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拳击少儿比赛赛前训练
2012-08-15付晓清江西省景德镇市体育运动学校江西景德镇333000
□ 付晓清(江西省景德镇市体育运动学校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景德镇拳击队2007年至2010年在队的16岁以下的运动员。本文采用事例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心理调节能力进行分析探讨。
1、心理素质的培养
拳击运动员在少年时期,通过生活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思维开始从形象向抽象慢慢转变,并且在性格、意志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所以该阶段应该是进一步培养训练运动员训练动机和意志品质的最佳阶段。首先,教练员要和运动员建立朋友关系,去赢得运动员的认可,才能了解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所以要想了解运动员的不同训练动机,教练员就必须和运动员建立起朋友的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也才能采取有效的训练动机激励的方案。
1.1、训练动机
拳击运动员在训练动机上一般可分为社会性需要的外部动机和生物性需要的内部动机两种。外部动机是指某些运动员参加专项运动是出于这项运动的兴趣或是为了获得赞扬和公众的承认也或是为了获取奖杯和薪金。也许是为了通过加入运动队来满足自己归属于一个集体的需要等。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即使没有奖杯和薪金、也没有人为其喝彩,他们也会竭尽全力去拼搏,从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体验到莫大的快乐和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应主动去发现运动员各自不同的运动动机,并通过区别对待的训练和思想教育去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让运动员养成对待困难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1.2、心理调节能力训练
心理调节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心理过程施加影响,使其心理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通过长期动机、意志品质和不懈努力精神的培养和训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发展,到青春期后期,身体的发展接近成熟,运动员己经具备正在思考问军却该怎埠去解泱问题的能力。教练可在训练和比赛中结合专项特点,全面的去发展运动员心理的调节能力。
2.1、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针对运动员在拳击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使运动员做好比赛的准备,能够避免或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超强的刺激产生的不适应而造成技术、战术的发挥失常。教练可根据比赛的情境和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安排,包括模拟对于可能采取的技术、战术和赛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2.2、对手特点的模拟
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比赛前要深入了解对手的技术、战术特点以及其比赛的风格、气质表现等,并帮助运动员分析对手的有点和弱点,并多利用有效的技战术去遏制对手的有点,打对手弱点。然后安排其他运动员根据对手的各种特征来演习各种有效的对策,有助于运动员在心里上的知己知彼,增强比赛的信心,减少对对手的惧怕心理。
2.3、不同起点比赛时间的模拟
拳击比赛前由于有些运动员对比赛不可结果不可预料,想赢得比赛、又怕输掉比赛。因此而产生情绪不稳定、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说话哆嗦、手心出汗、肌肉紧张等系列焦虑状态,使之头脑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三此时教练员可提示运动员重现曾经成功的训练比赛情景,使其增强信心,集中的意力。才能稳定的发挥出较好的技战术水平。
3.1、暗示训练
让运动员通过外部环境和体内环境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起到调节情绪、意志和思维的过程。肘今是暗示训练的主要方法。运动员可自编一些套语作为默念的内容。我在每实比赛前感到心理紧张的话、就在心里重复默念一些像“扁担长、板凳短、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更比板凳长……”之类的绕口令。对缓解我焦虑的心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区别对待拳击运动员的不同训练动机、帮助其明确训练任务,才能有效地激发比赛动机,树立取胜的信息。(2)对拳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促进运动员心理品质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多的心理能量贮备,有助于进行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3)拳击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调节训练必须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训练任务。(4)培养拳击运动员养成很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的习惯,是能够连续保持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教练都应重视心理训练知识的学习和再学习。并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调节训练得到不断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