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的因素的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的安全管理

2012-08-15缪克银

物流技术 2012年13期
关键词:装船流态货物

缪克银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0)

1 易流态精选矿的特性

易流态精选矿是天然矿石通过物理或化学分离法提纯,去掉无用成分之后获得的物质,易流态化货物主要是各类精选矿,包括但不限于铁矿石、镍矿石、氟石等含有极细颗粒状/粉末状物质的矿产货物,镍矿属于IMSBC规则A类货即易流态货物,此类货物当货物水分含量超过适运水分限(TML)时,在货物表面就会逐渐有水析出,而不会渗过货物沉到货物下面,货物表面一旦有水析出,货物表面就会变成泥浆一样(即自由液面), 降低了船舶的初稳性高度,特别是船舶在海上航行颠簸、大风浪中横摇会加快货物表面的易流态化货物产生。当船舶向一侧倾斜流态化货物流向船舶的一舷,但船舶往另一侧倾斜时不会完全回流或者说只有很少一部分回流时,导致船舶向一侧倾斜就越来越大,船舶倾斜、横摇越大,向一侧流动的货物越多、越快,导致最终船舶失去稳性、浮力而瞬间倾覆。

2 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相关法律规定

20世纪后期,世界散货船队连续发生严重的海损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高度重视,相继制定或修订了多项法规:1997年在IMO第20届大会上,SOLAS公约中增加了第十二章:“散货船附加安全措施”;此后,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固体散货安全操作规则》(BCCode);国际海事组织在其第85届会议上通过了《国际海上固体散装货物规则》(简称IMSBC Code)。它们界定了易流态化货物的范围,从船舶的结构、设备方面提出强制要求,规范了易流态精选矿装运基本条件和运输各方的权利、义务,对精选矿粉的安全运输起到重要作用。

针对国内连续发生的多起海上运输精选矿粉船舶沉没事故,交通部1988年制定并实施了《海运精选矿粉及含水矿产品安全管理暂行规定》(交海运字275号);1989年,交通部与质监局发布了《海运精选矿粉及含水矿产品安全检验方法》的联合通知(交运字198号文),其中包括:《海运精选矿粉及含水矿产品安全检验规则》、《海运精选矿粉及含水矿产品平均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海运精选矿粉及含水矿产品分析试样的采取及制备方法》。交通部海事局也下发了《关于加强载运精选矿粉船舶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对于有效遏制载运易流态精选矿船舶运输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3 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风险分析

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了,无论是对易流态精选矿特性的了解,还是对易流态精选矿运输船舶的设计和运输管理都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理论上出现严重恶性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据统计资料显示,载运易流态精选矿船舶事故发生率依然很高。围绕海上运输安全四大要素系统“人、机、环境、管理”分析,海上运输散装精矿粉的主要风险包括人、船、货、环境、管理五大方面,究其原因,深层次的分析,除了不可抗拒的环境因素外,关于管船、管货和企业运输管理三方面的原因都可以归结到“人”的因素上,“人”包括整个运输链条上所有的人,事情都是人做的,标准都是人掌握并执行的,所以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风险主要来自于“人祸”。

从事故原因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所有各类事故中,涉及自己公司船员原因的占事故总数的69.57%,加上引航员、他船船员和其他第三方人员的因素,实际上有86.4%的事故涉及人的因素;在船舶碰撞事故中,涉及人的因素达到了95.6%。换言之,“人”的因素在事故所有原因中占居了第一位。

“人”的因素包括了人的工作经验、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工作经验是识别风险的基础,它主要基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层次、法律法规意识、操作技能水平和安全惯例的理解,告诉操作者如何去做和怎么能做好。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主要基于企业和个人的安全文化意识、价值观和道德观,它决定“人”的工作态度,是保障海上运输安全的根本。

