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带动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海洋经济与港口物流的互动视角

2012-08-15陈兰云傅远佳梁芷铭

物流技术 2012年13期
关键词:保税北部湾港口

陈兰云,傅远佳,梁芷铭

(1.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1;2.钦州学院 商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1 引言

港口物流建设和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拥有一批基础设施优良、吞吐能力强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港口。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作为全球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并保持大量的进出口量。而广西地处我国西南沿海和中国-东盟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沿海港口林立,海洋产业资源丰富,与东盟国家的海洋贸易如火如荼,海洋经济正成为广西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港口物流则成为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

2 浙江省的经验启示:海洋经济与港口物流互动发展

浙江省海洋资源具有组合优势: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规划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506km,占全国30.7%,大多数集中在宁波-舟山港域,是我国建设世界级深水港群的最佳选址[2]。2009年,浙江海洋经济产出值达到8 800亿元。依托良好的海洋资源优势,以宁波、舟山两港为中心,以温台、杭嘉为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3]。为此,发展港口物流成为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所在。

2.1 港口物流是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浙江拥有港口、渔业、旅游、油气、滩涂等五大海洋资源,可以说,海洋经济是浙江转型发展中重要的新增长点,是当前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产业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作为根植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中的产业体系,与传统产业相比,海洋经济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乘数效应好、规模效应和附加值较高等特点,已成为不少沿海省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浙江海洋经济的特色是产业集群,优势是港口物流[4]。因此,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就要紧紧抓住港口物流业这个重点,把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和海岛地区,建设成我国最大的大宗散货和战略资源的中转储运、保税加工和物流配送基地,积极形成集装箱、大宗散货吞吐、交易和金融服务等三位一体的港口物流体系,切实提升港口物流水平,促进浙江转型升级。

2.2 港口物流是带动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浙江省已经确定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新型海洋经济战略,而这个战略的一核便是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为核心,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打造浙江经济的竞争力。浙江省沿海港口地处我国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T”形经济带的核心区,是我国最为活跃的三大都市经济圈的金南翼,控长江入海口,扼南北国际航道,对内是江海联运的枢纽,对外是远东国际航线的要冲,浙江以全球视野谋划定位港口物流发展,正加快实施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和港口联盟战略,推动全省海洋经济又快又稳发展。浙江省将宁波-舟山港物流建设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集散并举,通过港口群联盟战略的实施,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和长江流域海进江系统的重要基地。

3 广西的后发优势:港口物流和海洋经济特色突出

作为我国沿海后发地区,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尚显落后。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推进,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资源和产业资源正成为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要在借鉴和学习沿海发达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特点,打造适应广西的海洋经济模式。

3.1 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区域国际海洋经济

与浙江海洋经济不同的是,广西是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省区,既在陆地上与东盟国家接壤,又在海洋上与东盟国家隔海相望。发展区域内与各东盟国家的海洋贸易是广西海洋经济的最大特色。自古以来,山海相连、文化相通的广西与周边的越南等国家就有着深厚的经贸、文化、社会交往。作为中国-东盟“10+1”框架下新兴的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涵盖了中国和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泰国等东盟7国。从共识开始走向务实,自2006年首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以来,其正逐渐成长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展开政治、经贸、文化交往对话的综合性平台,而广西正是这个平台的桥头堡。

3.2 优化港口布局,服务区域国际海洋贸易

与浙江不同的是,广西所处沿海地带海洋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更倾向于区域型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由于国际贸易受大环境影响较大,以美国、欧盟为主要贸易对象的浙江很容易受诸如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广西所处东盟区域,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区域内国际贸易的上升趋势明显。这为广西海洋贸易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与此同时,广西北部湾海域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空间资源、港口资源,宜建港口岸线228km,可用于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的岸线资源160多km。2011年底,广西北部湾港共有生产性泊位22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5个,综合通过能力1.37亿吨,全年可完成货物吞吐量1.53亿吨。广西北部湾港的成立,为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大港区的特色、集约发展提供了绝佳平台。随着北部湾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广西沿海港口的发展必须适应这一趋势。

3.3 致力产业资源优势,构建区域贸易体系

广西拥有1 595km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尤其是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形成了我区渔业发展的明显优势,是我国沿海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海”,利用海洋资源发展广西渔业是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的现实选择。广西作业渔场有北部湾渔场、南海深外海渔场和南沙渔场,其中南海深外海和南沙渔业资源最具潜力,捕捞业发展空间广阔;广西斜阳岛以北40m水深以内的浅海滩涂适宜水产养殖的面积有1 600万亩,目前开发利用76万亩,仅占浅海滩涂总面积的4.75%,而5m等深线以外海域基本尚未开发利用,挺进海洋拓展渔业有广阔空间。广西海水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以及向更高层次产业转化延伸水平还很低,甚至连最基本的把海水产品加工成罐头食品或即食食品的也不多。大力发展海洋渔业,使养殖区域由沿岸滩涂浅海向离岸深水海域拓展,产业结构由重养殖捕捞向构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延伸,广西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4 推进广西港口布局体系建设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的批准实施,要求广西各沿海港口在基础设施建设、岸线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严格依照规划进行布局,确立了为当地生产生活及旅游客运服务为主的众多中小港点为主构架的“一港、三域、八区、多港点”的港口布局体系。“三港合一”的广西北部湾港将进一步优化整合,一幅西南“港口经济”大蓝图将逐步构建。

