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高校体育大课程体系运行模式优化与实践

2012-08-15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重庆40112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学分制大纲课程体系

□ 苟 明(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 重庆 401120)

1、前言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将学分制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建立学分制高校体育大课程体系,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当前,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内容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下构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如何使正式体育课程与非正式课程、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合并构建体育大课程体系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全国实施了学分制制度的普通高校32所。

2.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共发放问卷调查2500张,收回及有效问卷2328张,有效率92.8%。

3、结果与分析

3.1、学分制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我国的高校体育课程一直在进行积极地探索自身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这是一部和基础教育阶段类似,没能反映高校体育特色的大纲。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该大纲的指导下,高校体育课程在保留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开设单一普通体育课。到了90年代,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许多大学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成功的成果之一就是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实施了选项教学,即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实行选课制,体育课程的多种模式开始出现。2002年下发的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学校体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认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从实行学分制的积极角度看,可以实现新大纲“三自主”的基本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需求去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级别的体育课;教师为了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必须开好课,不断钻研新知识,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及教学内容,提高学历水平,注重教法的研究,开设高水平的体育课程,从而实现新大纲所提倡的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互动活动,以适应现代高校的教学体制创新性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实施改革的目标追求,实现学生的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等健康素质的发展。新教学指导纲要是作为设计学分制有关方案和实施学分制过程中的指导纲要,帮助解决理论认识的科学性和实施策略性问题,有利于统一思想,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纲要及“三自主”观念的提出为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及学习进度的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它的核心机制是选择,是以学生作为选择主体。它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化,它的前提和基础是减少必修课和开出大量高质量的选修课。

3.2、国外实施学分制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分析

3.2.1、课程模式的选择

根据研究,日本、美国高校体育课程现有学分制模式、必修课模式、课程分类模式三种。美国伯克利大学规定体育必修课为20学分,每周1课时学完一学期可得1学分。学习课时是规定的,但具体内容却有很大的选择性。日本的体育必修课中,除了体育与保健理论和体操(指全面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是必修外,田径、器械、游泳、球类、武道、舞蹈六项均是选择性教材,每一类中学习什么项目均由教师和学生进行选择。

3.2.2、大纲的选择

日本采用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美国、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俄罗斯有全国固定的五类大纲供学校选择,它们是综合性大纲、发展运动能力为主的大纲、形成性体育大纲、竞技性体育大纲、农村专门健身大纲。

3.2.3、教学内容的选择

美国、日本、德国均赋予了学校自主安排教学内容的权力,选择何种模式就决定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特征。俄罗斯则根据不同大纲规定了不同时数和教学内容。但在内容选择上以知识技能为中心或以提高体力为中心仍然是学科中心论在体育课程领域的反映。即重视体力、重视知识技能,更要重视人的情意发展。这一方面,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校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是比较一致的。例如,在继续提倡掌握体育与保健理论知识,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提高体力,增进健康的前提下,又进一步提出: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倡体育生活化,通过交往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勇敢、顽强、坚韧等意志品质。

3.3、适应我国学分制高校体育课程运行模式研究

3.3.1、学分制高校体育大课程体系运行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优势

学分制高校体育大课程体系运行模式是以强调终身体育观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建立课内外一体化,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改革思路,从而树立身心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和谐发展。构建体育大课程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最大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该模式从课程理念研究转向实践操作层面,这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对高校体育的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深入分析现阶段体育课程运行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体育大课程模型即设立体育基础课、体育理论课、校本特色课、保健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健身俱乐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和体育文化类课程多样化并存的模式。

3.3.2、实施体育大课程体系实验研究

在全国高校体育迅速发展的时代,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在学校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目标体系下,老师们通过调查研究和科学实践,仔细分析了学分制体育大课程体系构建的各项问题所在,提出了面向国际接轨、有可操作性的“体育大课程模式”规划,经过反复论证,形成了兼顾教学与训练,课内与课外的全年度“体育大课程运行模式”,概要内容如下:

(1)2007年以来,学校全面落实中央7号文件,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各项体育运动,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举措。初步实施体育课余锻炼模式。

(2)全面贯彻“健康重庆”和“健康校园”的文件精神,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了课堂教学,强化了体育课堂考核机制。

(3)组织全体体育部老师进行学分制改革下的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大讨论,研究制定体育大纲、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测试标准等改革措施。

(4)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实行学分制,需要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体育师资队伍。这是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为了适应学分制下的体育教学,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引进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和开设新的选修课,促进教师学习交叉、边缘、新兴学科,加强校际交流和跨校选修及相互承认学分。

(5)完善体育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近几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给学校体育场馆和器材设备使用容量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凭借对众多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热爱,学生选课的人数会增加,项目会多样化,现有的场馆设施将难以满足学生锻炼的愿望和需求,需要学校增加投入,体育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使用的时间资源(如早、中、晚和周末),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更好地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服务。

(6)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是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重要特征,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始终始于学生的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和进程选择,为了保证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秩序稳定,就需要加强管理内容制度化,管理单位个体化,管理手段网络化,管理形式约束化的建设。

(7)建立课程资源的良性开发。学分制高校大体育课程是一个课程种类齐备,数量众多的课程体系,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来看,无论是课程种类和课程数量,都远不能满足构建学分制高校体育大课程的需要。因此,合理的课程资源开发,成为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条件。

4、结论与建议

4.1、设立体育基础课、体育理论课、校本特色课、保健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健身俱乐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和体育文化类课程多样化并存的大课程运行模式。

4.2、选修制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在新《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高校体育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有必要完善选修制度,建立学分制下学生“三自主”网络选课制,合理设置选修项目,灵活开发选修项目。

4.3、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本校体育课程进行大胆设计和实施,形成相对稳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包括试行分级分层的教学模式;实施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管理模式。

4.4、加强体育导师制度,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保证学分制的顺利;规范体育课程与学分标准化的建设,实现跨校选课、校际学分互认、跨校开设辅修专业等,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1]张彦通.实施学分制推进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4).

[2]宋维生.体育课程学分制的思考与探讨[J].沈阳大学学报,2003,(3).

[3]史作阳.《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 》实施进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4]程一军.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中新问题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4,(3).

[5]谭玉霞、王淑英.普通高校体育学分制的特点与现状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4).

猜你喜欢

学分制大纲课程体系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