“人”的因素贯穿于海上运输的整个过程,从货物装运前的备货、备舱、验货,到装船时的配积载过程,再到装船后的货物管理和船舶管理,包括航线的选择、船员的配备、企业管理的跟踪、企业文化的培养等企业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

4 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安全策略

尽管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运输方式,但是如果工作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不到位,极易导致事故发生,而且事故发生后船舶可控时间比较短,事件可逆转性比较差,事故全损率高。那么,如何破解风险因子提高安全效能,笔者认为应该从控制运输过程、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公司管理、培养安全文化四个角度加以重视和管理,但运输风险的控制主要还是运输过程中“人”的风险控制,如果运输环节中的每个人都能提高风险意识、恪尽职守,完成好每一个细小工作,海上运输安全就会得到保障。

4.1 装船前的风险控制

装船前的风险控制是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的最关键阶段,要把一切风险控制在运输的初级阶段,避免后面的被动局面。

货物运输合同订立后,要及时通知船方,船方根据IMSBC CODE查阅易流态化货物的注意事项,公司也要予以足够重视,向托运人索要货物装船前七天内的测试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货物含水量、适运水分限、流动水分点,并保证货物装船前存放在遮蔽场所没有因下雨而使货物含水量增加,只有货物含水量低于适运水分限时才可以载运货物。公司必须要求托运人在装货前向船方出具真实的货运文件及检验报告。

公司、船长在获取货物适于海上运输证书后,也不能就此万事大吉,还要在货物装船前对货物的实际含水量、适运水分限予以核实。船长应当谨慎地检查所有文件的真实性,避免证书伪造。到货物堆放现场查看货物情况,并在货物装船前按照IMSBC CODE介绍的简易测试方法(CAN TEST),检测货物的实际含水量,如果发现货物表面有水析出,可以断定货物含水量高于适运水分限,不适于海上运输。公司、船长要拒绝含水量超标的货物装船,对已装船的货物要求托运人/港方立即将货物卸到岸上以保证人、船、货海上安全。

在装货前及装货过程中公司应申请协会或协会认可的检验机构专业人员派人到现场协助船长确认货物含水量情况,公司应提醒并指导船长核实货物含水量的真实性,绝不能轻易相信托运人或者当地代理的许诺,也不能屈服于来自港方的压力。公司要给船长指导并鼓励船长行使在安全和防污染方面的绝对权力。

同时,船上还应该做好货舱内污水井、管系等清洁维护工作,污水井的铁盖下面要垫麻袋,以防堵塞;检查货舱舱口围和舱口盖、舱盖、胶条、夹扣、货舱通风筒和穿过货舱内的空气管、测量管、舱口围板、污水井围壁和底部等船体构件易损部位,保持货舱风雨密和结构的完整性;准备必要的排水设备,制定应急预案,并积极演练以防不测,要认真计算船舶稳性,保证船舶在恶劣海况下航行时有良好的稳性。

4.2 装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货物的装船是控制风险的重要过程,货物的装载状况直接影响船舶强度的安全和船舶稳性安全。

监督装船。应特别注意确保装船的货物来源于已于装船前检测的指定库存或驳船,注意随机抽样检测货物的含水量。雨天禁止装载,尤其在热带地区装货,天气变化快,雨量大且急,雨天对于较长输送带装船机而言水分增量尤其明显。

正确积载。货物配载不均,会引起双层底结构的变形和扭转,使船舶结构总纵强度超过极限强度,造成船体断裂。装载高密度散货时,不合理的重量分布也会使货舱底部局部结构受力过大,导致船体局部开裂。统计表明,由于配载不当使船体疲劳、结构损坏是散货船发生重大海损事故的直接原因。合理的积载应是保持船舶一定的尾倾以便排水,货舱后部污水井处采取保护措施,以利渗出的水流入污水井。