从发展角度来看,与国内众多沿海城市相比,广西北部湾港口群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港口基础设施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综合运输枢纽作用有待加强;三是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水平低;四是港口岸线资源利用不充分,港口布局、规划建设、安全经营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合作的需要;五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六是管理技术的装备水平落后等[5]。广西北部湾港的三大港域必须依托各自优势集聚发展,构建分工协调,整合优势明显的区域港群物流。其中,防城港区应建立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服务支撑,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步成为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钦州港区依托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对外开放平台,重点依托临港工业开发和港区保税功能拓展,形成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北海港区则以商贸和旅游服务、临港工业为主,重点发展商贸和清洁型物资运输产业。

要提升广西沿海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大型、深水、专业化泊位和现代化集装箱泊位以及深水航道建设,力争在3至5年内形成防城港、钦州港、铁山港3个亿吨级港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要以北海出口加工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等为沿海沿边节点,通过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这一核心枢纽直接为西南地区乃至东盟国家的企业提供保税物流服务。尽快优化整合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与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的保税物流功能,初步建成以保税物流体系为核心,生产性物流、国际贸易物流、城市商业物流和专业市场协同发展的大物流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成为联系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核心枢纽以及连接海港、空港和边境口岸的大型物流商贸基地。

5 发展海洋经济硬软实力推动港口物流快速发展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该区域将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为此,广西必须加快实施区域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搭建大物流体系服务于海洋经济,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突出产业集群的培育,即运用比较优势战略强化产业集群发展[6]。

5.1 挖掘北部湾文化底蕴,推进旅游港口客运流发展

环北部湾区域的海洋历史文化是这一区域软实力挖掘的一大亮点。作为中国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点,早在汉代,这里便已商贾云集,是当时远洋贸易的重要场所。其二,广西地处我国边疆地区,环北部湾区域海域平静广阔,风光旖旎,海洋文化底蕴深厚,又有壮、瑶、侗、藏、纳西、傣、白、毛南、水等民族聚居,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正是环北部湾地区的文化优势所在。海洋文化深厚,海洋自然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聚集,加之周边10多个旅游资源也同样丰富的东盟国家围绕,这为发展广西海洋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和产业基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必然对旅游客运提出更高的要求。港口物流不仅是物的流动,更需要人的流动,相较于物流,人的流动带来的潜在价值更高。旅游港口的客运发展将会成为广西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利用北部湾区域独特的海洋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加强旅游港口客运服务,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5.2 加快港口多元物流模式建设,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广西北部湾地处亚热带,热带水果、海洋渔业、水产加工等特点对物流产业提出了特殊需求。区域内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必须适应这一特点,而港口物流模式的多元化正是满足这一产业需求的立足点。为适应这一产业发展需求,广西应加快围绕港口物流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体系以及信息化物流体系的建设。

(1)港口供应链物流。东南亚地区的水果进入广西后,价格已便宜许多,但在大部分北方城市价格仍然偏高。广西可从该领域入手,围绕广西沿海贸易港口区域,与水果产区、果农、生产商、销售商及国内主要超市系统形成对接,整合订单信息、与水果采摘、物流、供货等整条供应链,提高双边水果贸易的效率、效益,建设基于供应链的特色物流体系。

(2)港口冷链物流。北部湾及东盟各主要国家是主要的热带水果和渔业产品基地,对现代化冷链物流基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很高,而目前区域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仍然无法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仍需大力发展,需要加大现代化多温区多功能冷库建设,发展仓储、配送、运输、加工、商贸、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海、陆、铁、空多式联运的冷链物流体系,让北部湾经济区域形成设备先进、服务完善、系统化、规模化、标准化、安全高效的冷链物流,不断满足冷链上下游客户的需求。冷链物流同样要围绕广西的沿海港口,构建起以港口物流为主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

(3)港口信息化物流。北部湾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在国家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成立之前属于老少边穷的经济欠发达区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国家宏观政策不断扶持,使得北部湾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现代化产业理念和现代化技术缺乏,对现代化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制约。信息化技术在物流产业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而信息化技术也成为支撑物流产业的技术支持,北部湾港口物流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托信息技术优势,走现代化的高科技港口物流发展之路。

[1]梁芷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四个“维度”[J].东南亚纵横, 2010,(7):67-72.

[2]周志丹.浙江开发区整合提升背景下构建“杭州湾经济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28-130.

[3]刘阳,周甫宾.浙江港口战略联盟的实施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0, (10):9-12.

[4]董三省.浙江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物流的优化[J].物流技术,2011,(7): 73-75.

[5]王永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 2011,(3):82-84.

[6]唐琮沅,殷继勇.广西北部湾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9,(1):14-16.

猜你喜欢

保税北部湾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保税时代”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