的资金支持。
据了解,陕西省今年将继续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和“农超对接”工作,并确定了在全省重点支持20家县乡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完成10家农产品流通企业和10家农村专业合作社的项目建设目标,以此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逐步构建高效、覆盖城乡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其中,农贸市场将重点支持县乡农贸市场的交易厅棚、冷藏保鲜、卫生、安全、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改造。“农超对接”将重点支持大型的农产品流通方面的企业和鲜活农产品专业性强的合作社之间的对接,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所在市(县)的区域内,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和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包括鲜活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
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我省对农贸市场改造项目的支持额度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最高不超过50万元;“农超对接”项目中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扶持额度为项目总投资的50%,最高不超过50万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扶持额度为项目总投资的35%,最高不超过20万元。另外,农超对接试点项目每个承办单位申报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项目、快速检测系统项目和品牌建设项目均不超过1个。
4.2 加强政府在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中的作用
农产品物流给农业及农民带来的巨大利益,还没有被大多数农民获知。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应该得到加强,这就需要政府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民在思想上彻底改变关于农产品的生产模式的认识和观念。农产品物流投入的重点环节应转变为产后物流,同时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改造和完善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这些科学原理和方法包含诸如提升系统质量、最优化系统、总成本最经济方法、物流过程中的供应链管理等。为了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必须改变农产品物流投资结构,在流通加工环节投入更大的精力。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当引导员和组织者的角色,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优化成本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及主导作用,一方面,政府为了规范农产品物流行业,可以实施各种法律法规,给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应作为主要的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和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从2006年开始,陕西省每年从省级财政划拨1 000万元用于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至2008年底,已经对全省58个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66个改造和新建项目进行了补贴。一个以批发市场为龙头、集贸市场为基础、联结城乡、沟通产销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网络在全省基本形成。同时,陕西省积极引导大型零售企业建立直采基地。由于推动零售商在各地建立农产品直采基地,使销售商和生产者直接面对面进行交易,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2008年经过积极协调,跨国零售业巨头“家乐福”分别在周至县和洛川县建立了猕猴桃、苹果直采基地,并与两县签订了直采销售合同,使周至猕猴桃和洛川苹果直接进入其在全球的大型超市。
4.3 推进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建设的脚步
为了使农产品物流更加合理化,必须为其设计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在其体系建设蓝图中,尤其是包装、运输和搬卸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个标准应与先进的国际化标准接轨。
目前,全国生鲜食品招标采购标准化的工作,陕西一些大型连锁超市集团也参与其中,并与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了有关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其中包括感官、安全食用、鲜度指标等。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了招标的采购数量。此外,农产品必须经过三道关口,即科技、规模和信誉,还要对农产品的产地进行像大气环境测试、土壤成分分析、水资源检测,控制农药使用等检测。
4.4 加快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及人才培养
农产品的物流从单一的物物交换形态进入到了虚拟的交易时代,物流的概念得到了扩大。合同物流、订单农业等已经被引入了物流领域,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数字化媒体公开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企业可以直接通过网上交易,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陕西省尚处于物流信息化初步发展时期,关于农产品物流的各环节人才的培养还很缺乏。针对这种状况,要实施物流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尽快培养出急需的现代物流人才,结合陕西实际,着力培养新型的物流实用型人才。对陕西现在的农业网络进行优化,因此将整理后的农业物流通过网络形式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一方面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有序性,降低风险;还能通过网上订购、竞价等方式,节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体系是市场需求信息在各结点准确、及时传递的重要保障。因此,搭建物流信息和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主要在于协调各个地方独有的信息系统,增强如GPS、GIS、ITS、条形码、RFID、EOS等现代技术的运用。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提高陕西省在农产品方面的深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创建有优势农产品的特色经济,加强各个产业间部门的分工合作、重视农产品市场的开发渗透,坚定走品牌化、特色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和完善与农产品相关的基础设施,扩充物流人才,学习成功地区的经验,以期全面提升陕西农产品物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4.5 加大对各物流企业的资产投入和管理提升
(1)首要是农村道路方面的建设,要实现从乡乡通公路,到公路通仓库、保鲜库、冷藏库的建设。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物流中心,特别是大力发展针对连锁型超市所需配送食品的加工配送。
(3)增加农产品产地、销地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数量。
(4)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物流信息支撑平台,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5)完善管理组织。责任具体化,让省市县乡四级行政领导分层负责,加强对好的区域农产品的领导。支持建设乡村农产品相关的协会、合作社等能共同工作的财务团队,努力开展技术、农产品的供应、昆虫疾病的防治、产品营销等服务。
(6)改造、整合农村供销合作社,将其改制为农业物流企业。由于农户经营规模过于狭小、组织化程度低,对于供销合作社,应根据现有的条件,通过创造必要条件,将其培育成为物流企业和功能性专业合作社,同时将其发展成为农业物流服务的经纪人队伍。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可以将农产品物流功能应用于正在大力发展的连锁经营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这些网络正反向流通都能成为农产品物流的渠道,那么,这个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功能将大大拓展。
5 结论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物流在陕西目前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如何解决区域性资源存在的问题和改变区域性资源的劣势,提出了与其相关的优化方案:基础设施是物流业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和企业在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应加大力度;加快和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陕西的情况,着力培养物流实用型人才;以无公害蔬菜货源为基础,加速陕西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加快有关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资源构成,将陕西已有的农业网络模式进行全面的优化,改变原来的不集中、不详细的缺点,提升网络资源的良好应用,特别是要增强硬、软件方面的应用发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1]王新利.试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J].农业经济问题,2006,(4):44-66.
[2]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焦文旗.农产品物流市场亟待培育和完善[J].农村经济,2007,(4):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