认真平舱。货物平舱不当或重量分配不合理会造成货物的移动而丧失稳性,为了保持船舶承受压力的均衡和航行安全,散装货物需要进行平舱,使货物的堆角不大于静止角。应注意:有原始横倾或固定横倾的船舶,如果盲目用装货来平衡,当遭遇大风浪造成剧烈摇摆时,易造成货物移动致使船舶加剧倾斜。平舱后形成中间低、四周高的锅底形,以便析出的水分集中。找一些空油桶,在离桶周围打一些小洞眼,将空油桶埋入货物中,顶部露出货物表面,一个货舱埋8个左右,待水渗入油桶后,用潜水泵抽出。装货结束时,必须保持船舶正浮,左、右横倾<3°。

防移货措施。在装载过程中,一般要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货物移动带来的风险。一是压舱,即用压路机将货物压实,避免其运载过程中发生移动;二是利用木板或袋装矿粉作为纵向隔堵以减小自由液面对稳性影响;三是撒胶,装一层货物,铺一层胶,让矿石固定,但这种成本相对较高。

4.3 装货结束后的安全措施

装货完成后启航之前,船舶要对货物含水量进行检验,包括官方检测和自检,一般来说船员自测更重要。简单可行的经验做法是:先称一些矿石的重量,然后放在微波炉里烘干,再重新称重,中间的重量差就是水分,这种办法其实很有效,可测出这批矿石的含水量,有经验的人都会这么做。正常情况下,在装载过程中、启航前,船上需将矿的含水量实时监控,并形成日志,在留存的同时汇报给公司总部。公司总部应协助船长做出判断,将可能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4 海上运输过程风险控制

海上运输易流态货物除了从源头加以控制风险之外,运输途中也要加强货物的检查,每天至少要两次打开货舱人孔盖下舱(下舱前要进行充分通风、测量货舱氧气及其他气体含量,符合下舱要求并有专人看管、照看的情况下方可进入货舱进行检查)对货物表面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一旦发现货物表面有水析出,应立即采取应急安全措施,包括立即通知公司,公司启动应急反应小组及应急预案,保持通讯畅通,提供必要岸基支持,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特别是保证人身安全,避免重大事故发生,把人身安全放到第一位。

在疏于对货物表面每天至少两次现场检查已经导致险情的情况下,在发现船舶发生倾斜后应立即对每个货舱的货物表面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货物表面有“自由液面”形成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调整航向、航速以减少船舶震动、横摇来减缓货物向一舷移动速度,同时也要检查船体是否破漏,从货舱内查看船体、测量燃油舱、压载舱、污水井等可能导致船舶倾斜的其他原因。寻求开往最近港口或浅水区域,公司提供必要的岸基支持、指导并随时掌握船舶的动态、危险,可能情况下开往浅水区域抢滩以保全人员、货物、船舶安全。在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同时船员做好弃船准备,包括穿好救生衣、浸水保温服、降落救生艇、救生筏等准备,如果船舶在离岸或潜水区域较远的位置,特别是船舶侧倾斜越来越大时要果断做出弃船决定,以保证船员生命安全。

在航行中试图将货物表面“自由液面”排出舷外来阻止船舶进一步横倾,仅靠船上的现有条件和力量根本不可能,或向高舷侧一舷压载舱填加压载水或调驳左右燃油舱燃油试图将船调平或减小横倾更不可取,这样只会暂时使船舶处于平衡或减小横倾,同时会使船舶储备浮力减少甚至丧失,一旦受风浪外力影响将打破船舶平衡,瞬间使船舶倾覆沉没。

另外航行前和航行中要认真评估气象,设计合理的航线,尽可能避开恶劣天气,避免横风、横浪。航行中特别是在第一周内,每天有不少于5-6次测量油、水柜和污水井和检查货物情况,及时排水,作好记录,以备待查,在船抵港时,向收货人和商检局递交详细排污水报告。航行时注意油水的使用情况,避免因油水使用导致的船舶主动性横倾。用船舶横摇周期测定船舶稳性变化,及早发现,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微杜渐。

4.5 提高人员素质

引起海上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因素,通过提高航海从业人员的素质可以减低海上运输风险。航海从业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个人的工作责任心以及个人的风险意识。

人的专业知识水平是保障海上运输安全的基础,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航海基本知识,掌握运输货物的主要特性,了解货物运输的操作、保管、使用注意事项,为海上运输安全提供理论保障。获取理论知识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还可以通过经验交流的形式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的人员就必须了解易流态精选矿的特性,了解该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了解货物装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了解一旦发生析水现象后应该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甚至应了解当船和货无法挽救时人员自救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系统的,是海上运输精选矿的必备知识。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之下,才能规范、合理的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船舶和货物。

海上货物运输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主要的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哪怕是细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海上精选矿的运输每个细节都需要认真对待,每个细节都包含了操作管理的技巧,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需要从先辈们那里好好学习。

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是海上安全的保障,是船员有形的、可考量的素质,但更为关键的素质应该是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较强的风险意识,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人”纵使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实践技能,都将是没有用的,而工作态度才是决定性因素,有公式:人的适岗能力=(知识+技能)×态度,可以说明态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人的良好的工作态度,重点是要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对从事工作的热情,培养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4.6 强化企业安全管理

船舶的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企业管理首先要有安全意识,“安全为了生产、安全为了生存”的意识要根植于航运企业管理者头脑中,航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主要表现在:安全制度体系的建设,企业员工的知识、业务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等几个方面。

在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中制度体系建设是基础,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将有利于规范企业管理、有利于指导生产操作。现在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将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建设纳入强制执行范畴,ISM规则要求“公司应评估对其船舶、人员和环境的所有已认定的风险,并规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公司应建立可行的风险应急预警机制,定期与不定期的与船舶之间实施应急演练,提高船舶和公司处置船舶风险的能力。

“人”依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一方面是人员的培养,除了要注重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掌握货物特性和最新的国际公约、法规的精神;更要注重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最终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保证运输生产安全。另一方面是人员的管理,严把用人关,注重培养企业自身的高素质的船员,他们在企业内成长,对企业感情深厚,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安全管理。同时要运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导管理人才,一切为了安全生产服务,避免不合理的人员配置和调动。

4.7 建立企业安全文化

航运安全文化是航运界所有相关行业在航运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关于安全生产、安全生活、保护环境的精神、意念和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航运安全价值观与航运安全行为准则相互融合的体现。对于航运业来说,安全文化根植于海员的职业作风中,要求海员能够对惯常及紧急情况做出适时的、正确的反应。

航运企业安全文化作为航运企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企业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有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等作用。

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定期组织各部门和船员进行各种安全生产的学习和培训。二是运用多种宣传媒介,采取事故案例分析会、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贯彻安全文化,倡导“安全第一”观念及宣传安全行为规范。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安全生产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5 结语

总之,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的安全是一个既古老又全新的话题,只要我们整个运输环节的所有“人”都具备高度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据公约和规则要求控制好运输的每个环节,一个安全、环保的海上运输易流态精选矿的环境将指日可待。

[1]林志忠.船载精矿倾覆事故成因及其控制[J].航海技术,2011,(5):34.

[2]赵亚冰,等.船载易流态化固体散货特定危险因素及其控制[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6,(2):51.

[3]徐邦祯.海上货物运输[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2002.

[4]交通部.海运精选矿粉及含水矿产品安全管理暂行规定[S].1998.

猜你喜欢

装船流态货物
翻车机直取与“集改散”装船自动化工艺探讨
侧边机组故障对泵站前池流态的影响
逛超市
一重加氢反应器装运——EO反应器运输吊装装船方案
改进边界条件的非恒定流模型在城市河流橡胶坝流态模拟中的应用
动态流态冰蓄冷系统在千级净化厂房的应用
基于TM遥感影像的河口流态信息半定量化研究
广船国际为山特维克建造两台装船机整机发货
微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